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中俄百年大计,退居幕后的三朝元老,用苏联的下场警醒普京

谢尔盖·卡拉加诺夫,这个名字在俄罗斯政坛的地位不容小觑。

他的一生像是一部俄罗斯现代外交的编年史,从苏联时代的动荡岁月,一路走来,见证了国家从巅峰走向解体,又在新秩序中寻找方向。

他既不是那种喧哗张扬的政客,也不是什么镜头前的明星人物,更像是一位稳坐书斋的谋士,在沉静的思考中影响着国家的选择。

1952年,卡拉加诺夫出生在莫斯科。那时候的苏联还在从二战的废墟中爬起,百废待兴。他成长的环境里,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紧张和希望。

他从小聪明,学习出众,后来考入了名声在外的莫斯科国立大学,选择的是经济学专业。

1974年顺利毕业后,他没有走入体制内的行政体系,而是继续钻研学问,前往苏联科学院下属的美国与加拿大研究所,主攻国际关系,并在1979年获得了历史学候选人学位。

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苏联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先是做研究员,后来一路做到副所长。

那是冷战最激烈的年代,欧洲局势风云变幻,他的工作,就是研究西方国家的动向,尤其是北约和美国的战略部署,给高层出谋划策。

虽然职位不高,但手中掌握的信息和影响力却不小。他写的分析报告,经常直接送到苏共中央的案头,为高层判断形势提供参考。

苏联解体之后,许多人陷入迷茫,卡拉加诺夫却看得很清。

他提出了“俄罗斯要保护周边国家俄裔群体权益”的主张,后来被称为“卡拉加诺夫主义”。

这一思想主张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中保持存在感,不放弃对原苏联地区的影响力。从那时起,他的观点逐渐成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让他在政坛上的地位日益稳固。

1993年,他成立了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并担任主席,专门研究国家安全、外交战略等大政方针。

在叶利钦政府时期,他进入了总统顾问圈,参与处理包括波罗的海俄裔居民问题等敏感事务。

到了普京执政时代,卡拉加诺夫的影响力不减反增。

从2001年到2013年,他在政府政策制定中扮演了核心智囊的角色,特别是与外长拉夫罗夫的密切关系,让他的建议在外交层面更容易被采纳。

他力主俄罗斯“转向东方”,强调同中国合作,以共同应对西方的经济和军事压力。

这一战略,后来逐渐被写进官方的外交战略文件里,成为俄罗斯新的地缘政治重心。

在教育领域,卡拉加诺夫也没有闲着。

2005年起,他进入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任职,一年后就出任世界经济与国际事务学院的院长,培养了大批从事外交和国际事务的年轻人才。可以说,他不仅在政治圈发声,也在学术圈耕耘,对一代又一代外交官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著述极为丰富,出版了二十多本专著,发表文章超过五百篇,还频繁出席瓦尔代俱乐部等国际会议,是俄罗斯外交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许多主张,比如加强核威慑、强化中俄战略合作、警惕西方“和平攻势”的本质等,成了近年来俄罗斯国家战略中的关键词。

到了2023年,卡拉加诺夫的发言又一次引发热议。

他在多个场合公开呼吁,俄罗斯应该考虑恢复对欧洲的核威慑,甚至不排除实际使用核武器,以重新确立威慑力量。这番话在国内外都引起极大争议,但他没有回避,也没有退缩,反而在2024年继续强调,降低核使用门槛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必要手段。他认为,核武器不仅是军事工具,更是对抗西方全面压制的一种平衡器。

到了2025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提出一项颇为吸引眼球的计划:建议美国、俄罗斯、中国三国将国防预算砍半,把资源投向民用领域。他声称,这样可以减少军备竞赛,缓和国际关系。这一提议一经提出,普京便在当月表示俄罗斯愿意参与讨论,拉夫罗夫也表示支持开放对话。

表面看起来,是一次和平的号召,但卡拉加诺夫却看得更深。他在3月的媒体访谈和官方评论中指出,特朗普的提议其实是一场“战略骗局”。他指出,美国早已在科技、海军和太空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核力量正是俄罗斯用来平衡这些不对称优势的手段。如果核武也裁减,那只会让俄罗斯陷入被动。

他还警告说,美国此举目的之一,是试图在中俄之间制造裂痕。他以戈尔巴乔夫时期为例,那时苏联在与美国谈判中一步步让步,最终导致国家实力被严重削弱。他提醒俄罗斯领导人,不可重蹈覆辙,尤其不能在核问题上掉以轻心。

中国外交部在2月中旬也表达了谨慎立场,强调不会参与军备竞赛,国防支出适度而透明,这与卡拉加诺夫“适度核威慑”的观点不谋而合。

可以说,在核政策这一关键领域,中俄之间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

随着时间推移,俄罗斯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他的意见。

在2025年3月下旬,俄罗斯通过新的国防预算,继续推进核学说的更新工作,并加强与中国的战略演习与经济合作。

这背后,正是卡拉加诺夫的观点在起作用。他在高等经济大学继续任教,主持各种研讨会议,还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与普京同台讨论安全问题。他是瓦尔代俱乐部的主要人物之一,不断通过报告和演讲推动中俄一体化。

从学者到顾问,从冷战到新时代,卡拉加诺夫始终紧扣国家利益。他不迎合西方,也不轻信和平口号,而是坚持走一条现实主义路线。

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俄罗斯外交走向的缩影,既有深思熟虑的战略判断,也有不惧争议的坚定立场。

如今的俄罗斯,在能源、贸易、金融等方面同中国合作日益紧密,本币结算比例高达九成,基本绕开了西方制裁。核政策方面也更加务实,既不轻启战端,也不放弃威慑。卡拉加诺夫虽已不在第一线,但他的思想仍在塑造着俄罗斯的未来轨迹。

他不只是普京的顾问,更像是俄罗斯地缘战略中的一位定盘星。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历史   苏联   百年大计   元老   幕后   下场   俄罗斯   卡拉   外交   美国   战略   瓦尔   中国   思想   欧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