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玩 AI,有人把它改成自动回复的客服,忙前忙后只赚了百万。
有人却敢往更 “深” 的地方钻,做成了能陪人疏解情绪的虚拟治疗师,估值直接冲到 10 亿!
明明用的都是 AI 技术,为啥差距能这么大?
是技术难度不一样,还是选的路太偏?
其实说到底,差的可能就是那点 “敢想” 的劲儿。
没把 AI 局限在 “打杂” 的小用途里。
那敢想的人,到底是咋找到这条赛道的?接着看就懂了!
前几天加班到半夜,隔壁工位的同事突然拍我:“快看!我用AI写的周报,十分钟搞定,连数据都给我整理好了!”
我凑过去一看,满屏都是“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的套话,跟他上个月手写的版本比,除了快,连点新想法都没有。
明明手里握着能开脑洞的“神器”,他却只用来当“抄作业的小抄”!
你是不是也这样?
打开AI先问“帮我写篇工作总结”,或者“画张会议用的流程图”,用完还特得意:“今天又省了两小时!”
可你有没有静下心想过,现在的AI早不是只会跑腿的小助理了啊!
它就像个揣着满脑子学问的教授,你却天天让它帮你抄笔记、整理文件,这不就是拿着金勺子喝粥,白瞎了好东西吗?
我之前刷到过两个硅谷团队的故事,看完心里特不是滋味。
2023年,俩团队拿着一样的AI模型、一样的启动资金,结果呢?一个把AI改成智能客服,优化了点接线流程,一年赚了100万。
另一个却敢想“让失去亲人的人再聊聊天”,做了个“虚拟治疗师”,现在估值都飙到10亿了!
你说这差距在哪?
不是AI不一样,是有人只把它当“效率工具”,有人却敢让它帮自己“造一个温暖的新世界”啊!
就像画一匹马,普通人只会说“帮我画匹马”,AI给你个规规矩矩的生物图,放PPT里都没人多看一眼;。
有点想法的会说“画匹踩着星星跑的马,眼神要野”,AI能给你加层故事感,至少能让人眼前一亮。
可真正有想象力的人,会跟AI说“要是马能住在宇宙里呢?
身体是透明的水晶,里面流着星云,不用吃草,吸星光就能活,你帮我画它在木星风暴里跑的样子
”你看,前者要的是“完成任务”,后者要的是“创造一个别人没见过的世界”!
AI没变,变的是我们敢不敢跳出“标准答案”的框子。
可咱们多少人早就丢了这份“敢想”啊!
小时候,你能把纸箱当飞船,把筷子当宝剑,能跟玩具熊聊一下午天,连看见云朵都能编出个“棉花糖城堡”的故事。
可长大了呢?老师说“这道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领导说“按之前的流程来别瞎折腾”。
慢慢的,我们看杯子只觉得是喝水的,看桌子只觉得是放电脑的,连看到窗外的月亮,都不会再想“上面是不是真的有兔子在捣药”了。
前阵子我跟我侄女玩,她拿着平板跟AI说“我想让雨滴变成会唱歌的小精灵,落在伞上就唱不同的歌”,AI真的给她生成了带旋律的雨滴动画。
我当时就愣了,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天天想的事吗?
可现在的我们,打开AI第一反应不是“我能让它帮我实现什么好玩的”,而是“它会不会抢我工作”“能不能帮我少加会儿班”。
我们把自己框在“有用”的小格子里,早就忘了“好玩”“疯狂”才是创造力的根啊!
我有时候会瞎琢磨,要是能让AI把DNA序列编成歌呢?
一段基因对应一个音符,凑起来就是“生命交响曲”,说不定医生能从歌里听出健康问题。
要是能让AI模拟一个没有“谎言”的小镇呢?
看那里的人怎么交朋友、怎么解决矛盾,会不会比我们现在活得更轻松?
这些想法听起来天马行空,可万一实现了呢?
以前人想飞的时候,不也被说“疯了”吗?现在不也有飞机了?
现在人人都能用AI,以后算法会越来越好用,你会的别人也会,你能让AI写文案,别人也能让AI写得更溜。
那凭什么你能比别人厉害?
凭的就是你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那些AI自己想不出来的、独属于你的想象力啊!
AI能帮你做“重复的事”,但永远做不了“你敢想的事”。
它能帮你“完成任务”,但永远造不出“只有你能想到的世界”。
所以下次打开AI的时候,别先急着让它帮你写报告、画图表,不如先停下来想想:“我小时候最想实现的事是什么?”“有没有一件事,我一直觉得‘不可能’,但AI说不定能帮我试试?”
毕竟,AI时代真正会被淘汰的,不是不会用AI的人,是不敢让AI帮自己“做梦”的人!你敢想多大的事,AI就能帮你干多大的事;你的想象力有多远,你的未来就能走多远啊!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