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 “礼多人不怪,食有规家安泰”,提到鬼节,年轻人总觉得是 “封建迷信”,我以前也这样,觉得过节吃啥都行,没必要讲究。直到去年鬼节,我随便炒了俩菜,我奶奶看到就叹气:“丫头,这节得有节的样子,有些菜不上桌,是老辈传下的心意,不是迷信。” 本来想反驳 “现在哪还讲这些”,但看着奶奶认真的样子,还是跟着她学做了几道菜。没想到一家人围坐吃饭时,奶奶笑着说 “这样才像过节,心里踏实”,那一刻我才明白,这些老规矩不是束缚,而是藏着对家人的牵挂。
今天就把这 3 道适合鬼节上桌的家常菜分享给大家,都是老辈认可的 “吉祥菜”,做法简单,吃着暖心,还藏着对家人的祝福。
奶奶说 “鬼节吃饺子,把福气包进去”,白菜谐音 “百财”,猪肉香而不腻,包成元宝样,看着就喜庆。老实讲,要想饺子好吃,调馅是关键,我第一次直接把白菜剁碎拌馅,结果出水太多,饺子煮出来软塌塌,后来才学会 “白菜先腌后挤水”,饺子馅紧实又鲜。
材料:饺子皮 50 张(买现成的省事,新手别自己擀,容易厚薄不均)、五花肉 200 克(选肥瘦相间的,纯瘦的馅柴)、白菜半棵、生姜 1 块(切末,去腥)、葱花 1 把、生抽 2 勺、盐 1 小勺、香油 1 勺(增香,别用花生油,味太冲)
步骤:
1.处理白菜:白菜去掉老叶,切碎后撒 1 小勺盐,用手抓匀,腌 10 分钟 —— 这步是 “去水” 关键,我第一次没腌,馅稀得没法包,后来挤掉水分,馅立马紧实了。挤水时别太用力,留一点水分,馅才不干。
2.调肉馅:五花肉剁成泥(买肉时让老板绞好,省力气),加姜末、葱花、2 勺生抽,顺着一个方向搅 5 分钟,让肉馅 “上劲”,这样煮出来不松散。
3.拌馅:把挤好水的白菜倒进肉馅里,淋 1 勺香油,再搅 1 分钟,别再加盐了,白菜腌过已有咸味 —— 我第一次没注意,多加了盐,饺子咸得没法吃。
4.包饺子:取一张饺子皮,中间放半勺馅,捏出褶子,像元宝一样就行(不用追求好看,能包住馅就成,我包的歪歪扭扭,奶奶还夸 “接地气”)。
5.煮饺子:水开后下饺子,用勺子推两下防粘,煮到饺子浮起来,再加点凉水,反复两次,饺子就熟了 —— 这样煮的饺子皮 Q 弹,不会破。
奶奶说 “饺子要趁热吃,一家人围坐着吃,福气才聚得住”。这饺子我家每次做,孩子都抢着吃,白菜清爽解腻,猪肉香而不柴,比外卖饺子好吃多了,关键是透着过节的热闹劲。
秋天早晚凉,啤酒鸭暖乎乎的,吃着舒服。但奶奶强调 “过节吃鸭,得‘干净’”,这里的 “干净” 不是指卫生,而是要去掉鸭肉的腥气,让食材 “清爽”。我第一次没焯水,炖出的鸭腥味重,后来按奶奶的方法做,鸭肉香嫩,一点腥味没有。
材料:鸭腿 3 只(鸭腿肉多,炖着方便,整鸭处理太麻烦)、啤酒 1 罐(普通啤酒就行,别用高度酒,味太冲)、仔姜 1 块(秋天的仔姜鲜,去腥比老姜温柔)、八角 1 颗(增香,别多放,抢味)、生抽 2 勺、冰糖 3 颗(提鲜,中和啤酒的苦)
步骤:
1.去 “杂味”:鸭腿剁成块,冷水下锅,加 3 片姜、1 勺料酒,开大火煮,煮出浮沫后撇干净,再煮 3 分钟,捞出用温水冲净 —— 这步叫 “去浊气”,奶奶说 “食材干净,吃着才安心”,我试过省略,腥味立马就出来了。
2.炒香:锅里放少许油,油热后放冰糖,小火炒到冰糖融化成浅褐色,放鸭块翻炒,让每块鸭都裹上糖色,炒到鸭皮出油,香味出来。
3.炖制:加仔姜片、八角炒 1 分钟,倒 2 勺生抽,翻炒均匀后,把整罐啤酒倒进去,啤酒要没过鸭块,不够就加少许温水。
4.收汁: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炖 40 分钟,炖到鸭肉能用筷子戳透,开大火收一下汁,看到汤汁浓稠裹在鸭块上就关火 —— 别收太干,留一点汁拌米饭香。
奶奶吃这道菜时总说 “这样做的鸭,吃着心里敞亮”。炖好的鸭肉嫩得一戳就烂,仔姜带着清香,啤酒的苦味被冰糖中和,只剩下香,秋天吃一碗,浑身暖乎乎的,比吃火锅还舒服,关键是符合老辈说的 “过节要吃暖” 的讲究。
奶奶说 “过节桌上得有‘素’,清清白白,福气才纯”。脆皮豆腐外酥里嫩,清淡不油腻,还透着 “干净” 的意思。不过我第一次煎豆腐,总煎碎,急得满头汗,后来奶奶教我 “热锅凉油,豆腐别勤翻”,试了一次就成功了,外脆里嫩,比饭店做的还好吃。
材料:老豆腐 1 块(老豆腐硬,煎着不容易碎,嫩豆腐一煎就烂)、淀粉 2 勺(普通淀粉就行,玉米淀粉也可以)、盐半勺、胡椒粉少许(提鲜,别多放,清淡为主)、葱花 1 小把(出锅撒上,增香)
步骤:
1.处理豆腐:老豆腐切成 2 厘米厚的方块,用厨房纸吸干表面的水 —— 这步很重要,水多了煎的时候会溅油,我第一次没吸干,油溅得手上都是小泡。
2.裹粉:盘子里放 2 勺淀粉,加半勺盐、少许胡椒粉,搅均匀,把豆腐块放进盘子里,两面都裹上粉,抖掉多余的粉 —— 粉别裹太厚,不然煎出来像面疙瘩。
3.煎制:锅里放少许油,烧到六成热(扔一小块豆腐进去,周围冒小泡就是温度够了),把豆腐块放进锅里,小火慢煎,别着急翻,煎 3 分钟,看到底面金黄,再翻面煎另一面。
4.出锅:两面都煎成金黄色,关火,撒上葱花,就能装盘了 —— 可以蘸着生抽吃,也可以直接吃,清淡爽口。
这道菜我家孩子也爱吃,外脆里嫩,比炸豆腐健康,还符合老辈说的 “清清白白” 的寓意。奶奶说 “过节吃点素,肠胃舒服,心里也踏实”,确实,吃了啤酒鸭和饺子,再配块脆皮豆腐,解腻又爽口,一桌菜看着就 “周全”。
其实说实话,鬼节的这些饮食规矩,不是什么 “封建迷信”,而是老辈对家人的心意 —— 用 “干净” 的食材,做 “暖心” 的饭菜,让一家人吃得舒服、安心。现在年轻人总觉得这些规矩麻烦,但试着做一次就会发现,当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符合 “老规矩” 的饭菜,那种热闹又踏实的感觉,是外卖给不了的。
这 3 道菜做法都简单,新手也能学会,现在菜市场的食材都新鲜,白菜、豆腐、鸭腿都不贵,花点时间做给家人吃,比啥都实在。要是觉得这些老传统有道理,就试着做一做,也可以转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都记得,这些 “老规矩” 里,藏着最朴素的牵挂。觉得有用就点个赞,下次过节不知道做啥,就能翻出来看看啦~
#晒图笔记大赛#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