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租赁条例》正式颁布,将于9月15日实施。这一法规为深圳超千万租房人群带来法治保障,直击“群租乱象”“押金难退”等痛点,推动租购同权落地生根。
深圳租赁市场迎来“及时雨”
“深圳1000万人租在城中村出租屋中,首次购房年龄接近38岁。”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租赁已经成为住房供需的重要组成,特别是一二线热点城市。对住房租赁,此前长期缺乏国家层面法规支撑。
《条例》严打群租乱象,明确厨房、阳台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单间租住人数与面积须达标 。同时,要求押金透明化管理,明确住房租赁合同须明示押金额度、返还条件,禁止无理由克扣。此外,强调双向权责对等,租户隐私权与房东房屋保障权同步强化 。
针对“二房东跑路”“甲醛房”等问题,《条例》明确资金监管硬约束,转租企业须设立专用账户管理租金,严控房源真实性,发布虚假房源将“给予警告,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长效机制构建方面,《条例》明确“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同时规定,“建立住房租赁企业、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将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根据信用状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短期阵痛与长期红利并存
李宇嘉预判,新规落地后,短期内条例落实下去后,部分房源可能退出市场,特别是一些租金较低的非住宅租赁房源,二房东筹集的房源,打隔断的房源等,另外房源合规化,会提升投入,可能导致部分区域租金上涨,低收入群体租赁选择减少。对此,要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还要加大规划、用地、融资、税费扶持,积极盘活存量房源,增加市场供应。
另外,对老百姓反映集中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比如“群租”“提灯定损”等乱象的处置有积极意义。李宇嘉认为,《条例》的发布,提振了市场的预期和信心。
李宇嘉表示,对各方权益的规范,会提高租赁稳定性,提升租房意愿,租赁现金流趋于稳定,从而激励经营主体投资住房租赁,包括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利于促进行业从增量向存量,从建设到运营的转型,对行业新模式构建,对REIT发行有积极意义,市场有了新的投资防线。
文丨记者 李晓旭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