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岁孤独症男童大理苍山走失,持续引发关注。据媒体此前报道,8月9日,一名8岁男童在大理市大理镇阳和茶厂附近走失,接报后,大理当地组织多方力量开展全力搜救。昨(13)日,不幸的消息传来,13日17时左右,男童在清碧溪上游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
8岁男童苍山走失,网友们牵挂多日的心,如今只剩下愤慨、伤痛,以及无尽的疑问。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走失男童来自北京,来大理参加夏令营是为了治疗孤独症,涉事夏令营设计户外课程,提倡针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自然干预。夏令营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活动期间仅有带队老师与营员同行,家长不参与陪同。事情发生后,该夏令营被质疑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带孤独症儿童外出研学路线又是否合规?
目前,关于夏令营组织方在此次事件中的具体责任,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界定,舆论场中的一些疑问也有待进一步厘清。比如,夏令营机构的资质遭到质疑,据澎湃新闻报道,该夏令营机构租赁当地民房经营,经营范围仅为家政服务;又比如,该夏令营前往的爬山位置疑似违规,当地人都表示不敢轻易上苍山,如果涉事夏令营将孩子们带到了未开发的危险区域,无疑是人为放大了风险;另据报道,出事当天是4名老师带着7名学生参加活动,但根据国际自闭症安全联盟的要求,在陌生环境探索等高风险场景中,自闭症儿童必须配备1:1专属监护人员,那么,该夏令营的师生配比又是否合理?安全保障是否悬空?
以上种种问题,无疑撕开了特教市场乱象的“遮羞布”,将特殊儿童夏令营以及相关康复、教育培训领域的乱象暴露在了公众视野之下。
据《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超过1000万,其中0至14岁儿童约有300万至500万人。随着社会对孤独症等特殊儿童群体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近年来各类针对这一群体的夏令营和康复机构也开始大量涌现,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行业乱象。
一方面是收费乱象,特教夏令营或者康复培训费用不低,有机构每月康复费用近万元,但高额的费用并不意味着达到满意效果;另一方面,则是正规机构太少,良莠不齐。据《中国市场监管报》报道,在孤独症康复领域,公办机构少,排队时间长,民办机构成为康复领域的主力军,但其中鱼龙混杂,难以辨别好坏。看到行业红利,一些卖保险的、卖鞋子的,各种非专业的人都来干,分一杯羹,这背后也折射出行业标准缺失、监管缺位。
此次事件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孤独症特教市场亟需规范,不能再拿孩子的安全来试错!制定科学、清晰的行业标准,引导行业规范,加强资质审核以及日常监管,无疑是重中之重。2024年底,民政部和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各地民政部门、残联组织要组织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积极参与关爱服务,满足困境孤独症儿童多层次康复服务需求。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引导和孵化规范化的机构,应是题中之义,必须重视起来。
来自星星的孩子需要社会更多的呵护,无论是康复训练还是教育服务,安全始终应是第一位的,也是行业红线。唯有明晰规范的制度保障以及强有力的行业监管,才能筑牢孩子成长的安全线,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上游新闻评论员 龙春晖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