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不补阳,手脚会冰凉,立冬时节吃这5种食物,手脚暖和不怕冷!

每年立冬一到,朋友圈就开始集体“抱怨”了:

“早上被窝成了粘人精,起不来”;

“脚冷得像两块冰砖,袜子都不管用”;

“怎么手一伸出来,连猫都不想让我摸了。”

其实,这种怕冷、手脚冰凉的感觉,很多时候都和“阳气不足”有关。

中医里讲:“立冬养阳”,阳气就像身体里的火种,如果这火不旺,外面再暖也暖不彻底。

今天,咱们就聊聊:立冬该怎么补阳,吃啥才能让身体真正暖起来。

一、怕冷这件事

其实身体早就提醒你了

李叔,52岁,在北方生活。

年轻时身体壮得很,冬天穿件薄毛衣就能出门。可这几年,他发现自己不行了——天一冷,脚底发凉、膝盖酸,晚上睡觉得裹三层被子。

他媳妇笑他:“你以前冬天喝冰啤酒,现在喝热水都打哆嗦。”

后来去社区医院体检,医生说:身体没大问题,就是阳气虚、血液循环慢,典型的怕冷体质。

医生提醒他:“立冬之后,要记得养阳,光靠穿得多可不够。”

那养阳到底怎么补?其实,饮食是最自然的一种方式。

二、立冬养阳,要吃“五暖食”

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立冬吃得对,不光能暖当下,还能打好来年健康的底子。

下面这五种食物,就是立冬养阳的好帮手。

①羊肉

羊肉自古就是冬天的“御寒首选”。营养学也认为,羊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既能产热,又不会太腻。

但要注意:羊肉虽好,不宜天天吃。

一周吃两三次就够,容易上火的人(比如口干舌燥、长痘的),可以搭配萝卜或山药一起炖,既解腻又平衡。

②黑豆

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黑色入肾,肾主藏精、主阳气。立冬多吃黑豆,有助于增强肾气,让身体“火种”更旺。

黑豆中还富含维生素E和花青素,有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做成黑豆粥、黑豆牛奶、黑豆炖排骨,既营养又暖身。

③核桃

核桃是老少皆宜的温阳坚果。它含有丰富的优质脂肪酸和微量元素,能帮助身体储能御寒。

中医认为核桃“温肺润肠,补肾固精”,尤其适合腰膝酸软、手脚冰凉的人。

建议每天吃2~3颗就够,别贪多,否则容易上火。可以早上碗粥配两颗核桃仁,简单又养人。

④生姜

姜是厨房里最不起眼,却最有“阳气”的食材。

姜能温中散寒、促进血液循环,特别适合早上或饭前吃一点。比如姜丝炒蛋、姜枣红糖茶,或者炖肉时放几片,都能起到暖身的作用。

不过要注意,阴虚内热、喉咙痛的人不适合多吃姜。

⑤红枣

红枣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补气其实也是在助阳。红枣能改善气血不足,让手脚暖起来的速度更快。

最简单的吃法是:红枣+桂圆+枸杞煮水,每天一小杯,暖胃又安神。

三、除了吃,更要养

很多人冬天怕冷,不光是吃得不对,还有生活习惯没调好。

李叔后来就是这么做的:早上喝姜枣水,中午加点黑豆,晚上炖羊肉,一周下来,脚底居然暖和了。

媳妇打趣说:“看来你这火,又烧起来了。”

四、写在最后

立冬补阳,不在于补多少,而在于补得对。

羊肉补气暖身,黑豆补肾助阳,核桃养脑护腰,姜散寒驱湿,红枣补气养血。

它们不是药,但都是生活里能帮你稳住阳气的小帮手。

不过要提醒一句:

如果你长期畏寒怕冷、夜尿频繁、手脚冰冷到睡不着,这可能不仅仅是阳虚,也可能和甲状腺、血管或贫血有关。

身体出现异常,一定要先去医院检查,不要盲目自查、自补。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仅作参考,与内容无关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养生   立冬   手脚   暖和   时节   冰凉   食物   阳气   身体   羊肉   红枣   冬天   核桃   补气   早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