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开始装委屈,抱怨中方反应太过激,举的例子连美方都看不下去

中国与荷兰围绕安世半导体公司的斗争又有了新的进展。在中方限制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出口芯片,导致欧美大批汽车厂家面临停工之后,荷兰开始装委屈,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并且首次表示和中方接触,寻找解决方案。

但他们强调,限制安世半导体的技术外流是荷兰基于自身安全做出的“独立决策”,完全符合荷兰长期以来对敏感技术出口的管控政策,并不是专门针对中方,更不是在美国压力下“选边站”。因此他们抱怨中方反制“反应过度”,甚至有点“上纲上线”。

安世半导体中国厂区

对于这套说辞,荷兰官员还搬出历史数据来佐证自己的“一贯性”。他们指出,在过去五年里,荷兰共对来自非欧盟国家的78起技术投资进行了国家安全审查,其中12起被附加限制条件,涉及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和新加坡,并非只针对中国。比如,2021年,美国私募基金对荷兰另一家芯片企业ASM International的收购,也曾被要求签署“技术隔离协议”。所以荷兰人认为,这次对安世的处理,只是常规操作,不应被政治化。这例子估计美国看了都不能忍。

但是这完全是狡辩。首先,闻泰科技从2018年收购安世半导体33.66%股权,到2020年完成收购安世半导体剩余股权,实现100%控股,期间也通过了荷兰的严格审核。当时荷兰并未提出任何问题,为何在美国在今年6月书面提出必须撤换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CEO之后(有荷兰法院的文件作为证据),荷兰才紧急搞出了一系列极端操作?

荷兰法院

还说这不是在美国压力下“选边站”?这不是欲盖弥彰吗?其次,荷兰对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企业对荷兰企业的并购和投资案的处理方式,与对安世半导体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荷兰能够与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的和企业“坐下来好好谈”,但根本没有与中国谈判过,就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违反国际惯例的行动,这是善意的吗?

在遭到中国的反制之后,荷兰的调门才变了,从最初的“强硬表态”转向呼吁“沟通”。他们提议建立一个“技术投资透明度对话机制”,让中方能提前了解荷兰审查的标准和流程,减少误判。世界上有这样的好事吗?现在才想沟通,早干什么去了?说白了,他们就是想一边肆意对中方资产进行没收,一边不让自身利益遭中方反击。他们必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荷兰之所以做出这样不负责任的举动,是因为现在的荷兰并不是一个“正经”,只是一个看守。上届荷兰于2025年6月3日正式辞职,主要原因是执政联盟在移民和难民庇护政策上发生严重分歧,极右翼的自由党于2025年6月3日宣布退出执政联盟,直接导致解体。

实际上荷兰的执政联盟由自由党、自由民主人民党、新社会契约党和农民党组成,各党派在移民政策上都存在根本性分歧,无法达成共识。荷兰将在2025年10月29日举行议会选举,有可能选出新一届荷兰。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荷兰政治高度碎片化,预计选举后需要数月时间的联合组阁谈判。上届组阁谈判耗时8个月才完成,但仅维持了11个月便告解体。在新产生之前,看守将继续处理日常政务,但无法制定新政策,直到新组建完成。

(安世半导体事件上升到了荷兰总理的层面进行处理)

所以,现在的荷兰看守内阁完全是采用一种“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态度来处理政务。其对安世半导体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按照海外网民的说法,完全体现了欧洲海盗的劫掠传统。中国对此绝对不会容忍。

日前安世半导体中国区发布了正式公告,指出荷兰总部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安世半导体全球销售与市场部的中国籍副总裁职务保持不变,安世中国的业务运营一切正常。据路透社报道,安世中国已经恢复向中国境内的客户供货。

不论荷兰想要怎么和中国谈,中国企业拥有的资产都不能被剥夺。现在荷兰才觉得“闯了大祸”,我们要反问的是,西方国家包括荷兰的这样的小国,为什么觉得自己能够对非西方国家为所欲为,并且不会付出代价?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财经   荷兰   美方   中方   例子   委屈   中国   半导体   美国   新加坡   日本   自由党   技术   反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