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开放!快来这个场馆打卡吧

近日,记者了解到,乌拉特后旗博物馆焕新开放了。

乌拉特后旗博物馆的前身是1998年我国西部首家旗县级博物馆——乌拉特恐龙博物馆,历经岁月洗礼,于2013年换新址,又在2025年完成升级改造,以全新姿态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乌拉特后旗博物馆占地逾4000平方米,宛如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馆内现藏文物2019件/套,件件皆是历史的见证,其中52件/套珍贵文物(含二级文物7件/套,三级文物45件/套)更是国之瑰宝。

五大基本陈列厅,如五卷厚重的史册,以时间为经,以文明为纬,层层铺展。从远古地质的沧海桑田,到阴山岩画的文明曙光;从塞北草原的多元交融,到救亡图存的民族觉醒;再到红驼奔腾的时代新篇,完整勾勒出乌拉特后旗从古至今的壮丽画卷。

馆中的“镇馆之宝”,更是这画卷中最耀眼的明珠:

清代乌拉特蒙古族妇女头饰(二级文物):这不仅是一件饰品,更是一部用银链、珊瑚与松石书写的民族史诗。它工艺繁复,耗银甚巨,每一颗红珊瑚的点缀,每一片银饰的錾刻,都凝聚着乌拉特蒙古族的智慧与审美,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文化的图腾。

清包银錾刻十二生肖纹银木碗(二级文物):此碗将游牧民族的质朴与中原文化的精妙完美融合。温润的木质为胎,璀璨的白银为衣,十二生肖的灵动形象在錾刻下栩栩如生,是跨越地域与民族的艺术结晶。

铜龙纹契丹小字牌(二级文物):这是一块刻有契丹小字和龙纹的铜制字牌。契丹小字是辽代创造的独特文字体系,目前解读难度很大。它对于研究契丹族的语言文字、艺术审美和历史文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鎏金铜弩机(三级文物):它是战国时期军事科技的巅峰之作,结构精密,鎏金闪耀。它曾在古战场上叱咤风云,见证了金戈铁马的豪情岁月,是冷兵器时代智慧与力量的化身。

北魏印花灰陶罐(三级文物):朴素的灰陶之上,印花与波浪纹如流动的诗篇,诉说着北魏时期的社会风情与审美意趣。它虽不事张扬,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那个时代文化交融的生动注脚。

乌拉特后旗博物馆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巧妙地将亿万年的地质奇观、厚重的历史积淀与鲜活的民族风情熔于一炉。通过现代科技的赋能,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生动讲述着以“戈壁红驼”为象征的乌拉特故事,实现了文化、历史与科学、趣味的和谐共鸣。

参观时间

上午9:00-12:00

下午3:00-6:00

周末、法定节假日不休息

来源:乌拉特后旗博物馆、今日乌拉特后旗

编辑:贺诗宇

校对:王婷

初审:石政勇

审核:吕园

监审:王剑

终审:韦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旅游   场馆   乌拉特后旗   契丹   乌拉   文物   博物馆   蒙古族   小字   鎏金   文化   北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