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新民帮侬忙”轻松关注
自6月28日起,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新规正式落地——乘坐境内航班的旅客,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标识不清晰,以及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这一政策的实施,瞬间将充电宝的3C标识推向舆论关注的中心,同时也揭开了市场长期存在的种种乱象。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线下市场售卖的充电宝有标无标鱼龙混杂,线上平台更是公然兜售“假标签”,让消费者面对市场上的充电宝时,陷入“傻傻分不清”的境地。
线下市场:
有标无标 混杂售卖
从人民广场地铁站11号口进入,便能抵达一个售卖各类小商品的地下商城。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走进一家专卖充电宝的店铺,玻璃柜台上整齐摆放着十几个不同型号的充电宝。“这里的充电宝都有3C标识吗?能带上飞机吗?”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向老板询问。老板热情回应:“柜台上这些都是有3C认证的,价格100多元;还有不带3C的,价格更实惠,也都能带上飞机。”说着,老板从柜台里拿出一款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指着上面“安检无忧”的标识介绍道:“有这个标就能登机,只要70元。”
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对比发现,两款同为10000毫安容量的充电宝,一款带有3C标识,另一款连欧盟认证的CE标识都不见踪影。当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对无3C标识充电宝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时,老板却不以为然:“没问题的,我柜台里差不多一半都是没3C的,一直正常卖,从没出过事。”
同时售卖“有标”和“无标”充电宝
在铁路上海站南广场的环龙商场,这座汇聚众多数码电子产品的大型商城里,分布着不少充电宝销售店铺。在一楼的一家柜台,销售人员听闻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要看充电宝,立刻拿出几款产品推销:“都是符合新国标的,有3C认证,价格比网上还便宜!”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仔细查看,这些充电宝外包装上清晰印着“国家3C认证”字样,充电宝本体上也有3C标识。
销售人员信誓旦旦:“放心,我们这儿卖的充电宝全都有3C标识,没有的根本不让卖。最近民航出了新规,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这两天都来检查过了。”然而,在商场二楼的一家店铺,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却发现柜台上十多款充电宝中,混杂着一款“磁吸无线充电宝”,其表面并没有3C标识。面对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的疑问,商家一脸茫然,还指着上面的CE标识辩解:“我们卖的都有3C标识啊!”显然,该商家连3C标识是什么都没弄清楚。
上海站南广场环龙商场充电宝大多有3C标识
这款磁吸充电宝执行的是2017年标准,并无3C标识
徐家汇的百脑汇商场也是市民购买电子产品的热门去处,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走访商场二楼几家售卖充电宝的柜台发现,这里销售的都是品牌充电宝,售价明显比火车站、人民广场地下商城的要贵出一截。一家销售“绿联”充电宝的柜台,1000毫安的要199元,20000毫安的299元,销售人员表示,去年8月开始,就要求出厂的充电宝要有3C强制认证,这里的充电宝也都是有3C标识的。但在另外两家柜台,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仔细查看后发现,虽然大部分有3C认证,但也混杂着几款没有3C标识的,当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询问时,销售人员也难以分辨,只是反复强调所售商品都是合规产品。
百脑汇售卖的这款充电宝并无3C认证标识
百脑汇售卖的这款充电宝执行标准为2017年,并无3C认证标识
线上平台:
认证贴纸 定制售卖
民航新规实施后,引发了一波充电宝“更新潮”,不少网友发现,网购平台上相关产品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充电宝”显示,带有3C认证的大容量充电宝,价格普遍在百元以上,比历史价格至少上涨了15%。部分商家还专门打出了“3C认证,可上飞机”的宣传噱头吸引消费者。
网络平台3C充电宝价格悄然上涨
更让人担忧的是,部分网络平台上竟公然售卖充电宝专用的3C认证贴纸。商家宣称,只要贴上这些贴纸,原本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也能“摇身一变”,顺利带上飞机。有的商家在商品图片中醒目地印上“3C标志”,有的直接将“3C”作为卖点标注在商品链接上,甚至还有商家推出专门的销售套餐。通过这些链接,消费者只需花费几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3C贴纸”。
3C贴纸可定制
在这一乱象被曝光后,不少平台对相关产品进行了下架处理,如今在平台上已很难直接搜索到“3C贴纸”产品。但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通过平台商家客服咨询发现,“3C贴纸”定制服务依然存在。客服询问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所需贴纸的尺寸和数量,称“可根据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对此,业内人士提醒,网络平台上销售的3C贴纸大多由无资质厂商仿制,商家常以“装饰贴纸”为名逃避平台审核,或盗用其他产品证书编号上架销售,这种行为已构成伪造认证标识。若消费者购买此类贴纸贴在未认证产品上,将涉嫌“冒用认证标志”,涉事产品可能面临查封。
乱象根源:
政策实施 存缓冲期
民航新规的实施,让充电宝市场乱象彻底暴露。事实上,此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已明确规定,未获得3C认证证书且未标注认证标识的充电宝,禁止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那为何市场上仍有无标产品肆意流通,商家和消费者又为何难以辨别呢?
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调查了解到,2023年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第10号公告,规定从2023年8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新纳入产品的3C认证委托;2024年8月1日起,严禁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没有3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产品(包括电源、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这意味着,虽然充电宝从2023年8月被纳入3C认证范围,但企业获得了一年的缓冲期,直至2024年8月才被强制禁售无标产品。在此期间,2023年8月前生产的库存产品仍可合法流通,加之市场监管部门难以有效追溯早期缺陷产品,导致大量无认证或已召回的充电宝持续流入市场。
此外,充电宝作为可循环使用的耐用品,使用年限较长。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注意到,大多数充电宝本体上都有一个可循环使用标识,中间的数字代表电池可循环使用年限,一般为5,即使用年限达5年。这与2024年8月实施的强制禁售规定之间存在较长时间差,也是许多消费者手中的充电宝没有3C标识的重要原因。
那么,消费者如何才能辨别充电宝是否通过3C认证呢?除了直观查看是否有3C标识外,还可依据产品适用标准鉴别。市场监管总局规定,2024年8月后出厂的充电宝必须带有3C强制性认证,移动电源的3C认证主要依据GB 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和GB 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两项强制性标准,涵盖电气安全、电池安全及环境保护要求。按照行业规范,充电宝外包装和本体上一般会标注执行标准,若产品执行标准为上述两项,则表明其通过3C认证,属于“新国标”产品。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在调查中也证实,无3C标识的在售充电宝,标注的执行标准通常为GB/T 35590—2017《信息技术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技术条件》,这是2017年发布的国家标准,未涉及3C认证要求。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在接受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新规严抓充电宝3C认证,核心目的是保障安全、控制风险。因为充电宝内部电芯材料若不合规,极易引发短路,一旦锂电池起火,火势的剧烈程度和蔓延速度远超常规,普通消防手段难以控制。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新规的影响是“短期利好,长期整顿”。“短期内,消费者手中没有3C认证的合规充电宝只能更换,这将带动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尤其是坚持质量合规生产的企业将从中受益。但从长远来看,行业必将迎来一次大洗牌,促使充电宝生产厂商对每一批采购的电芯进行更严格、细致的测试,以此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
回收困境:
旧充电宝 处理太难
新规的实施,给不少市民带来现实困扰。许多人手中的旧款充电宝还未更换,部分虽有3C认证,但因品牌被列入黑名单而同样“禁带”。这些“存货”该如何处置?
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了解到,目前机场安检普遍采取“现场收缴”方式,但大多数机场并未建立明确的回收机制和说明指引。若消费者想寄回,又面临物流难题。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通过顺丰速运、EMS中国邮政等多家快递公司小程序寄件时发现,只要在物品信息栏填写“充电宝”,便会弹出警示信息:因物品为“高风险电池”,暂停收寄。
不少市民陷入两难境地:自己手头的充电宝大多没有3C标识,继续使用担心安全隐患,丢弃又觉得可惜,随意丢弃还可能威胁公共安全。因此,市民纷纷呼吁,希望能设立专门的回收渠道,将家中大量“问题充电宝”交由专业机构进行环保处理,统一更换或回收。即便不能免费,也希望能尽可能减轻消费者负担。解决充电宝“无处安放”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从安全、环保、便利等多个维度共同努力,构建更完善、人性化的解决方案,让每一次政策规则的调整,都成为提升公共服务安全与品质的契机。
对此,“新民帮侬忙”将继续关注。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李晓明
摄影 | 李晓明 网络
编辑 | 钱俊毅 姚储杰
编校 | 杨叶
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有困难上今日头条上海频道
找【头条帮忙】!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