美国在百年间让四个“世界第二”倒下,靠的是对时机的把握和对手弱点的放大。英国、苏联、日本、欧盟,各自的陨落背后,是美国经济、军事、外交的综合施压。
英国的衰落始于一战,战争耗尽英国的财力,国债高企,美国趁机提供贷款,换取英国的殖民地和市场。1922年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削减英国舰队规模,动摇了其海上霸权。二战期间,《租借法案》让英国进一步依赖美国。
雅尔塔会议,罗斯福和斯大林重塑战后秩序,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印度、缅甸等国独立,英国失去资源和市场,经济萎缩,只能依附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到1950年代,英国彻底沦为美国阵营的次要角色,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只剩回忆。
苏联的倒下是冷战的结果,杜鲁门宣布“遏制政策”,北约成立,西方阵营将苏联围困。1950年代,美国利用苏联农业短板,实施粮食禁运,迫使其外汇流失。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苏联被迫妥协,国际形象受损。1980年代,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推高军备竞赛,苏联军费占GDP的20%以上,经济濒临崩溃。
内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控,加盟共和国离心离德。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各自为政。美国通过经济消耗和舆论战,成功瓦解了这个意识形态对手。
日本的失势源于经济操控,战后,美国扶持日本,麦克阿瑟主导的改革让日本迅速工业化。1970年代,日本的汽车、半导体席卷全球,经济规模逼近美国。《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出口企业利润暴跌,股市和楼市泡沫破裂。
1990年代,日本银行破产潮来袭,失业率攀升,社会陷入低迷。美国进一步限制日本半导体出口,扶持硅谷崛起。日本经济停滞,GDP增长率长期低于1%,从“世界第二”滑向平庸,至今未恢复昔日荣光。
欧盟的萎缩是美国分化与经济干预的产物。1993年欧盟成立,2002年欧元流通,试图挑战美元霸权。
2000年代初,普京寻求与欧盟合作,德国、法国依赖俄罗斯能源,俄欧关系升温。美国通过北约东扩,2004年将波兰等国纳入,阻断俄欧联手。
金融危机重创欧洲,希腊、西班牙债务危机拖累欧元区。乌克兰危机,俄欧关系恶化,2022年北溪二号管道爆炸,德国失去廉价能源,工业竞争力下降。美国的金融操作和地缘干预,让欧盟经济停滞,内部纷争不断,难以形成统一力量。
中国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的反应迅速而激烈。
2018年,特朗普发起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出口。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美国禁止对其供货,意在扼杀中国科技龙头。美国推动TikTok禁令,限制中国数字平台的影响力。但这些措施并未如预期奏效。
中国的反制清单精准打击美国农业,贸易战导致美国农民损失惨重。华为加速自研芯片,5G设备继续领跑全球。TikTok禁令后,中国其他应用迅速填补市场空白。中国的内需市场、工业体系和外交布局,让美国的围堵频频落空。
美国的手段在过去屡试不爽,为何对中国失效?英国依赖殖民地,苏联受制于意识形态,日本仰仗出口,欧盟内部分裂,这些弱点让美国有机可乘。
而中国不同,14亿人的内需市场抵御了贸易战冲击,完整的工业链条支撑了科技自立,清晰的战略规划避免了外部诱导。中国的崛起,不是靠模仿,而是靠脚踏实地的积累。
中国的崛起,打破了美国对“世界第二”的魔咒。英国、苏联、日本、欧盟的倒下,印证了美国的老辣,但中国以独立自主的道路,书写了不同的剧本。
2025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美国的霸权渐显疲态,中国却越走越稳。
中国14亿人的内需抵御外部冲击,完整的工业体系支撑自给自足,清晰的战略避免盲目扩张。
1950年代的志愿军冒着炮火前进,1970年代的科学家在简陋实验室研发“两弹一星”,2020年代的工程师攻克芯片难关,这些片段串联起中国的底气。
国际上,中国奉行合作共赢,赢得非洲、亚洲的信任,上海合作组织、金砖机制成为全球治理的新支点。
历史的规律无情,英国的殖民帝国、苏联的红色理想、日本的经济奇迹、欧盟的联合梦想,都在美国的算计下崩塌。
但中国不同,我们不靠扩张、不靠对抗,而是靠自立自强。中国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几代人胼手胝足的成果。美国的围堵,注定在这条东方巨龙的征途前翻车。
参考资料
新华时评:美国滥施五大霸权危害世界-新华网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