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红、修屏、低敏……婴童特护霜的华丽功效经得起多少推敲?

在科学育儿观念影响下,婴童护肤品逐渐崛起,由于婴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家长对安全、有效的护肤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和精细化,不少品牌推出婴童特护霜以保湿、褪红等功效抢占市场。


当前婴童护肤市场呈现出品类精细化和功效精准化的趋势,各大品牌通过专利认证来树立专业形象,但该领域也面临着研发投入不足和产品效果参差不齐等挑战。

聚焦功效宣传,婴童特护霜的独特之处?


近年来婴童特护霜成为母婴护肤市场的热门品类,与传统婴儿润肤霜相比这类产品普遍主打“功效”,近期海龟爸爸推出的蓝胖子特护霜宣称采用“诺贝尔级屏障科技”,并强调4周击退敏感肌、快舒缓褪红、24小时高保湿等卖点。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品牌推出了婴童特护霜产品,从产品定位来看特护霜不再满足于基础保湿,而是转向针对婴幼儿常见的泛红、干痒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比如某品牌特护面霜宣称倍润修护、远离干痒红,14天强韧屏障提升锁水力等;某品牌婴幼儿舒缓特护霜宣称日常舒缓皮肤“红红”时期特护、PBS屏障自生技术、迷你屏障成分打造健康肤况、多效舒缓保湿温和呵护皮肤等。


市面上大多数婴童特护霜卖点还集中在成分天然安全、多项无添加上,以此来降低过敏风险,多数品牌宣传页上宣称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如山茶油、角鲨烷、牛油果树果脂等,且大多产品都详细标注了十大无添加、十三大无添加等,比如无添加着色剂、荧光剂、酒精、矿物油、硅油、皂基、防腐剂、激素、防晒剂、抗生素、香精香料等。


这类产品还会突出质地温和亲肤、适用场景广泛等特点,大多数产品都采用乳霜或奶霜质地,宣称“轻盈易吸收不油腻,适合宝宝娇嫩肌肤”,部分产品添加神经酰胺等成分宣传“增强保湿锁水能力,适用于日常护理、换季防护、户外活动等场景”。婴童特护霜的“特”体现在多方面,这些特性高度契合家长的需求使其在母婴护肤市场中备受青睐,也推动婴童护肤向功效方向发展。

舒缓褪红、低敏呵护……功效卖点精益求精


近几年的婴童护肤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品类细分趋势,产品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基础的清洁和保湿,向防晒、舒缓等更加精准化的功效型方向发展,卖点也从传统的温和安全发展到针对敏感肌婴儿的低敏面霜、夏季专用的无泪配方防晒喷雾、湿疹儿童适用的抗菌修护霜等细分品类。


当前婴童护肤品的功效精准化趋势愈发明显,这一点体现在成分和功效的细分化上,比如品牌在研发过程中更加注重成分的安全性和针对性,天然植物成分如青蒿、积雪草等因其舒缓功效成为热门选择;产品也从通用型转向针对特定场景和问题的功能性护理,例如夏季专用的轻薄乳液、晒后舒缓面霜、儿童唇膏、护臀霜等,满足不同季节精细化需求。


在分龄护理精细化及场景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下,品牌纷纷根据0-3岁、3-6岁等不同年龄段的皮肤特性推出针对性的护肤产品,着重强调分龄、分季的护肤理念。此外在一些场景下如针对新生儿的敏感肌护理、幼儿的防晒及晒后修复等亲子户外活动的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儿童防晒、防水防汗产品需求的上升,空调房场景下肌肤干燥、敏感等问题催生了相应的护理产品,满足多元带娃场景需求。


功效精准化并不意味着产品的适用范围会因此变窄,实际上通过精确地定位产品的特定功效,品牌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够巩固现有客户群体并吸引更多潜在客户,有效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所以功效精准化可能会成为品牌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借专利、认证打造专业形象,实际成效却存个体差异


在精细化育儿观念的影响下家长们希望获得针对各种皮肤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儿童护肤市场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品牌通过专利成分、医研共创等方式来强调自身的专业性,并树立专业化的品牌形象。


比如某品牌婴儿山茶油特护霜宣称天鑫研究院山茶油7项专利,专利珍稀山茶油三萜烯醇、舒痒褪红护屏障;某品牌宝贝婴儿特护霜宣称专利青刺果油强韧肌肤三重屏障等;某品牌婴儿桂花舒缓特护精华霜宣称华西药学教授专为敏宝研制,原创专利成分桂花OSthin获得四项国家发明专利等。


部分品牌大力宣传产品功效时会通过数据来凸显产品效果,但部分产品的参与试验的对象并未明确标注是婴童,比如海龟爸爸蓝胖子特护霜宣称通过SGS真人功效检测,使用28天后真实反馈100%快速褪红、皮肤更强韧、改善泛红干痒、减少换季敏感,只强调真人检测并未提及是成人还是婴童群体测评;郁美净婴儿特护霜在宣传页上也只强调说真人测试数据,32名受试者舒缓功效测试,使用产品28天后,红斑面积占比降低了22.77%,经皮失水降低了21.82%等。


还有部分品牌声称产品经过临床验证,能够在短时间内显著改善儿童皮肤的干燥和敏感问题,但这些数据和实验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产品的宣传页上往往会用小字标注“效果因人而异”。婴童护肤品牌借专利、医研共创树专业形象契合家长对有效护肤方案的需求值得肯定,但未来品牌仍需兼顾专业性与有效性赢得长期信任,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功效伴随高价格,是否物有所值?


在婴童护肤市场中,功效类产品定价普遍高于基础清洁保湿类产品,比如海龟爸爸积雪草精粹儿童面霜(40g)优惠价为59元,同品牌御光双效精华凝霜(48g)优惠后价格为159元,新推出的蓝胖子特护霜(50g)优惠后更是高达189元。


这是因为不同价位产品特点不同导致的价格差异,该品牌积雪草儿童面霜主打基础舒缓、保湿功效且成分相对简洁,以积雪草提取物为核心舒缓成分满足婴童日常肌肤护理需求;御光双效精华凝霜宣称添加了密蒙花提亮、红石榴抗氧化,可以应对婴童肌肤暗沉问题,三步减黑提亮、小脸卓效焕白等;新推出的蓝胖子特护霜定位更高端,宣传医研共创主打针对敏感、泛红等肌肤问题,添加了专利修护成分且经过更多功效测试,因此定价较高与基础款面霜价格相差近3倍。


部分品牌普通产品和具有功效的产品也存在价格差异,比如某品牌普通定位的婴儿多效霜68g售价98元,同品牌的山茶油特护霜98g售价298元;某品牌普通定位的多效润肤霜60g售价63元,同品牌的婴儿特护霜50g售价127元;某品牌普通定位的小冰霜50g售价49元,同品牌的婴儿多效特护霜30g售价119元。


功效类产品价格较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研发、成分成本上,婴童功效类产品为实现特定功效需采用更优质的活性成分,如专利修护成分、高纯度舒缓因子等,这些成分的采购成本远高于普通保湿成分;同时功效类产品进行更多针对性的功效测试与安全性验证,部分产品还与科研机构、医院合作开展临床测试,这些研发与测试投入均会分摊到产品定价中,这些原因都导致功效产品定价高于普通产品。

只是配角,研发投入普遍较低


在婴童功效护肤领域,持续的研发创新是品牌应对市场竞争、满足消费者对精准护肤需求的关键,随着市场对功效类产品关注度提升,理论上品牌应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品牌的研发投入并不高。


以在功效护肤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贝泰妮为例,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一直在增长,但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据2024年财报显示该年度其研发投入占比达5.87%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其年报中提到的几个主要研发项目中,仅有1个属于功效性化妆品研发项目,其余项目涵盖绿色植物研发、功能性食品研发、医疗器械研发、皮肤新药研发及产品包装开发等多个领域。这意味着真正投向婴童功效护肤产品的资源在整体研发投入中的占比可能更低。


而在其他涉及婴童护肤品业务的上市公司,不少公司业务线繁杂婴童护肤品只是其众多业务板块中的一环,从公开的财报数据来看多数公司仅披露整体研发投入金额及占比,并未明确标注研发投入在各业务线的具体分配情况,这就导致外界无法准确知晓这些公司的研发投入究竟有多少应用于婴童功效护肤产品的研发,也难以判断其在婴童功效护肤领域的研发专注度与实际投入力度。


比如上美股份2024年财报显示由于研发活动增加,研发成本同比增加43.0%,由2023年的1.2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1.8亿元人民币,完成了环六肽-9的研究突破目前已应用在韩束红蛮腰系列及X肽系列等多个产品线中,但是并没有看到和婴童相关的研究成果;润本股份和上海家化2024年财报中显示研发投入分别为3507万元和1.79亿元人民币,营业额收入占比分别为2.66%、3.16%,且财报中没有涉及婴童研发的投入或者相关内容。

集中度搞高,只是少数品牌的游戏?


在婴童护肤市场细分趋势下功效护肤赛道逐渐成为焦点,但目前布局该领域的品牌数量有限,形成“少数品牌主导竞争”的市场格局。目前打出功效护肤特点的婴童护肤品牌主要有一页、薇诺娜宝贝、海龟爸爸、润贝舒等。


功效性护肤品的市场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了解2024年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约1805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487亿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24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6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


但当前市场上功效性护肤品的品牌竞争也比较激烈,专业品牌凭借技术积累建立先发优势,比如某品牌依托母公司上美股份的研发资源推出了的婴童安心霜,宣称针对婴幼儿敏感肌的专利成分产品,育儿专家崔玉涛联合研发,28天真人亲测、SGS权威报告等。传统母婴品牌通过产品线延伸进入功效护肤领域,其优势在于成熟的渠道网络和母婴用户基础,但这类品牌的新品研发周期普遍较长。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婴童功效护肤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和功效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品牌需要在研发创新、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上持续发力,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自身竞争力。

整体规模扩大,细分需求有改变


据《2025年婴童行业洞察报告》显示,保湿、补水等基础护理仍占主流且增速较快,防晒、防护、控油、祛痘、舒缓等功能型产品需求激增且在强势增长。


当前婴童护肤的成分也还是以温和、植物精粹为卖点,辅以天然营养蛋白和功能性成分的加持。数据显示植物精粹类GMV占比较高,其中金盏花(+26%)、蓝甘菊(+75%)、金银花(+45%)增速尤为亮眼,但积雪草、桃叶精华等部分传统成分却显著下滑;营养蛋白类增速领跑整体增长106%,蛋黄成分GMV更是暴涨135%,鲜奶、燕麦等天然蛋白需求也同步上升;功能成分方面技术化突破明显,维生素、益生菌、植萃等功效成分增长显著,这反映了消费者对“科学配比+精准护理”的迫切需求。


随着家长对婴童肌肤问题的认知更加深入,不再满足于“无刺激” 的基础要求而是希望产品能针对性解决特定肌肤问题,在选购婴童护肤品时越来越多家长会主动关注功效成分的配比与作用机制,对于购买功能型产品的家长来说精准解决肌肤问题是核心购买动机,这一需求直接推动品牌加大功能型产品研发投入,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扩大。


需求升级与技术创新等原因推动了婴童功能型护肤产品市场扩大,且这一趋势在短期内将持续强化,以后基础护理产品仍会是市场基石,但功能型产品将凭借更高的增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品牌需进一步优化“科学配比”的技术,通过透明化成分、功效数据满足消费者对“精准护理”的需求,行业需在功能成分创新的同时坚守婴童产品的安全底线,避免过度追求功效忽视成分与婴童肌肤的适配性。


行业思考:当前婴童功效护肤市场呈现细分趋势,精细化需求推动品类创新,品牌通过专利技术和医研背书强化专业形象,但行业面临研发投入与市场预期不匹配的挑战,还有功效产品溢价明显、儿童群体临床验证数据不足等问题,未来行业若想持续健康发展需在研发聚焦度与功效实证层面实现突破,避免陷入“重营销、轻研发”的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时尚   特护   功效   华丽   品牌   产品   成分   舒缓   需求   面霜   市场   精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