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想打压中国却不敢自己动手,另一边是想限制俄罗斯能源收入却又害怕惹上麻烦。最近,特朗普政府想出了一个他们自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据路透社爆料,近日,特朗普在和欧盟官员通电话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强硬的要求,敦促欧盟对中国征收100%的额外关税,同时对印度也采取相同行动。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举动最终针对的其实是俄罗斯。因为中国和印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俄罗斯能源买家。只要能切断俄能源流向这两国,就能有效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但问题是,为什么美国不自己先出手?答案其实很简单:特朗普政府没有勇气单独和中国打一场大规模的关税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仅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作为缓冲,还在新能源、制造业等领域掌握着关键供应链。之前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结果已经很明显,最终只会反过来伤害美国自己的企业和消费者,2018年那场关税战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所以哪怕特朗普想再来一次,也不敢独自承担激怒中国、拖累美国经济的风险,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欧盟身上。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在对印度问题上的“双标”,进一步反映出他们“不敢硬刚”的心态。目前美国虽然已经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印度征收了50%的关税,但却迟迟不敢进一步提高。就在呼吁欧盟对中印加税的同一天,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称赞印度,说“印度是美国的好朋友”,还说两国正在推进贸易谈判。这种一边施压、一边示好的矛盾操作,本质上是因为美国害怕同时得罪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所以才拉上欧盟来做“挡箭牌”。
而特朗普自以为聪明的“两全其美”,对欧盟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两难”。美方说得非常直接:“只要欧盟先对中印加税,美国就会跟进。”但欧盟自己很清楚,这根本就是个烫手山芋。首先,欧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非常紧密。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方贸易额突破了8000亿欧元。如果真的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欧盟的汽车、奢侈品、机械设备等行业可能会遭到沉重打击,本来就已经疲软的欧洲经济会更加困难。
其次,欧盟内部对于是否实施“二级制裁”也存在严重分歧。全部27个成员国必须一致同意才能推行这类政策,但很多中东欧国家仍然依赖俄罗斯能源的过境收入,根本不愿意得罪中国和印度。更重要的是,欧盟最近一直在努力深化和印度的贸易合作,双方刚刚签署了半导体合作协议。如果现在对印度加税,之前所有的外交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说到底,特朗普这个办法无非是想让欧盟替美国的地缘政治目标买单。只要欧盟先动手,美国就可以躲在后面观察形势:如果中印发起反击,欧盟会先承受冲击;如果效果不错,美国再跟进“收割成果”。这种“稳赚不赔”的算计,完全忽略了欧盟自己的利益。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特朗普政府第一次“不敢直接出手”了。之前在芯片管制、南海等问题上,美国也经常拉拢盟友向中国施压,但自己从来不愿率先升级对抗。因为他们明白,跟中国全面对抗的代价太大了。这一次鼓动欧盟对中印加税,依然是同一种套路:避开正面冲突,让盟友冲在前面。
不过特朗普的这个算盘,恐怕很难如愿。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会坚决反对,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印度也强调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而且正在和俄罗斯讨论用本币结算贸易,以避开美元系统。至于欧盟,面对内部的经济困难和分歧,也不太可能轻易跳进这个陷阱、替别人“火中取栗”。
所以,这场由特朗普主导的“关税施压闹剧”,最后很可能什么也办不成。指望拉着盟友当“垫背”来掩盖自己不敢动手的心态,既不符合大国博弈的基本逻辑,也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公平原则。特朗普设想的“两全其美”,最终结局也许是“两头不讨好”:既压不住中俄,又得罪了欧盟,反而让美国的国际信誉再次下滑。接下来,欧盟和美国会怎么谈?中国和印度又会如何反制?这些都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更新时间:2025-09-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