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关税将至,特朗普只给中国20天时间:不卖稀土就断绝中美贸易

10月10日,白宫内阁会议上的话语,致使中美贸易神经又一次被绷紧,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着镜头愤怒地拍桌子称“中国收紧稀土管制,且我方从他们那里购置了太多物品,或许应该彻底停下”,转过天,他于社媒上接连发出三条推文,一方面宣称11月1日起,对全部中国商品加征 100%关税,另一方面还扔下狠话,仅给予中国 20 天时间,来改变稀土及稀土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不然,高额关税就会按时执行,嘴里念叨着要“反击中国贸易胁迫” 。

而这波强硬表态背后的导火索,是中国商务部10月9日,所发布的两份公告,据新华网报道,当天商务部明确表明,针对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和稀土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哪怕,是外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只要,其中中国重稀土成分占比,超过 0.1%或者生产时,采用了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技术,想要出口,都必须先获得中国的许可,这意味着,以往有人试图凭借“先运到第三国,再转卖”,来规避管制的途径,如今被彻底堵死。

美国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通过查看数据便可明白,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报告显示,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49%产量,占比更是高达68.5%,更为关键的是,全球90%以上的稀土冶炼加工能力,都掌握在我们手中,小至手机里芯片、耳机里磁铁,大到美国 F - 35 战机、新能源汽车电池,均离不开稀土,单架 F - 35 战机,就需使用417公斤稀土材料,然而,五角大楼自身的战略储备,算下来仅够维持18个月,中国社科院专家侯蕾,此前接受采访时提到,美国在重稀土分离提纯技术方面,至少落后中国20年,短期内找寻替代方案根本不现实 。

特朗普这边,采取又喊着加税,且设置20天期限,这般看似强硬举措,然而经细致琢磨,此行为却更像是一种虚张声势的表现,先不说其他方面,就单论,这高达100%的关税,最终究竟要由谁来为此掏钱呢?

回溯至2025年6月时,美国曾针对钢制家电,加征了50%的关税,可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一台普通的洗衣机价格,直接上涨了90美元,而这额外增加的费用,最终全部转嫁到了美国老百姓的头上,甚至,连美联储之后的测算,也证实了此点。

并且,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经济学家瑞安·斯威特,早早便发出警告称,要是真的实施如此之高的关税,那么,美国原本未能有效压制下去的通胀,很可能,会陷入彻底失控的局面,毕竟,目前美国1月CPI同比仍然上涨3%,此数值,远超美联储所设定2%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形下进行加税,无异于给自己增添麻烦。

更为现实的状况在于,即便特朗普急于让相关政策,在20天之后得以落地,但美国自身实际上,并不具备执行的能力,就拿10月初来说,美国政府,彼时正深陷停摆危机,虽说海关执法人员,被算作“必要岗位”,从而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上班,然而,后台那些负责审核文件,以及录入系统的工作人员,却全部都得无薪休假,以至于,如今中国跨境电商卖家,纷纷吐槽清关速度已然慢了一半,倘若,真要突然面对100%关税,所带来的新增审核流程,海关系统恐怕将会直接瘫痪。

而美国企业,对于特朗普此举更是不予以认同,例如,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最近就直接表明态度,称“我们总体上反对加征关税,税率越低越理想”,并且还直言,美国企业从根本上,就离不开中国市场,甚至有消息传出,美国商会已然在寻找律师,考虑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他们认为,特朗普政府随意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加税,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毕竟一旦真的切断贸易往来,美国汽车、科技行业的供应链,立刻就会出现问题,就像特斯拉CEO马斯克前些日子也承认,稀土短缺,已经对公司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进度产生了影响。

面对那接二连三袭来的威胁,中国所秉持的态度,始终保持着十分明确的状态,即所谓的管制,并非等同于禁止,只要能够切实符合相关规定,进而实现合规的情况之下,便能够进行购买。

早有商务部发言人做出相应解释,像用于紧急医疗,或者灾害救助这类人道主义用途所涉及到的稀土出口,是可以申请豁免许可这一途径的;而对于正常展开的商业采购行为,只要其严格符合各项既定规定,那么该批准的都会予以批准。

并且,这整件事情从本质上来说,本身就是具备法律依据的,要知道,稀土属于军民两用物资的范畴之内,对其实施出口管制这样的做法,属于国际上通行的常规惯例,诸如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同样也是采取这样的措施。

简单来说,中国实际上,仅仅是在致力于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同时,履行自身所肩负的防扩散义务而已,根本,并非如特朗普口中所言那般,是在“挟持世界” 。

近些年来,中美之间在贸易方面所存在的道理,早已经被反反复复进行验证,呈现出的结果为,合则对双方都有利,斗则会让双方都受到伤害的局面。

在2025年4月,特朗普曾经尝试,将针对中国的关税提升至145% ,然而结果却是,中国经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倒是美国零售业叫苦不迭,诸多超市当中的日用品货架,竟然空了将近一半,其原因在于进货成本过高,导致商家基于成本因素,根本不敢进行囤货。

当下全球供应链,呈现出盘根错节的复杂状况,在这种情形之下,美国妄图依靠 “极限施压” 这样的手段,来迫使中国做出让步,从现实角度来讲,根本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早已明确表明自身态度为“美国并不具备从实力和地位出发,同中国展开对话的资格”,倘若,真的将脸面撕破,进而打起贸易战,那么,中方肯定会采取强力反制的措施,不会让自身利益遭受损害。

实际上,特朗普心里也十分清楚,就美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在短期内,根本无法离开中国的稀土。尽管美国自身也存在稀土矿资源,但是大多都属于轻稀土类型,其重稀土储量在全球所占比例仅为 5%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美国连一座像样的稀土加工工厂,都不存在。

如果,想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稀土冶炼体系,没有十几年的时间,根本无法达成,并且,还需要面对环保方面的抗议,以及高额成本的压力,就比如之前,美国在亚利桑那州建设过一座稀土加工厂,仅仅是环保审批这个环节,就耗费了5年时间,最终却因为成本过高这一因素,在开工还没到半年的时候,就宣告停工。

如此看来,与其花费力气去大放狠话,倒不如,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好好探讨合作相关事宜。

归根结底,这一轮博弈,其本质实际上,在于美国仍然不愿意接受中国崛起这一既成事实。但必须明确的是,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当中,所占据的地位,并非一朝一夕所建成的,也不是凭借几句威胁之语,就能够轻易撼动的。特朗普所喊出的诸如 100%关税,以及 20 天期限等言论,更像是一只徒有其表的 “纸老虎”,倘若,真的将其付诸实施,最先难以承受的,还是美国本国的消费者,以及各类企业。毕竟,贸易战不会产生所谓的赢家,唯有合作,才是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唯一正道,希望,华盛顿方面,能够早日明白,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财经   中美   稀土   关税   天时   中国   贸易   美国   管制   成本   商务部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