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历史上为何要一直“西失东补”?这就得问伊凡雷帝干了什么了

1547年,17岁的伊凡四世亲政,并在克里姆林宫被加冕为俄罗斯第一位“沙皇”。从此,俄罗斯沙皇国取代了莫斯科大公国。


伊凡四世又被称为“伊凡雷帝”,皆因小时候经历了太多的腥风血雨。所以,他性格残暴多疑,但做起事情来又雷厉风行。


新皇上任三把火,伊凡雷帝一上台就进行改革,第一把火烧的就是大贵族。


政治上建立缙绅会议,并任用出身卑微的人出任官员;依靠中小贵族,限制大贵族权力,建立沙皇特辖制和特辖军,严厉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对于反对者要么处死要么流放;军事上建立射击军,实行“一长制”,规定拥有150俄亩人员必须出军士一名,有力地保证了兵源。


军事实力增强后,伊凡雷帝开始对外用兵,大肆扩张领土。毕竟这是老祖宗的传统,得发扬下去。

鞑靼杀手

伊凡雷帝的第一个目标是喀山汗国。喀山汗国是金帐汗国分裂后的鞑靼汗国,创立于1445年,民族复杂。伊凡雷帝的祖宗们为了控制喀山汗国扶植流亡的喀山后裔建立了卡西莫夫汗国,还与克里米亚汗国反复争斗了数十年之久,依旧难分胜负。喀山汗国左右逢源,时叛时服。


伊凡雷帝不耐烦了,决定一锤定音,结束喀山汗国的独立地位。遭遇第一次失败后,1552年,伊凡雷帝牛刀杀鸡,亲率15万大军攻陷了喀山城,屠杀男性居民,奴役妇女儿童,推倒清真寺,吞并了喀山汗国。


征服喀山汗国后,伊凡雷帝又去攻打另一个靼鞑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1554年,伊凡雷帝派3万大军到达阿斯特拉罕,扶植了一个叫德维尔希的成吉思汗后裔为纳贡臣。


德维尔希不久反叛沙俄,赶走了俄国驻官。1556年,伊凡雷帝的大军再次出现在阿斯特拉罕,将德维尔希赶走,吞并了阿斯特拉罕汗国。在这个过程中,伊凡雷帝还打击了克里米亚汗国,收服了大诺盖帐汗国一些部落。


灭掉了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之后,按理说下一个目标就是最让沙俄头疼的克里米亚汗国。可克里米亚汗国有奥斯曼帝国撑腰,不太好对付。1556-1559年,伊凡雷帝还是尝试了一把,结果果然失败了。

梦碎利沃尼亚

当时,沙俄与英国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尝到了甜头。但是贸易路线要经过北冰洋,非常危险。所以,伊凡雷帝想趁骑士团衰落之际夺取利沃尼亚,缩短与英国的贸易距离。


1558年,伊凡雷帝派兵攻占纳尔瓦和塔尔图,挑起了利沃尼亚战争。俄军所到之处引起了一片恐慌。


伊凡雷帝野心太大,想独吞利沃尼亚,引起了邻近各国的不满。1561年,瑞典、丹麦、波兰、立陶宛纷纷下手,都想分一杯羹。四国瓜分了利沃尼亚剩余部分,并联合起来准备把沙俄这个践踏者赶走。


这下完了,独吞计划破产了。


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战争,伊凡雷帝加快了“打土豪”的步伐。1565-1572年,他建立了沙皇特辖区,没收了12000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彻底摧毁了大领主贵族阶层。


伊凡雷帝的举措引发了负面效应,大土豪倒戈了。四国围攻之下,俄军统帅库布尔斯基亲王叛变,俄军在利沃尼亚战争中遭遇惨败。


1571-1572年,克里米亚汗国与奥斯曼帝国又趁其主力在外偷袭后方,火烧莫斯科,伊凡雷帝仓皇出逃。要不是俄军在之后的莫洛季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克里米亚联军,沙俄亡矣。


1575-1577年,稳定南方之后,伊凡雷帝再次用兵利沃尼亚,从瑞典和波兰手中夺取大片领土。然而,波兰国王兼名将巴托里率军大举攻入俄国腹地,将伊凡雷帝赶回了莫斯科;瑞典也发动反攻。


最终,1582-1583年,俄国被迫与波兰和瑞典签订协议,退还所征服的一切土地,放弃对利沃尼亚的领土要求。利沃尼亚战争,伊凡雷帝打了25年,耗尽了财力、物力、人力,最终却打了个寂寞。

西失东补

痛定思痛,伊凡雷帝意识到:柿子还得专挑软的捏,既然西方国家不好惹,那么到东方比划一下吧。


1579年,封建主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受伊凡雷帝之命,招募了一支以顿河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为首的150人小队,越过乌拉尔山,东征西伯利亚鞑靼汗国,目的是夺取毛皮产地并打开与东方贸易的通道。


哪里来的底气,150人就想征服一个国家?火器是骑兵的杀手,此一条足矣。


西伯利亚汗国也是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人数太少不说,依然使用鞑靼骑兵的游击战术。1582年,凭借先进火器,叶尔马克的哥萨克远征队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都西伯尔,并在此重建了一座城市图林斯克,为最终灭亡西伯利亚汗国奠定了基础。


从此,沙俄只要一在西方遭遇失败,就去东方找补回来。西失东补成为历代俄国沙皇的传统,而这项传统的开创者就是伊凡雷帝。


1584年,伊凡雷帝去世。临死前,他一权杖打死了自己的太子,留下了一个弱智的继承人,为之后的俄国内乱埋下伏笔。真不愧叫雷帝,这暴脾气也是醉了。


伊凡雷帝在位37年,是俄罗斯的真正开创者。他一生征战无数,先后灭掉了喀山汗国、阿斯拉罕汗国,重创了克里米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解除了蒙古-鞑靼人的威胁,称其为靼鞑杀手毫不为过。虽然伊凡雷帝在利沃尼亚战争中遭遇惨败,为自己的爆脾气付出了代价。但是他也为俄国找到了另一条在弱势条件下开疆拓土的新道路:西失东补。

(本图文由天启元贞独立创作完成,创作不易,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图片添加水印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历史   沙俄   克里米亚   喀山   俄国   西伯利亚   鞑靼   沙皇   波兰   瑞典   俄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