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这玩意儿,可以说是现代科技的命根子,从手机到电脑,再到什么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啥都得靠它。台积电(TSMC)的前总裁发了个警告,说大陆企业要是真能把技术闭环搞定,那全球市场可能就得被他们“通杀”了。这话听着挺吓人,但也挺有道理,毕竟大陆这几年在半导体上确实憋着劲儿往上冲。
大陆的半导体产业这几十年真可以说是从零起步,硬生生干出来的。早些年,大陆基本就是个“进口大户”,芯片几乎全靠买,啥美国、日本、台湾的货都得用。2000年左右,意识到这东西太重要,不能老靠别人,大陆开始自己搞。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成立了中芯国际(SMIC),这公司现在是大陆半导体制造的头牌。
中芯国际2000年建起来后,发展挺快,从最开始的90纳米工艺,到现在能搞14纳米,甚至还摸到7纳米的边儿了。这进步不小,要知道,工艺越先进,芯片性能就越强,能耗还低。再加上像华为的麒麟芯片(海思设计)、紫东微电的存储芯片,这些年大陆在设计和制造上都攒了不少家底。
政府也下了血本。2015年搞了个“中国制造2025”计划,说到2025年得实现70%的芯片自给率。这目标挺高,但钱没少砸,各种补贴、税收优惠,还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俗称“大基金”),动不动就是上千亿的投入。结果就是,产业规模蹭蹭往上涨,2022年大陆半导体市场已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了,虽然高端芯片还是短板。
说白了,大陆这产业能起来,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除了“大基金”,还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比如上海、北京、深圳这些地方,都在建自己的半导体园区,吸引企业落户。人才方面也花了大心思,从海外挖了不少专家回来,甚至直接把整个团队“打包”带回国。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是有的,但离顶尖水平还有距离。
技术闭环这词听着挺玄乎,其实没那么复杂。简单说,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企业能自己把所有技术环节都搞定,不用求人。拿半导体来说,从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到测试、封装,全程都能在自己地盘上干完,那就是闭环了。
半导体这行,链条特别长。设计得靠EDA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制造得有光刻机、晶圆厂,材料得有高纯度硅片、化学品,封装测试还得有专门设备。大陆要是能把这些都攒齐了,不用看美国、欧洲、日本的脸色,那就是技术闭环。
这事儿得从现实说起。大陆每年进口芯片花好几千亿美元,比石油还贵,关键时候还老被卡脖子。像美国这几年搞的出口管制,把高端设备和软件都禁了,大陆企业想买都买不到。闭环要是成了,不光省钱,还能保证安全,经济上、军事上都不用怕被人掐住命脉。
大陆半导体这几年确实进步不小,但离闭环还有段路。咱分几块来看看。
设计这块,大陆已经挺强了。华为的海思能搞出麒麟9000这种旗舰芯片,性能跟高通、苹果有一拼。小公司也不少,像瑞芯微、兆易创新,做的芯片在消费电子里到处都是。不过,设计工具(EDA)还是个问题,主流软件基本被美国三巨头(Synopsys、Cadence、Mentor)垄断,大陆自己的EDA还差口气。
制造是重头戏,中芯国际是扛把子。现在能稳定量产14纳米,7纳米据说也试出来了,但用的还是老技术(DUV光刻),效率和良率比不上台积电、三星的EUV(极紫外光刻)。差距在哪儿?就是设备。大陆自己造不出高端光刻机,全靠荷兰的ASML,人家不卖你就没辙。
材料和设备更是个硬伤。芯片制造得用超纯硅片、光刻胶这些东西,大陆能产一部分,但高端的还是得进口。光刻机就更别提了,ASML的EUV机器全球独一份,大陆连个替代品都还没影子。其他设备,像蚀刻机、沉积机,也大多靠外国货。
总结一下,大陆现在是“半闭环”。设计和低端制造能自己搞定,但高端制造、设备、材料还得靠外援。尤其是美国这几年搞制裁,中芯国际被列入实体清单,拿不到新设备,发展速度一下就慢了。
要是大陆真把技术闭环搞定了,那全球半导体市场估计得抖三抖。
首先是价格。大陆有成本优势,劳动力便宜,政府还给补贴,芯片一旦量产,价格肯定比台积电、三星低。到时候全球客户可能都跑去大陆买货,台积电这些老大就得头疼了。市场份额一变,供应链也得跟着调整,很多人可能得重新找饭碗。
经济上,大陆芯片自给率高了,进口少花钱,GDP还能多赚点。更重要的是,芯片是高科技的核心,谁掌握了谁就牛。地缘上,大陆要是能自己造高端芯片,美国的制裁就没啥用了,国际谈判桌上腰杆子也硬。
当然,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闭环是搞成了,但能不能跟得上全球技术进步是个问题。台积电、三星已经在弄3纳米、2纳米了,大陆还得追好几年。市场也不是光看价格,质量、信任这些也很重要,大陆得证明自己不是“便宜没好货”。
大陆这么一搞,别人肯定坐不住。全球这盘棋,得看各方怎么下。
美国已经动手了,出口管制是第一招,卡住高端设备和软件不让大陆拿。还有个CHIPS法案,投了几百亿美金扶持自家芯片产业,英特尔这些公司都开始在美国建厂,想把供应链拉回去。
台积电没闲着,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了个新厂,准备伺候北美客户。三星也在扩产能,投了不少钱进研发,盯着2纳米工艺不放。这俩巨头技术领先,客户粘性也强,短期内大陆还撼不动。
还有国家间的联手。比如“四方联盟”(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说要搞半导体供应链合作,摆明是想围堵大陆。欧洲也在动心思,荷兰不松口卖EUV,日本也卡着材料不放。
企业这边,除了加码研发,还在分散风险。供应链不能全押一个地方,得多元化,像苹果、高通这些大厂,已经开始找印度、越南的代工厂,防着大陆一家独大。
台积电前总裁这句预警不是随便说的,大陆要是真把技术闭环搞定,全球半导体市场肯定得变天。现在看,大陆进步挺猛,但离闭环还有几个坎儿,高端制造、设备这些短板不是一天两天能补上的。搞成了,价格低、市场大,能打得别人满地找牙;搞不成,别人也不会让你舒服,制裁、竞争一个不少。
其他国家跟公司也不是吃素的,美国带头,台积电、三星跟进,大家都在憋着劲儿,不想让大陆轻易翻身。这场仗还长着呢,未来咋样,得看大陆能不能顶住压力,也得看全球这帮玩家怎么博弈。咱普通人就盯着瞧吧,这事儿不光是技术问题,后面还有经济、政治的大戏。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