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艰难求生的公交车,会消失吗

前言

“白天拉客,晚上拉货”,好好的公交车一夜之间秒变“货车”。

最近刷到不少新闻,广州半个月砍掉二十四条公交线,北京一年撤了二十四条线路,甚至好几条线路直接停运。

还有成了不少城市公交路线,不仅服务于载客,还开启了送快递的模式,南京甚至率先推出了全国首个“公交+快递”模式。

不仅让人怀疑:好好的公交,怎么开始搞“副业”了?甚至让人担心,我们天天坐的公交车,会不会哪天就彻底消失了?

公交“关停潮”来袭

十年前,全国公交客运量迎来巅峰,高达781.88亿人次,那时的公交车,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车厢内人满为患,乘客们比肩接踵,为了能挤上车常常需要费一番力气。

然而,此后公交客运量便持续下滑,第八年每辆公交车日均载客量降至138人,仅为巅峰期的三分之一,曾经热闹拥挤的公交车变得空荡荡,许多座位无人问津。

广州公交集团在短时间内接连取消19条、5条线路,北京公交运营线路在2024年末较2023年减少24条,一些偏远地区的居民发现出行愈发不便,等车的时间越来越长,选择的线路却越来越少。

而保定的情况更严峻,多条线路直接停运,在湖南耒阳,公交公司虽未完全停运,但缩减班次的举措也让不少乘客感到不便,原本紧密的公交班次间隔变得稀疏,出行效率大打折扣。

客流量与亏损真相

公交客流量的下滑是一个持续且严峻的问题,自2015年起,城市公交客流量年均降幅约2.8%,疫情的冲击更是让公交客运量跌入谷底,尽管疫情后有所回升,去年日均载客量也仅160人次,与往日辉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亏损,成为笼罩在公交行业头上的巨大阴霾,且已成行业常态,运营成本与收入的严重失衡,让公交公司苦不堪言,据统计,每跑1公里,公交车成本高达5.7元,而票款收入却只有3.2元,每公里净亏损2.5元。

公交车每运行一趟,都在不断消耗着公司的资金,成都公交2024年营收11.23亿元,看似数额庞大,但在高额的运营成本面前,仍亏损1.08亿元。

在这样“跑一趟亏一趟”的模式下,公交公司的财务状况愈发紧张,持续经营压力巨大,不少公交公司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曾经备受青睐的公交司机职业,如今光环也已褪色,工资拖欠现象频发,让司机们陷入生活困境,辛苦工作,到头来却却不能按时拿到工资,不能养家糊口。

日均工作超10小时成为常态,长时间的驾驶不仅考验着司机的体力,更考验着他们的精神状态,在早晚高峰堵车时,司机们不仅要应对复杂的路况,还要承受乘客的抱怨,心理压力巨大。

而随着线路的停运,大量司机面临转岗或下岗的困境,曾经稳定的“铁饭碗”变得摇摇欲坠,只有少数幸运儿能转向定制公交、智能调度等新岗位,公交司机这一职业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多元出行“包围圈”

公交行业的衰退,并非偶然,更多是出行方式的多元化,私家车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超2.6亿辆,私家车“随时出发、自由停靠”的优势,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首选。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网约车手机下单即可上门接送的服务模式,尤其适合那些行李多、赶时间的乘客,甚至推出了拼车、特价单等优惠活动,使得价格更加亲民,进一步抢占了公交的市场份额。

电动车的出现,成功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成为人们买菜、接送孩子的首选短途工具,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电动车的身影,它们灵活小巧,能够在拥堵的道路中自由穿梭,停车也极为方便。

在这些多元化出行方式的“包围圈”中,公交在速度、便捷性等方面的劣势愈发明显,这些劣势使得公交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客流量持续下滑。

创新自救

在困境中,一些城市的公交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创新,尝试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来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其中“公交+快递”模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亮点,实现了“白天载客、夜间运货”的资源高效利用。

郑州公交与顺丰的合作堪称典范,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七横四纵”合作体系。郑州公交充分利用自身全域覆盖的线网体系、集约高效的调度能力和立体多元的场站资源,将300多辆夜班车改造为快递运输车。

通过“公交+快递”的创新模式,原本要第二天才能送达的快件,如今在两到两个半小时内就可以送达主城区,并在当日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不仅提高了快递的配送效率,也为公交企业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点。

南昌公交还推出了“文旅+公交”“商圈+公交”等多元融合的定制公交线路,去年7月推出的“滕王阁圈圈线”,以滕王阁景区为中心,串联起大士院、蛤蟆街、红色记忆展示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等多个景点和商业街区。

并与地铁1号线、3号线无缝接驳,游客刘宇表示,他在游玩时发现了“街区巴士”,没想到它路过自己想去的多个景点和商业街区,非常方便,这种定制化的公交线路,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也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

尽管当前公交行业深陷困境,但其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已初见曙光,未来,公交有望向智能化、定制化、多功能化方向深度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驾驶公交将逐渐从试点走向普及,智能调度系统也将更加精准高效,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定制公交将进一步细化市场,根据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线路和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选择,公交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将更加深入,除了现有的公交+快递、公交+物流模式,还可能衍生出更多创新业态,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财经   公交车   艰难   全国   公交   线路   快递   客流量   司机   客运量   模式   街区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