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凑一块儿,餐饮市场直接热了起来。
多平台都发了消费数据,不少餐厅排起长队,头部品牌也有大动作,但同时也冒出不少行业问题。
说实话,我整理这些信息的时候,既看到了餐饮行业的活力,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麻烦。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黄金周里餐饮圈的这些事儿,看看热闹背后藏着啥逻辑。
国庆那8天,各大平台的餐饮数据看得人眼花缭乱,先说说高德,它给线下餐厅引了不少人,算下来得有1亿多客流,餐饮订单比去年多了一半还多。
大众点评的“必吃榜”也很热闹,比上个月的流量差不多翻了快两倍,尤其是那些美食小城的榜单,流量涨得更猛,比上个月多了两倍还不止。
光看平台数据还不够,咱们再看看具体餐厅的情况,不管是网红店还是老字号,这回都卖得不错。
费大厨辣椒炒肉大家应该不陌生,国庆当天全国门店取号快8万桌,整个假期每天翻台都得7轮以上,想吃饭得等90多分钟。
老实讲,排快俩小时吃饭,我是没这耐心,但能有这么多人等,也说明人家味道确实抓得住食客。
还有胡大饭馆,单日最多取了4270个号,翻台率高得吓人,这生意火得有点超出我预期。
茶饮和老字号也没掉队,茉莉奶白全国多数门店销售额比上一周多了两倍,全国149个城市的门店营收都翻倍了。
核心商圈的店表现特别突出,青岛万象城、上海静安大悦城这些地方的店,都进了全国销售额前20。
更有意思的是景区和交通枢纽的店,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贵州黔东南镇远古城这些地方的门店,销售额多了3倍以上,有些景区店甚至涨了10倍。
本来想这出游的人多,景区吃饭贵点很常见,但没想到能火到这程度,看来大家出去玩的时候,对吃饭的需求确实没少。
北京华天集团旗下的老字号餐厅也挺给力,黄金周前七天营收比之前多了25%还不止。
说实话,现在年轻人爱追网红店,但老字号能稳住客流还增长,说明老味道还是有不少忠实粉丝的。
这边餐厅忙着接单,那边头部品牌也没闲着,都在搞新动作,蜜雪冰城花了差不多2.97亿,买了鲜啤福鹿家53%的股权,这事儿挺让人意外的。
鲜啤福鹿家是2021年成立的,主要卖现打鲜啤,500毫升大概6到10块钱,到今年8月底,在全国28个省有1200家左右的门店。
老实讲,蜜雪之前一直做奶茶,突然买个啤酒品牌,一开始我还纳闷,后来想想,人家可能是想多做些生意,不局限在茶饮里。
而且鲜啤福鹿家的定价跟蜜雪的风格挺像,都是平价路线,说不定能共享供应链和门店资源,这步棋走得算不算好,还得看后续运营,但至少能看出蜜雪想扩品类的心思。
奈雪的茶也有大动作,10月3号在纽约开了北美首店,地址在皇后区法拉盛王子街。
开业三天营业额差不多8.7万美金,换算成人民币得62万左右,还卖了近1.3万份产品,刷新了奈雪门店开业的纪录。
本来想新茶饮在国内竞争够激烈了,没想到还能往海外闯,而且首店就这么火,看来奈雪在产品和运营上是做了不少准备的。
现在不少新茶饮品牌都在出海,喜茶在海外有100多家店,霸王茶姬在东南亚的销售额也涨得不少。
不过出海也不是容易事儿,得适应当地的口味和消费习惯,比如喜茶在国外会搞限定产品,霸王茶姬会改产品名字,这些细节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在海外的口碑。
除了品牌端,上游企业也有好消息,9月30号,新天力科技通过了北交所的审议,准备上市。
这家公司是做热成型食品容器的,背后有蜜雪冰城、香飘飘、伊利这些大牌子,光蜜雪和香飘飘两家就给它贡献了差不多一半的收入。
今年上半年,新天力营收5.36亿,净利润4257万左右,比去年多了17%还不止。
说实话,之前没太关注过餐饮上游的企业,但看新天力这情况,头部餐饮品牌做得大,上游供应链企业也能跟着受益,这产业链的联动效应还挺明显的。
这边企业忙着扩张布局,那边行业里也出了些不省心的事儿,仿冒、乱涨价的情况都冒出来了,之前挺火的“仿冒餐饮”操盘手颜文伟,最近公开道歉了。
他实际控制的四川无名餐饮管理公司,还有关联公司,通过抢注、仿冒各地老店的商标,搞了十多个品牌、几十家门店,像“永乐饭店”“曹氏肥肠”“乐山鲜知味钵钵鸡”这些都被他们抄袭了。
说实话,这种“碰瓷”老店的做法挺不地道的,老店辛辛苦苦做品牌,结果被别人抢注商标蹭流量,不仅伤害老店的利益,也容易让消费者认错店。
现在颜文伟说认识到错误,愿意把抢注的商标给老店,但之前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伤害,能不能得到原谅还不好说。
而且这种仿冒行为不是个案,行业里要是不整治,只会越来越乱。
还有广东连州一家牛杂店,有网友发帖说吃饭结账时,发现价格比价目表上的高,提出质疑后,店家居然当场改价格。
后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查了,说这家店虽然公示了价目表,但没提前告诉消费者国庆期间涨价,改价行为违反了《价格法》,最后让店家退了消费者50块钱,还罚了3500块。
本来想国庆期间商家忙,偶尔出点小问题能理解,但这种不提前告知就涨价还改价的行为,明显是不诚信。
消费者出门吃饭,最在意的就是明码标价,要是商家都这么搞,谁还敢放心消费?监管部门及时处罚是应该的,也能给其他商家提个醒,别想着趁假期搞小动作。
不过也有正面例子,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之前挺火,现在成立了餐饮管理工作室,经营范围包括餐饮管理和食品销售。
说实话,网红靠着流量火起来后,能正经搞合规经营,比搞歪门邪道强多了,也给其他想靠流量做餐饮的人树了个好榜样。
这个黄金周,餐饮市场确实够热闹,数据好看、品牌忙布局,但也暴露了仿冒、乱涨价这些问题。
说实话,餐饮行业想长久发展,光靠假期的热度还不够,得在产品、服务和合规上多下功夫。
头部品牌搞扩张、出海,能带动行业创新和发展,但也要考虑清楚自身的优势和风险,别盲目跟风,对于行业乱象,监管部门得加大整治力度,保护消费者和正规商家的利益。
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多留意价格和品牌真伪,遇到问题及时维权,未来餐饮行业会怎么走,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从这个黄金周能看出,有活力也有挑战。
希望不管是商家还是监管部门,都能正视这些问题,一起把餐饮市场做得更规范、更健康,让大家不管是平时还是假期,都能放心吃、开心吃。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