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洁静获戏剧最高荣誉梅花奖!“永远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5月21日晚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

在上海如期举行

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

凭借《朱鹮》

摘得中国戏剧界最高荣誉

一句“梅花香自苦寒来”
诠释了所有



8个月前

朱洁静刚经历大病手术暂别舞台

从《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

千场磨砺

到数月来对抗病魔的寂静时光

她用热爱和坚持

终迎“梅花”绽放


“轻舟已过万重山”

原来所有命运馈赠的高光

都藏在她踏过的每一道荆棘

扛住的每一份坚持

最终淬炼为艺术生命的滋养


一条裙子的魔法:

9岁女孩“转”出舞蹈人生


在青年报·青春上海

本期“上海文化Talk”栏目中

当记者问起朱洁静

是什么样的契机让她走上舞蹈之路

朱洁静这样说


“9岁那年,我收到了一条梦幻的荷叶边裙子,穿上裙子后手舞足蹈,不停地转圈,我认为自己是最漂亮的女孩,也因为爱美,开始考虑如何可以每天穿上这条裙子。”


当时,裙子与舞蹈,美和舞蹈

对于9岁的朱洁静来说已经有了关联

“可以说,当初就是因为一条裙子

和一颗爱美的心

踏上舞蹈这条路”

朱洁静认为自己非常幸运

“1995年,3000多个考生中

舞蹈选中了我,我被录取了”

于是这份热爱

开始成就一生的事业



然而,进入舞蹈学校后

朱洁静发现真正舞蹈的世界

与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为了控制体重,只能吃半个包子皮

食堂的大米饭是画田字格的

一格是一两或者二两

只能吃其中的1/4

压腿练功也非常疼

体重一旦超标,就得罚跑

……

“前三年,舞蹈学校严苛的军事化训练

几乎让我感受不到舞蹈的快乐”


但正是这三年所受的苦

为未来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地基



朱洁静认为

这是一段非常难忘且美好的回忆

“跳舞的女孩,才会有同样的经历

这段经历给予了我们面对困难、波折

和坎坷的勇气

正是学生时代这段吃苦的经历

造就了我们的品格

虽然我们看似柔弱、纤细

但是我们的内心非常强大、坚韧”


“朱鹮”与“电波”:

身体里的两个艺术生命


从30岁出演舞剧《朱鹮》

已走过十年

对于朱洁静而言

这已经不是一个作品或者角色

是最特别也是最珍贵的存在

《朱鹮》的骨血和精神世界

已经完全附在她的身上



在朱洁静看来

《朱鹮》的背后

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我们站在文化强国的视角

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

去思考生态和物种平等

只是把朱鹮的美传递给观众

是远远不够的

身为舞者的她

更肩负着传播真善美的社会责任

“《朱鹮》打通了我与观众以及世界的连接

我要为这一种群代言”


《永不消逝的电波》

同样带给朱洁静思考与感悟

“它让我从一个舞蹈演员

完成了向舞剧演员

甚至是演员的蜕变

它让我明白作为舞蹈演员的意义



7年的表演中

朱洁静不断思考

如何用上个世纪的红色故事

打动00后以及10后的年轻观众

答案是——真诚

“我们需要让红色主旋律的舞剧

不再离生活那么远

我们要让红色作品生动真实起来

它是中国红色基因的传承

是打开红色密码的钥匙


对朱洁静来讲

这不仅仅是一部主旋律的红色舞剧

也带入很多自己的感受

明白作为舞蹈演员的意义

《朱鹮》更多的是自己与朱鹮的关系

《永不消逝的电波》则是与人类共同的情感

它更中国,更具有当代性


“我时常会忘记剧中饰演的角色,而是会想,那个环境、那个年代,我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的答案是,我一定会像‘兰芬’一样勇敢坚强。我现在没有当母亲,所以舞蹈就是我的孩子。我要把自己的‘孩子’养育好,让他茁壮成长,影响到更多的年轻观众。”


一个舞者能够在最黄金的职业生涯中

遇见这两个特别重要的角色

与之合二为一

是特别幸福的事


朱洁静称这是“老天的眷顾”

不论是演出还是其他活动

她都尽其所能去传播

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的精气神

《永不消逝的电波》演了700多场

《朱鹮》演了400多场

每一场演出面对观众

每一次的遇见

每一次大幕打开

都是“第一场”

永远崭新


“我希望这两部作品能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天鹅湖》一样,不仅是朱洁静的作品,更是时代的印记。未来,依靠更多年轻力量将这两部珍贵的作品传承好,让它们成为代表上海、代表中国的优秀作品,并站上世界舞台。我也希望,到时候朱洁静会在台下作为忠实观众,看到更多‘鹮仙’‘兰芬’走向舞台中央,这就是一种传承。”


从白玉兰到梅花奖:

人生如舞台,做自己的主角


如今中国的舞剧市场

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朱洁静坦言自己也会有压力

但更应该保持强大的定力

以及扎实的底气

她认为,只有安静地先做好自己

才能“接得住”复杂且快速变化的时代发展



朱洁静向记者说

站在白玉兰奖和梅花奖的舞台上

它并非比赛

达到或者攀登预设的目标

更多的是打开了

舞蹈的边界和可能性

白玉兰带给她强大的信心

让观众看到一个舞蹈演员

通过十年时间如何在舞台上塑造角色

可以与戏剧领域优秀的老师们同场竞技


“年轻时我可以去拿舞蹈领域的荷花奖,当我不再能像年轻舞者上天入地翻飞时,白玉兰告诉我,我可以用一个将近40岁舞者的人生体验和细腻的表达去赢得白玉兰,甚至是梅花奖。它告诉我,舞台不是单一的,舞台同时也像生活一样,它不是既定的轨道,而是人生的旷野。也许有一天,朱洁静不再能站在舞台的C位,但是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依然位于中心,能够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从剧场到荧幕:

破圈不“破防”的舞者心法


拓宽边界的前提

是不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面对时代的流量与热度

朱洁静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现在我很确定

不能被时代的流量所裹挟

要在剧场里安安静静跳舞



“热爱和坚持

在今天这个时代非常珍贵

有些人可能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事

有些人没有坚持住

可能差一点点就成功了

这确实需要很多机缘巧合

对于新时代青年

我希望他们能把热爱和坚持

合二为一

最终成就自己

我很庆幸当年

穿上了那条荷叶边的裙子

自此开启了传递美的使命

也希望年轻人

不要因为生活的平庸或者挫折

而忘记热爱和坚持”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文末,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常鑫/图、视频
制图:吴佳斐
责任编辑:张家宁 实习生 孟祥莉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点亮
致敬热爱与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5

标签:娱乐   戏剧   主角   荣誉   人生   朱洁静   舞蹈   舞剧   裙子   上海   电波   舞蹈演员   观众   舞台   中国   红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