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亿规模!“莆田羽绒服”横行,收割“伪中产”,网友:智商税

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引言:以前的中产下身穿Lululemon瑜伽服,上身穿始祖鸟,脚踩萨洛蒙,戴着耳机手端着一杯咖啡是常态,现在的中产冬天内搭拉夫“伦人”,外穿“莆田羽绒服”,脚踩桑坡生产的冬鞋,手上挎上“白云包”,享受伪“大牌”生活。


有钱人的衣服、包包、鞋子真假牌子轮流用早已不是“秘密”。


“莆田羽绒服”横行

收割一波“伪中产”


“桑坡鞋”


现在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大街上穿羽绒服的人,可以说都是大牌加身,但却不一定是“正牌”。


也许是被“桑坡鞋”抢占了市场,“莆田鞋”厂家在冬天选择了转型,转向羽绒服的赛道。


莆田的鞋真的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因为叫它模仿没叫它超越,除了老是想要代替大牌鞋,甚至冠冕堂皇直接摆上“专柜”,让消费者花同样的钱去买到伪劣的鞋,这点确实让人很气愤。



但也有的莆田鞋就是大牌“山寨款”,在各种渠道上售卖,对于追求牌子却没钱买的“伪中产”来说,可以花小钱办大事,这类消费者则很爱莆田鞋。


然而,现在的莆田制造鞋生意却没以前好了,尤其是冬季,河南桑坡村生产雪地靴,尤其是“UGG”同款,这给了“莆田鞋”很大的“打击”。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莆田随处可见到各种“山寨大牌”的羽绒服,可以说鱼龙混杂!


跟桑坡一样,一大波抠门年轻人也跑去莆田进货“羽绒服”。


甚至在一些电商平台,一搜“莆田羽绒服”,你可以看到很多商家甚至代理。



有人花几百元想买件大牌的“莆田羽绒服”,也遇到了骗子,有人真的也能花四五百元买到山寨的“盟可睐”、“北面”等羽绒服。


不是贵价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摇粒绒、冲锋衣更具性价比。


图源:网络


若不是一些不良商家被曝光使用了“羽丝”,很多消费者还被蒙在鼓里,好歹自己也是花了五六百元的羽绒服,怎么买回来一直穿不暖,一拆开全是“羽丝”,羽绒的含量甚至都达不到40%。


大牌的羽绒衣其实也出现过质量问题,但至少在充绒量这块不敢太过分。


羽绒越贵,猪肉越便宜

2025年羽绒服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图源:三联生活实验室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相关数据,2023年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约为1960亿元,2024年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约为1620亿元,预计2025年的羽绒服市场规模为2500亿元!


没想到羽绒服越来越贵,规模也越来越大,不过也有可能是单价贵了。


羽绒为什么越来越贵?其实也和猪肉有关。


猪肉和鸭肉其实还存在一层关系,那便是如果猪肉便宜了,那么鸭肉的销量也变低,养鸭就少了,因为大家都吃猪肉去了。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公开的数据分析得出:


2019年,我国的商品肉鸭的出栏量为48.78亿只,到2024年这个数字为42.2亿只。


不仅鸭如此,鹅也一样。



从2019年到2024年,我国的商品肉鹅出栏量从6.34亿只暴跌至5.69亿只。


绒出在鸭和鹅身上,这也间接导致羽绒服、羽毛球等品类涨价。


如果按照绒朵含量来算,那就更贵了!


2025年6月以来,1公斤90%白鹅绒大约1300元,1公斤90%白鸭绒价格约为450元。


国内外羽绒服牌子之间的“鄙视链”

中产开始爱上“伪大牌”了


图源:网络


“高中低”端的羽绒服还有一条鄙视链:


穿盟可睐的瞧不上加拿大鹅,穿加拿大鹅瞧不上凯乐石,穿凯乐石瞧不上北面,穿北面瞧不上波司登,穿波司登瞧不上鸭鸭、雪中飞,从一件上万元到一件几百元,羽绒服也是经历了一波“资本做局”。


羽绒服已经成为衣服中的“奢侈品”了,甚至可以和包包等不相上下。



“300元以下买不到真的羽绒服”这个话题值得考究,虽然300元买一件衣服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但对于羽绒服来说,这个价格真的就是“入门价”都够不着。


据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专家公开表示,按一件白鸭绒羽绒服来计算,若填充的比例为90%,重量为150克,那光是鸭绒的成本也要在63元至83元之间,这还不算人工费、布料等,如果累计全部成本至少也要在126元到248元之间。


图源:南宁融媒


所以按照这个比例,如果市面上的90%白鸭绒羽绒服的价格低于300元,那简直就是亏本买卖,如果不是亏本买卖,那就要注意是否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了。


毕竟羽绒原料水很深,有商家以次充好,把羽绒丝也当作羽绒,其实就是一些边角料。


根据《羽绒服装》GB/T14272—2021新国标显示,羽绒服的绒子含量不能低于50%。


“加大鹅”失去辨识度

开始被中产抛弃了


图源:网络


据南方都市报公开表示,2025年7月14日,Canada Goose(加拿大鹅)传出了将被贝恩资本“卖掉”的讯息。


虽然还没实锤,但一切早就有迹可循。


2013年,Canada Goose迎来了真正的“金主”,贝恩资本把Canada Goose的部分股份给买了下来,花了2.3亿美元。


这还不止,在贝恩资本的操盘下,Canada Goose于2017年上市!


而截至2025年3月底,贝恩资本手持Canada Goose的股份比例高达60.5%,不仅是大股东也是“话事人”,投票权高达55.5%。



但Canada Goose成也贝恩资本,败也贝恩资本。


加拿大鹅一经“包装”,深受全世界的中产消费者喜欢,也一度迎来了爆卖高峰。


但中产就那么多,羽绒服品牌又那么多,加拿大鹅的羽绒服款式虽“经典”,但其实就是“老款”,可以说买一两件就不新鲜了。


毕竟现在的中产口袋很多都缩水了,在消费上也开始过上了精打细算的生活,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产还是不想失去品质生活,对于以前常光顾的牌子,只等折扣、换季入手。


图源:沈阳杉杉奥特莱斯


专柜的加拿大鹅中产爱搭不理,但奥莱的加拿大鹅,中产能“大打出手”抢一件,对于一个中高端品牌来说,常年靠折扣肯定扛不住,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加拿大鹅开始失去辨识度,别的品牌就拼命追赶上来,像盟可睐(Moncler)、美山(montbell)、小剪刀(Stone Island)等外国品牌,也在抢占国内中产的“衣橱”。


国货羽绒服像高梵、波司登、凯乐石等也不容小觑,也开始对中产客群抛出羽绒股,看着高端品牌都在分一杯羹,就连平价品牌,像鸭鸭、雪中飞等,也都来“收割”中产中的“抠门者”。


普通消费者越来越理性

平价羽绒服也能过冬


图源:网络


一入冬,对于打工人来说,即便月薪过万,甚至月薪两三万,但去逛商场依旧买不起羽绒服,一线大牌一件价格上万元,中高端的也要五六千元,即便是国货好的也要两三千元。


很多打工人宁愿买冲锋当通勤服装,毕竟开电驴去上班的路上,有时候遇到极端天气风吹雨打,冲锋衣防风又防,进了办公室有暖气脱掉就是了。


很多品牌都喜欢把产品往户外方向营销,虽然没问题,但说真的,有多少人买了羽绒服是真的去户外极端环境中?对于打工人来说,其实冲锋衣比羽绒服更适合。


现在也流行冲锋衣和羽绒服二合一,但说真的,在北方可能还行,在南方,有点太热了。


尤其是广东的冬天,广东人很少需要穿羽绒,毕竟冬天的广东人,该穿什么他们也不知道。



穿着昂贵的羽绒服去挤地铁、坐公交,都怕做坏了,要是再穿着去食堂吃饭,稍微不小心端着饭菜,很容易被菜渍弄脏了。


羽绒服还不能放在洗衣机清洗,只能拿去干洗店,一次至少35元,有的干洗店还要五、六十元才帮你洗干净。


而且不管是南北方,现在有条件的公司,室内办公一般有暖气,也许只是为了通勤而吃馒头咸菜两个月,就为了买一件“盟可睐”羽绒服大可不必。


一年洗两次也要百来块了,一件穿三、四年的话,一大笔干洗费不容小觑。



本来是“人穿衣服”变成“衣服穿人”,人还得好好伺候衣服,把衣服整的和奢侈品一样那就变味了,只是日常保暖所需,并不是为了去参加时装周显摆。


不过现在大部分年轻消费者清醒了,对于打工人来说,只求保暖就好,不求投资或者满足虚荣心,毕竟一件两三千元的羽绒服,可以交一个月一线城市的房租了。


不管是大牌还是平替,买羽绒服一定要看好洗水标,一看标,二闻味道,三看掉落的绒朵形状,四还得穿上保暖,五则是价格,六则是选良心商家,最好有品牌保障,可以溯源到羽绒服工厂就更好了。


低于成本价以及太离谱的价格,最好不要贪便宜,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质量差的羽绒服真的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影响。


对此,你怎么看?请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评论。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时尚   中产   莆田   羽绒服   智商   规模   网友   加拿大   大牌   羽绒   鸭绒   品牌   资本   百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