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济各去世前一天,留下了两句话,一句说给特朗普,一句说给普京

2025年4月21日,罗马天主教第266任教皇方济各在梵蒂冈去世,享年88岁。就在他去世前一天,也就是4月20日,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两句话,一句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说的,关于善待移民;另一句是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说的,关于乌克兰的和平。这两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他多年来信念的延续,也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最后嘱托。

方济各是谁?从阿根廷小子到教皇

方济各,原名豪尔赫·马里奥·贝戈利奥,1936年12月17日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家是意大利移民,老爸在铁路公司干会计,老妈在家带孩子。他是老大,底下还有四个弟弟妹妹。小时候,他在工人阶级的社区长大,踢足球、帮家里干活,跟街坊邻居混得挺熟。这让他从小就接地气,了解普通人的苦乐。

年轻时,他没直接走上宗教路子。先学了化学技术员,在实验室干过一阵。后来,21岁那年,他在教堂告解时被神父感动,觉得人生得有点意义。1958年,他加入耶稣会,开始了神职培训。他跑去智利学人文,又回阿根廷学哲学和神学,1969年正式当上神父。

当神父后,他在耶稣会混得不错。1973年,他当上阿根廷耶稣会的头儿。那时候正赶上阿根廷的“肮脏战争”,军政府抓人、杀人,他偷偷帮过一些人逃命,比如把自己的证件借给别人用。后来有人说他没站出来反对军政府,他自己说尽力救人了,但这事儿一直有点争议。

1992年,他被提拔成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辅理主教,1998年升成大主教。他不爱住豪华主教府,自己租了个小公寓,坐公交上班,常去贫民窟跟穷人聊天。2001年,他被擢升为枢机,2013年本笃十六世退位后,他在教皇选举中胜出,成了第266任教皇,取名“方济各”,致敬那位爱穷人、爱和平的圣方济各·亚西西。

当上教皇后,他还是那个老样子。不住教皇宫殿,挑了个简单宾馆住,开辆普通菲亚特车,常跟信徒握手聊天。他第一次出访选了兰佩杜萨岛,那儿是非洲移民偷渡欧洲的地儿,他为死在海上的移民祈祷,喊话全世界别冷漠。他还写了《愿祢受赞颂》和《爱的喜乐》两部通谕,一个讲环保,一个讲家庭。他清理过梵蒂冈银行的黑账,推动过性侵案调查,但也因为支持移民和批资本主义得罪了不少保守派。

外交上,他挺能折腾。2014年,他帮美国和古巴和解,2019年跟伊斯兰教领袖签了和平文件。乌克兰打起来后,他一直盯着局势,说北约东扩惹毛了俄罗斯,还喊乌克兰“举白旗”谈和,结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太高兴。2025年初,他因为肺炎住院,身体不行了,但还是撑到最后。

跟特朗普的那些事儿:移民问题上的针锋相对

方济各跟特朗普的关系,从来就没好过。特朗普搞强硬移民政策,建墙、遣返非法移民,方济各却老早就把移民当回事儿。他觉得这些人不是威胁,是需要帮助的兄弟姐妹。2015年,他去兰佩杜萨岛时就说过,全球化不能把人当垃圾扔。他还常引用圣经,说耶稣一家当年也是难民,接纳外乡人是基督徒的本分。

2025年4月20日,方济各在梵蒂冈见了美国副总统J.D.万斯。这次会面是特朗普政府派人来沟通的,但谈得不咋地。万斯替特朗普辩护,说美国得管好边界,不然经济和社会都扛不住。方济各不买账,坚持说移民政策得有人味儿,不能光想着安全把人拒之门外。双方没谈拢,会后方济各发了声明,留下一句话:“善待移民及其他弱势和边缘化人群。”这句明显是说给特朗普听的,意思很明白——你那套遣返政策太冷血了,得改改。

特朗普这边呢,一直对移民问题硬得很。他上台后推的“零容忍”政策,把不少家庭拆散,小孩关笼子里,大人送回去。这事儿在国际上挨了不少骂,方济各也多次点名批评。2025年时,特朗普还在台上,移民问题还是老样子。方济各这句遗言,其实是他对特朗普这些年政策的一次总结性喊话,希望美国能多点人情味儿。

跟普京的交集:乌克兰和平的执念

再说普京这边。方济各对乌克兰冲突特别上心。2022年战争一打起来,他就说这事儿不简单,北约往东挤压俄罗斯,把人逼急了。他不是支持俄罗斯开战,而是觉得西方也有责任。他多次呼吁停火,还试着跟普京沟通,想推动和平。

2025年4月20日,跟万斯见面后,方济各在声明里又留下一句:“期望实现乌克兰‘公正持久的和平’。”这话是对普京说的,也是他这些年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总结。他想要的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他之前说过,乌克兰得有“举白旗”的勇气,这话惹了泽连斯基不高兴,但方济各还是那套逻辑——打下去没赢家,和谈才是出路。

普京对方济各一直有点尊重。战争初期,方济各喊停火时,普京没直接回应,但也没反驳。2025年方济各去世后,普京公开说:“教皇是个好人,为世界做了不少好事。”这话不光是客套,多少透着点认可。毕竟方济各没像有些西方领导人那样一边倒骂俄罗斯,而是试着理解冲突根源。

方济各2025年4月21日走了,享年88岁。第二天,梵蒂冈敲丧钟,全世界悼念。他的葬礼4月28日在圣彼得大教堂办,特朗普和普京都去了,坐前排,挺肃穆。

特朗普这边,4月25日在华盛顿开了个发布会,提到方济各的遗言。他说:“教皇是个伟大的人,他的呼吁让我们想想怎么在安全和人道间找平衡。”这话听着比他平时软和,还说会考虑“更人性化的措施”,但得合法。这算是个小转变吧,毕竟他之前对移民问题从不松口。国会里也开始讨论移民改革,有人觉得是方济各的话起了作用。

普京反应更快。4月23日,他下令俄军复活节期间停火30小时,还暂停攻击乌克兰基础设施30天,说是纪念方济各。这停火虽然短,但乌东的村子安静了会儿,居民能喘口气。普京说:“这是对一个尊重俄罗斯立场的人的敬意。”不过停火一结束,仗又打起来了,和平还是没影儿。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呢,4月24日在基辅开了记者会,说:“30小时停火不够,俄罗斯得撤军。”他态度挺硬,但私下跟顾问聊了聊,琢磨能不能借这机会谈点啥。看来他也没完全否定方济各的和平想法。

方济各一走,全球炸了锅。梵蒂冈忙着选新教皇,枢机团里有人想接着他的路走,有人想回头保守一把。天主教徒在网上刷屏悼念,X上有“#方济各的和平”标签,传他的演讲和故事。意大利街头好几千人游行,举着他的画像喊口号。

移民团体在欧洲议会外闹起来,要落实方济各的移民主张;环保组织也跳出来,拿《愿祢受赞颂》说事儿,催各国重视气候。联合国开了纪念会,秘书长说方济各是“人道主义的灯塔”。就连一些非天主教国家,像日本和印度,领导人也发了悼词。

这两句话的影响挺实在。特朗普那边开始松口,普京给了个短暂停火,全球舆论也在往人道和平的方向靠。这说明啥?方济各虽然走了,他的声音还没散。他不是光喊口号的人,他真干过事儿——帮美古和解、推宗教和平、管教会的烂摊子。他的遗言就像种子,种下去能不能发芽,看后人咋浇水了。

这两句话为啥重要?

先说移民那句。2025年,全球移民问题还是老大难。美国遣返、欧洲难民潮、中东战乱,哪儿都有人流离失所。方济各盯着特朗普说“善待移民”,不是要美国敞开大门,而是提醒大国别光顾自己,把人当数字轰走。他这些年跑贫民窟、见难民,早就看透了——这些人不是来抢饭碗的,是没辙才跑的。这句遗言戳中了全球化的痛点:发达国家咋平衡安全和责任?

再说和平那句。乌克兰打到2025年,已经三年多了,双方死伤惨重,停火遥遥无期。方济各喊“公正持久的和平”,不是让乌克兰投降,而是希望俄罗斯和西方都退一步,别老想着碾压对方。他看问题挺深,知道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焦虑脱不了干系。这话不光说给普京,也说给北约和乌克兰听——打下去谁都输,和平得靠谈。

这两句话加起来,就是方济各一生的缩影。他关心弱势的,移民是;他盼和平,乌克兰是。他没啥高深的理论,就是实打实想让人活得像人。这也是为啥他走了还有人听他的,因为他说的是真心话。

方济各这人挺有意思。从阿根廷街头小子到教皇,他没忘自己从哪儿来。他不装高大上,也不爱摆架子,就是想让世界少点冷漠,多点暖和。他的遗言听着简单,但背后是几十年的坚持。他跟特朗普和普京的交集,也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就是理念碰撞的结果。

特朗普和普京咋办呢?特朗普松口是好事,但能不能真改政策,还得看他咋掂量选票和舆论。普京停火是给面子,但30小时太短,难改大局。泽连斯基不服气也正常,谁家被打三年都咽不下这口气。方济各的话能走多远,关键看这些大佬咋接招。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两句话也有嚼头。移民的事儿离咱们不远,街上那些外地打工的,跟当年偷渡的移民没啥本质区别,都是为生活奔波。和平就更不用说了,谁不盼着世界消停点?这老头儿走了,留下的不光是遗言,还有个问号——咱们能为这世界干点啥?

方济各2025年4月21日走了,但他的两句话还在那儿响。一句给特朗普,提醒别忘了人味儿;一句给普京,盼着乌克兰别再流血。他这辈子没啥豪言壮语,就是踏踏实实干,走到最后还想着别人。这老头儿挺牛的,不是因为他当过教皇,而是因为他真懂人心。

你觉得呢?他的话能改变啥?移民会不会少受点苦?乌克兰能不能消停?咱评论区聊聊,看看这世界还能不能有点盼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梵蒂冈   乌克兰   耶稣   阿根廷   俄罗斯   教皇   遗言   美国   移民   和平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