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票都没拦住特朗普力的“大而美”法案。
马斯克对它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政治自杀”,甚至放言要成立“美国党”对抗两党政治。
特朗普扬言要“驱逐”马斯克,这场针锋相对的冲突撕裂了美国政坛。
美债市场还能撑多久?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厚达940页,涵盖了未来十年的财政蓝图,却在投票时几乎卡壳。
50票赞成,50票反对,平局的僵局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最终,副总统万斯投下决定性一票,法案通过。
现场真的是鸦雀无声因为这项法案的内容影响巨大,大幅减税、军费激增、削减社会福利、债务上限再抬高5万亿美元。
美国国会预算未来十年,联邦赤字将新增3.3万亿美元,利息支出每年增加1000亿美元以上,简直就是债多了不怕,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这场投票直接暴露了美国政坛的深深裂痕,三位参议员公开“倒戈”,直言法案是“预算炸弹”。
这场投票的结果不仅让美国国内炸开了锅,也让全球投资者捏了一把冷汗。
美债市场这个全球金融的“压舱石”,如今摇摇欲坠。而更让人揪心的是,美国似乎还想把全世界都拉下水。
“大而美”法案的野心远不止国内。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外交和贸易手段,逼迫盟友继续购买美债,维持美国债务机器的运转。
过去,美国国债因其稳定性和流动性,一直是全球外汇储备的“香饽饽”。
但如今,情况变了,近两年来,日本、欧洲,甚至中国都在悄悄减持美债。美国的债务信用评级多次被下调,国际资本对美债的信心正在动摇。
特朗普却不甘示弱,他在外交场合频频强调盟友对美债市场的“战略意义”,甚至通过贸易谈判和军事协防施压,试图让其他国家继续“接盘”。
他对日本的态度就格外强硬,扬言对日本商品征收高达30%到35%的关税,远超此前宣布的24%。
如果国际资金流入受阻,美国只能提高债券利率来吸引买家,但这会进一步推高联邦利息支出,形成恶性循环。
马斯克曾警告:“美债就像滚雪球,迟早会压垮整个金融系统。”他甚至直言,美国最大的风险不是债务本身,而是对债务的“麻木”。
这场危机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特朗普与马斯克的激烈交锋。两人原本是盟友,如今却彻底撕破脸,成了美国未来经济道路上的两大对立符号。
特朗普的逻辑简单粗暴:砸钱刺激经济,减税放水,经济增长自然会覆盖债务。
他的“大而美”法案就是这一思路的集大成者,给企业减税、增加军费、削减社会福利,试图用短期的繁荣换取政治资本。但这种“豪赌”让马斯克忍无可忍。
马斯克认为,美国的未来在于技术创新和财政纪律,而不是无休止的债务扩张。
他警告,“大而美”法案不仅会让新能源行业损失惨重,还可能导致数百万个工作岗位消失。
特斯拉的股价已经因此暴跌超5%,市值一夜蒸发近4000亿元人民币。更让马斯克愤怒的是,法案提议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这直接威胁到特斯拉的市场竞争力。
马斯克不仅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十条帖子,痛斥法案是“政治自杀”,还放出狠话。
如果法案通过,他将立刻成立“美国党”,打造一个强调财政纪律和产业公平的新政治力量。
他甚至置顶了一条帖子,威胁要让支持法案的议员在中期选举中“出局”,还配上了“匹诺曹”图片,暗讽他们是“骗子”。
特朗普也是不允许他人质疑他在社交媒体上嘲讽马斯克是“靠政府补贴发财的家伙”,甚至扬言要“驱逐”他,还要让政府效率部门调查特斯拉和SpaceX的补贴情况。
这种从政策分歧升级到人身攻击的冲突,让美国政坛的裂痕暴露无遗。
在这场风暴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成了另一个关键角色。特朗普对其的打压可没断过,甚至痛斥是鲍尔对市场反应迟缓。
但鲍威尔并不买账。在7月1日的欧洲央行论坛上,他冷静地表示,美国经济依然稳健,劳动力市场表现良好,美联储会根据数据谨慎行动。
他承认,关税政策可能会推高通胀,但也强调不确定性很大,美联储需要更多时间观察。
高盛的最新报告也为鲍威尔提供了“助攻”。
他们预测,美联储可能在9月开始降息,每次降息25个基点,理由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通胀的影响可能低于预期。
但高盛也警告,如果就业数据大幅恶化,美联储可能会被迫提前行动。
特朗普的施压显然不只是为了经济。他试图将美国经济的潜在风险甩锅给美联储,声称鲍威尔的“不作为”导致了利息成本的飙升。
“大而美”被认为是对美国整体架构的冲击。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算,法案将为最富有的1%美国人带来超过2%的收入增长,而最贫困家庭的收入却可能减少近4%。这意味着,法案不仅没有“劫富济贫”,反而在加剧贫富差距。
马里兰州民主党参议员奥尔索布鲁克斯直言不讳:“特朗普说要为工薪阶层而战,但这法案却是给亿万富翁再建一座豪宅!”
而与此同时,法案的减税政策却让高收入群体笑开了花。
这种政策导向让美国社会的裂痕进一步加深。普通民众的不满情绪正在发酵,而马斯克的“美国党”倡议似乎也抓住了这股民意。
他在社交媒体上呼吁,美国需要一个真正代表公平和效率的政治力量,而不是两党争斗的“假对立”。
“大而美”法案的通过,不仅是美国的内政问题,更是一场全球博弈的开端。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贸易和外交压力,让盟友继续购买美债,但这种策略的成功率正在下降。
从贸易战到通胀压力,再到地缘政治冲突,让各国对美债的信心日益动摇。
如果美债市场真的崩盘,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旦国际资本开始抛售美债,美国可能不得不大幅提高利率,这将进一步推高财政负担,甚至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美国的盟友被逼“接盘”,新兴市场国家可能面临资本外流,全球经济都可能被拖入泥潭。
正如马斯克所说,美国最大的风险不是债务本身,而是对债务的“麻木”
编辑:Q
信息来源:“光明网”——(美国会预算办公室:参议院版“大而美”法案将增加3.3万亿美元债务)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