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中国对澳大利亚下单9船油菜籽,加拿大“输惨了”,当此局势,加拿大还能怎么办?其实,中国早已经为加拿大指出了明路,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澳农产品贸易的戏剧性转折·】——»
9月,中国市场传来两则引人注目的消息:继8月采购5万吨澳大利亚油菜籽后,中国企业再次签署9船共计54万吨的进口协议。这组数据背后,是中澳贸易关系历经波折后的显著回暖。
自2020年中澳关系因政治摩擦陷入低谷后,澳大利亚农产品对华出口遭遇重创,仅油菜籽一项,中国市场份额便从70%骤降至不足5%。如今这10船总计59万吨的订单,不仅为澳大利亚农业注入强心剂,更折射出国际经贸格局的微妙变化。
与澳大利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拿大的困境。作为中国传统油菜籽进口来源国,加拿大在2024年9月因反倾销调查被中方征收75.8%的保证金,直接导致其对华出口量锐减90%。
加拿大西部4万名种植户面临人均数万美元的损失,萨斯喀彻温省等主产区甚至出现“囤粮难”现象。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源于两国对中澳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澳大利亚在经历经济阵痛后调整对华政策,而加拿大仍在追随美国对华施压的旧有路径。
«——【·中加油菜籽贸易摩擦·】——»
中加油菜籽争端的根源,可追溯至2018年的孟晚舟事件。加拿大应美国要求扣押华为高管的行为,严重损害中加互信,直接触发中方对加拿大农产品的安全审查。
2019年,中国海关以检出有害生物为由,暂停两家加拿大企业的油菜籽出口资格,开启贸易摩擦的序幕。2024年9月,中方正式启动反倾销调查,认定加拿大油菜籽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对华倾销,导致中国国内产业遭受实质损害。
面对危机,加拿大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却陷入战略误区。加拿大在2024年10月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试图配合美国的“芯片-汽车”贸易战布局。
又在2025年9月派出萨斯喀彻温省省长率团访华,要求中方取消反倾销措施。这种“一边对抗、一边谈判”的策略,未能打动中方决策者。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加拿大国内正热议“汽车换油菜籽”的妥协方案,即通过取消电动汽车关税换取中国恢复油菜籽进口,凸显其在中美博弈中的被动地位。
«——【·特朗普政府的双重施压策略·】——»
就在中澳农产品贸易回暖之际,美国政府突然对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启动审查。2025年6月,五角大楼以“确保盟友为共同防御贡献力量”为由,重新评估向澳大利亚出售核潜艇的计划。
这一举措令澳大利亚陷入两难:澳方已为AUKUS投入3680亿澳元(约合2350亿美元),并计划扩建珀斯造船厂以承接潜艇建造任务;另一方面,美国要求澳方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否则可能终止合作。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动作,与其经济政策一脉相承。2025年3月,美国以“对等关税”为由,对澳大利亚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导致澳方每年损失超过12亿美元。
这种“经济施压+安全审查”的组合拳,旨在迫使澳大利亚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队。正如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所言,美国的做法“无异于自残”,既损害盟友利益,也削弱自身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
中澳加三国在油菜籽贸易中的不同境遇,折射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深层逻辑。中国通过多元化进口来源(如增加对澳大利亚、乌克兰的采购),降低对单一供应国的依赖。
澳大利亚则抓住机遇,通过修订植物检疫协议、扩大对华出口品类(如苹果、龙虾),逐步恢复市场份额;加拿大却因固守意识形态对抗,错失调整对华政策的最佳时机。
美国对AUKUS的审查,同样反映其在全球战略布局中的矛盾心态。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美国优先”政策重振国内产业,却忽视盟友关系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为应对压力,已开始推进本土导弹生产、深化与日本的军事合作,并设立东南亚韧性基金以提升地区影响力。这种战略自主化倾向,可能动摇美澳同盟的根基,为印太地区安全格局带来新变量。
«——【·结语·】——»
当前的国际经贸格局,正经历着二战以来最深刻的变革。中国通过市场手段重塑供应链,澳大利亚在经济利益与战略安全间艰难平衡,加拿大陷入意识形态对抗的困局,美国则试图以“关税大棒”维系霸权。
特朗普政府的双重施压策略,短期内可能迫使盟友让步,但长期来看,只会加速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于中澳加三国而言,如何在大国博弈中维护自身利益,成为共同课题。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