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力保中国后,提出一个不情之请,罕见的是,中国拐着弯拒绝了

在与特朗普会晤时,普京力保了中国后,又提出一个不情之请,但没想到中方直接拐着弯地拒绝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不请之情说的是什么?

在普特会晤前,特朗普多次扬言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而这些国家指的就是中国和印度。

于是8月6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新的行政令,决定对印度输美商品再加征25%的额外关税,而这次加征的关税将叠加于此前决定的25%关税之上。

所以印度面临高达50%的关税,新关税将在21天后正式生效,这个行为立刻引起了印度的强烈不满,也让美印关系跌入30多年来的最低谷。

但对于中国,特朗普并没有像对印度那样直接加征关税。

而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可能会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也加征和印度类似的关税。

不过他又强调:是否真的征收,这得取决于接下来的发展情况。

但在与普京的会晤后,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的专访时改口了,表示他目前无需立即考虑对中国等俄罗斯石油买家实施报复性关税。

但又补充道:他可能会在“两三周内”需要重新考虑这一问题。

特朗普的这一转变背后有多重考量。

首先,在西方媒体看来,特朗普在与普京的交涉中需要营造合作氛围,过度施压中国可能破坏普京所期待的稳定局势,所以特朗普此举是听从了普京的建议。

其次,现在中美之间仍在进行贸易谈判,特朗普并不愿意在此时与中国正面冲突。

第三,美国也意识到如果对中国实施“二级制裁”,可能会导致国际能源市场剧烈波动,进而反噬美国经济。

而且,对于渴望尽快推动停火、改善俄美关系的特朗普来说,顺着普京的面子做出让步,也给了自己一个“缓和中美矛盾”的台阶。

反正不管怎么说,特朗普暂时不对中方加征新的惩罚关税是个好消息。

但接下来普京表态,却让中国陷入了新的外交考量。

据美国Axios新闻网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表示: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俄美会晤上,普京确实表示愿意讨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但他提到了中国是可能的担保国之一。

这一安排并非空穴来风:自今年初以来,乌克兰方面一直在寻求“安全保障机制”。

就是在短期内无法加入北约的情况下,当乌克兰未来受到到外部侵略或威胁时,担保国将为提供乌克兰提供外交、经济或直接的军事援助。

对此,欧洲方面那是相当地积极,英法两国已经在今年3月牵头组织了“志愿者联盟”,想要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截至4月,联盟已经有31个成员国参与了。

但俄罗斯强烈反对这个志愿者联盟,觉得这是北约介入俄乌冲突的一种威胁。

普京提到让中国成为可能的担保国之一,是想要借着中国的中立地位和公信力,让协议更容易被接受。

同时,也能阻止北约部队在战后进入乌克兰,削弱西方在地区安全架构中的主导地位。

除了担保方案,普京还在会上要求乌克兰割让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

作为交换,俄罗斯承诺冻结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战线,不再继续推进。

同时,他暗示可以就苏梅和哈尔科夫部分地区展开进一步谈判。

这被外界认为是“以土地换安全”的新方案。

但乌克兰对此并不接受,泽连斯基强调,任何领土安排都需要经过乌克兰方的同意。

因此,普京的提议更像是一种外交策略,既展示“灵活性”,又为谈判设定条件。

对俄罗斯来说,这样的方案能稳住现有战果,而且还能在舆论层面把责任推给乌克兰。

如果乌方拒绝这个提议,那不能停火的责任就在乌克兰方,这样一来,俄罗斯的形象压力会减轻。

然而,对于外媒发布的普京想让中国成为“担保国”的消息。

8月1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

这番话,虽然听着挺温和的,但实则已经拐弯抹角地拒绝了普京的提议。

关于乌克兰安全问题上,中方不是第一次表态了。

就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德国《星期日世界报》还援引所谓欧盟消息人士的话表示:中国正在考虑参与乌克兰维和部队,还已探讨这一举措的可行性。

搞得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立马辟谣说:有关报道完全不属实。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那中国为何要拒绝呢?

一方面,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主张不干涉内政、不搞结盟。

如果担任“安全担保国”,必将会被卷入地缘政治对抗之中。

另一方面,所谓担保责任可能涉及到类似北约第五条那样的集体防御义务,这与中国“不结盟”的传统外交理念明显冲突。

更重要的是,据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6日报道透露:在这次峰会中,特朗普已经告知了欧洲领导人,他愿意考虑为乌克兰提供美国的安全保障。

但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所说的安全保障可能说的是,美国对欧洲主导的驻乌部队提供军事支持。

但他并未承诺让直接让美军的地面部队进驻乌克兰。

而另外三位欧洲官员则表示:特朗普描述的安全保障还可能包括双边安全承诺,以及由美国等西方国家组成的联盟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提供资金和军事支持。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中国贸然成为乌克兰的担保国,一旦局势恶化,极有可能会被动地陷入尴尬境地。

所以普京的请求,表面上是给予中国一个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机会,但实则暗藏风险。

中国的谨慎回应,能看出在复杂的大国较量里,咱们头脑很清醒,做事也稳当。

拒绝,并非撇清责任,而是坚持在中立立场上为和谈保留空间。

以清醒姿态避免被卷进俄乌冲突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财经   中国   不情之请   罕见   乌克兰   关税   俄罗斯   北约   印度   美国   中方   欧洲   发言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