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巨头暴雷!5年造假超800亿,13人被罚17亿,老板曾登上百富榜

文| ST

编辑 | 梦清州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从1997年成立开始,东旭集团就一直是高科技企业的代表之一。

它旗下有多个子公司,市值一度近千亿,手中有几千项专利,创始人更是凭借235亿的身家成为了石家庄的首富,是名副其实的光电界大佬。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大型企业,却突然暴雷,不仅疯狂造假财务,之后更是直接被处罚17亿,大佬本人也被禁入市场!

那么如此高光的企业为何会走上了暴雷的道路?

天价罚单

前不久东旭集团以及老板李兆廷被监管部门开出了一份巨额罚单,金额之大在国内资本市场极为罕见。

根据河北证监局发布的处罚决定,东旭集团被处以5.83亿元罚款。

而李兆廷本人则因组织、指使相关违法行为,被罚5.89亿元,仅这两项罚款加起来就超过11.7亿元。

这还没完,同一天东旭光电也因类似问题被罚3.9亿元,再加上其他13个责任人员的罚款,整个“东旭系”涉及的罚金总额超过16.6亿元。

这么大一笔钱,就相当于一家中型上市公司几年的净利润,甚至比不少公司的市值还要高。

而且除了罚款,李兆廷和几名核心高管还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

其实早在今年3月,监管机构就已经对东旭集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当时初步拟定的罚款金额是17亿元,涉及43名责任人。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和听证程序,最终的处罚结果稍有调整,但依然维持了天价罚款和市场禁入的严厉措施。

这样的处罚力度,在近年来A股市场的违规案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足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那么东旭集团和李兆廷究竟做了什么,会让监管部门给如此大的处罚金额?

李兆廷的发家之路

提到东旭集团,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创始人李兆廷。

曾几何时,东旭集团也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大企业。

李兆廷虽然是东旭集团的创始人,但他的起点并不算高。

1986年从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就被分配到石家庄市柴油机厂,从基层技术员做起,一步步爬到副总经理的位置。

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国企里的“金饭碗”了,但李兆廷显然不是安于现状的人。

1997年他毅然辞职创业,带着一帮技术骨干成立了东旭集团,瞄准的是当时国内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电子玻壳装备市场。

那时候国内彩电行业的核心部件的生产设备几乎全被国外企业垄断,一台进口研磨机要价高达1亿。

李兆廷带着团队埋头研发,硬是造出了国产替代设备,价格直接砍到3000万元,一下子打开了市场。

到2004年,东旭已经占据了市场50%以上的份额,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

但李兆廷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于是在2006年前后,全球彩电行业开始从传统显像管转向液晶面板。

但液晶面板的核心材料当时100%依赖进口,美日企业牢牢把控着技术和市场。

李兆廷看准了这个机会,决定带领东旭向液晶玻璃基板转型。

这个决定风险极大,因为技术门槛高、投资巨大,国内几乎没有企业敢碰。

4年后东旭在郑州生产出了我国第一片国产液晶玻璃基板。

这一突破不仅让东旭成为国内行业龙头,更直接拉低了液晶电视的价格。

有了核心技术,李兆廷开始玩转资本市场。

短短几年李兆廷就手握三家上市公司,身家暴涨。

在2019年,他以235亿元身家登上富豪榜,成为了石家庄首富。

然而一片繁荣后却隐藏着危机,成为首富后没多久,李兆廷的危机就开始爆发。

最终暴雷

东旭集团的暴雷还要从2019年说起,当时东旭光电突然爆出债券违约,无法按时支付利息,市场一片哗然。

其实早在2015年到2019年期间,东旭集团就已经在财务上做了不少手脚。

根据监管调查,他们通过虚构销售合同、伪造单据等方式,累计虚增收入478亿元,虚增利润130亿元,甚至最高时虚增货币资金近448亿元。

东旭光电作为子公司,也跟着虚增收入167亿元,虚增利润56亿元。

更严重的是东旭集团还通过关联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截至调查时仍有169亿元未归还。

从2015年到2019年这5年间,东旭集团造假收入645.85亿,虚增利润207.83亿,相当于这5年时间仅这两项就造假853.41亿!

这些操作让公司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除了财务造假,东旭集团还涉及欺诈发行。

2017年东旭光电在不符合发行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虚假材料骗取了75亿元的融资。

第二年东旭集团又用类似手段发行了35亿元债券。

这些钱原本应该用于企业发展,但实际上大部分被挪作他用,甚至流向了空壳公司,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2019年之后东旭系的危机全面爆发。

旗下两家上市公司股价一路下跌,最终因股价长期低于1元而退市。

而东旭集团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李兆廷本人也被多次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涉及司法案件的金额累计超过180亿元。

2025年监管机构终于出手,对东旭集团和李兆廷等人开出天价罚单,整个“东旭系”合计被罚超过16.6亿元

被罚之后东旭集团的日子并不好过。

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已经退市,仅剩的嘉麟杰虽然还在勉强维持,但业绩也大幅下滑。

从曾经的行业龙头到如今的巨额罚单,东旭集团的经历可谓大起大落。

曾经的“光伏大佬”李兆廷,如今不仅面临巨额罚款,还被终身市场禁入,甚至后续还可能因为这件事被处罚。

新浪财经2025-06-07——监管“利剑”最终落下:东旭集团、李兆廷等被罚16.6亿、终身市场禁入

每日经济新闻2025-06-06——造假、欺诈⋯⋯东旭系相关主体合计被罚17亿元,光伏大佬李兆廷终身市场禁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财经   巨头   光电   老板   集团   大佬   市场   罚单   上市公司   身家   金额   首富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