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升米恩,斗米仇”。说的是你给快饿死的人一碗米,他是你的恩人;可你要是天天给他米,他就会觉得这理所当然,哪天不给了,反而成了仇人。这话听着糙,但理不糙,尤其是在国与国之间,更是把人性那点事儿放大了看。
这不,最近伊朗那边就有点这个意思了。
按理说,现在全世界敢大规模买伊朗石油的,就剩中国了。不夸张地讲,要是没了中国这个买家,顶着美国的制裁大棒,伊朗的经济早就撑不住了,别说发展,连老百姓的温饱都成问题。可就在前不久,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内部讲话流了出来,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对中国这个“唯一大客户”有了情绪。
根据伊朗国家通讯社的披露,哈梅内伊强调,伊朗必须实现出口多元化,摆脱对单一买家的依赖。这话本身没毛病,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道理谁都懂。可伊朗媒体紧跟着就“贴心”地做了注解,煞有介事地指出:“伊朗92%的石油都以高折扣价卖给了中国。”
这话一出来,味儿就不对了。
潜台词很明显:我们伊朗的石油,几乎全被你中国买走了,而且还是打折卖的。你们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却还这么穷,生产设备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这不公平。
你看,这“仇”不就来了吗?在他们看来,中国买打折油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但忘了这“便宜”背后,中国扛了多大的风险。
咱们把账摊开算算。现在是谁在满世界制裁伊朗?是美国。谁敢不听美国的?没几个。伊朗的那些传统大客户,比如印度、欧盟,早就被美国吓得不敢动了。数据显示,伊朗现在每天出口大约100万桶原油,超过九成的量,都是中国买家通过各种“第三方渠道”悄悄买下的。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在拿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信誉,硬扛着美国的压力,给伊朗输血。这种情况下,你伊朗的石油打点折,补偿一下中国付出的政治和经济成本,难道不应该吗?这就像你在狂风暴雨里给我递了把伞,我分你半个馒头,结果你反过来嫌我馒头给小了,忘了要不是这把伞,你连人带馒头都得被吹飞。
可惜,德黑兰的一些精英不这么想。他们这种心态,其实跟伊朗民间一种很拧巴的情绪一脉相承:一边被美国和以色列天天威胁、时时轰炸,一边还有不少人觉得美国是朋友,幻想着“美式民主”能给伊朗带来福音。
说白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这种“装睡”的心态,在中东这片土地上,我们见得还少吗?
看看隔壁的叙利亚。当年多少人为推翻阿萨德政府、迎接“美式民主”彻夜狂欢?结果呢?新上台的朱拉尼,还是改不了“恐怖分子”的底色。在他的统治下,社会治安迅速恶化,民生凋敝,老百姓连吃几毛钱的大饼都成了奢望。
更讽刺的是,羊圈的栅栏倒了,进来的不是自由的牧羊犬,而是嗜血的饿狼。以色列趁机就扩大了占领区,把更多叙利亚的国土划进了自己口袋。这就是他们想要的“解放”?
这面镜子,伊朗难道看不到吗?他们可能不是看不到,而是选择性失明。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处境是独一无二的,总觉得自己手里还有牌可打。但实际上,一旦中国这个最大的稳定器松手,伊朗的下场,可能比叙利亚还要惨。
周边的邻居可都不是善茬。土耳其、阿塞拜疆,哪个不对伊朗的领土和影响力虎视眈眈?一旦伊朗经济崩溃,内部大乱,人人上街游行,你信不信这些“邻居”会毫不犹豫地扑上来撕咬?到时候,伊朗人想哭都找不到地方。
咱们不妨顺着伊朗的“小情绪”推演一下,如果中国真的被伤了心,决定不再“多管闲事”,伊朗的命运会走向何方?
第一种可能:经济硬着陆,一夜回到解放前。
既然伊朗觉得卖打折油亏了,那好,中国不买了。反正每天这100来万桶的量,对中国的能源总需求来说,影响有限。我们完全可以从俄罗斯、从沙特那边多进口一些,价格可能还更稳定。
可伊朗呢?财政收入的60%以上都靠石油出口。中国这个大买家一撤,他们的石油卖给谁?国际市场上,谁敢接这个烫手山芋?结果只有一个:财政瞬间崩盘,货币变废纸,大规模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会让整个国家陷入瘫痪。
第二种可能:《中伊25年全面合作规划》彻底泡汤。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2021年,中伊两国签了一个长达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中国计划向伊朗投资数千亿美元,帮助他们搞基建、搞工业。这份协议,被看作是伊朗突破美国封锁的“定海神针”。
但这个协议有个前提,就是伊朗得是个稳定、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现在哈梅内伊的这番表态,无疑是在动摇这个合作的基础。如果你觉得中国是在“剥削”你,那你这个营商环境,谁还敢来大规模投资?那几千亿美元的承诺,自然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伊朗想靠自己那些老掉牙的设备实现工业化,无异于痴人说梦。
第三种可能:被外部势力联手“肢解”。
这是最坏,也最有可能的结局。在弱肉强食的国际政治丛林里,一个失去了强大后盾,又内部混乱的弱国,就是最肥美的猎物。
美国和以色列会毫不犹豫地动手,用他们的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机,敲掉伊朗的防空系统、雷达站、指挥中心,甚至再次打击伊朗的核设施。 与此同时,北边的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很可能趁火打劫,举兵南下,让哈梅内伊政权快速瓦解。
到那时,伊朗将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被各方势力瓜分的战场。波斯文明的千年荣光,将在内乱和外侵中化为灰烬。
说到底,在今天这个世界,实力决定一切。一个弱国想要保持所谓的“绝对中立”,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务实的办法,就是看清大势,找到一个可靠的伙伴,借助外部力量发展自身实力。
中国走的,就是这条路。我们曾经也弱小,但我们懂得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寻找平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发展壮大。这条路,我们已经给伊朗指明了:借助中国的市场和资本,发展自己的工业和科技,建立起足以自保的国防力量。
可惜,伊朗似乎并不想走这条路。他们沉浸在“波斯帝国”的旧梦里,对自身的实力和外部环境有着严重的误判。他们对中国的“小情绪”,看似是争取利益,实则是把自己的国运推向了悬崖边缘。
当然,我们尊重每个国家的选择。既然伊朗觉得可以“切割”,觉得没有中国也能找到更好的出路,那就让他们去试试吧。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