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韶华:人生容易犯的错误,不是嫁错人、入错行,而是这3件事

文/张小暖


韶华这一路走来,用一句话形容再恰切不过了:


“一山放过一山拦,关关难过关关过。”


她的绊脚石,多半是身边的“小人”,而她的垫脚石,多半是身边的“贵人”。


所以,识人、用人、与人相处,太重要了。


选对了,是一种生活;信错了,便是另一种生活。


为了帮助我们规避生活中的绊脚石,曾国藩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三大错误:一是向糊涂人,说了明白话;二是和不靠谱的人,做正经的事;三是和无情的人,讲起了交情。

01

向糊涂人,说了明白话


韶华决定听取夏初的建议,带着女儿萱萱去法兰西生活。


她太坦荡了,对于此事丝毫不遮掩,大大方方地告诉了婆家和娘家。


结果,婆婆、小叔子和大嫂,皆动了歪心思。


婆婆怕她这颗摇钱树离开祁州后,自己晚年生活没人照顾,于是试图用“生是陈家的人,死是陈家的鬼”道德绑架她,可她却说:


“我不是陈家的,我也不是褚家的,我是我自己的,我有权力去追求我的生活,你们谁也拦不住。”


韶华口中的道理没错,可说话的对象却错了。


《了凡四训》中写道:


与人相处,切记“失言、失人。”


有的人,我们可以不去和他交谈,却交谈了,这叫失言;


有的人,我们可以和他交谈,却不去交谈,这叫失人。


韶华就属于前者,“失言”,用曾国藩先生的话说,就是和糊涂人说了明白话。


婆婆根本听不懂韶华的话,因为她的思想观念,完全的“裹小脚”。


她不仅听不懂,还会曲解韶华的意思,不仅指责韶华不守妇道,还心生邪念,为了一己私欲想要绑住韶华一辈子。


而婆婆的这份曲解,源于她的“愚蠢”。


朋霍费尔说:


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正直善良的,因为愚蠢的人,是非对错不分,视恶魔如父母,视良知如仇寇。愚蠢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救药的恶。


最终,婆婆的愚蠢、小叔子的奸佞、大嫂的贪婪,让韶华失去了唯一的女儿,自己也被奸害。


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可太过真诚却是致命的。


韶华就是太过坦荡和真诚了。


她选择“为自己活”的观念和想法,没有任何错,可在那个还有大量封建残余思想的年岁里,没有几个人能理解。


当大多数人还在沉睡中时,你的清醒,有时候会害了你。


不是说清醒有错,而是清醒的方式要合时宜,心里醒着就行了,没必要声张出来,有时候面对最亲的人,也没必要。


人这一生,只要能对自己保持诚实就够了。


试想,如果韶华当初秘密地跟夏初走,不跟任何人透露,或许就不会失去萱萱。


02

和不靠谱的人,做正经事


大哥一家从祁州辗转到了上海,探望韶华。


确切讲,是大哥想探望韶华,看看她如今过得怎样,而大嫂,别有目的,她异想天开地想要霸占韶华的财产。


看着大嫂那副贪得无厌的嘴脸,韶华实在不愿多留大哥一家。


可当大哥说起这些年对她的牵挂时,她到底心软,最终,还是留下了大哥一家。


她安排大嫂在库房工作,大哥在柜上工作,两人的工资都不低,足以在上海养家糊口。


可大嫂贪心的毛病,半分未减,为了拿到更多的钱,她在仓库的账目上动手脚,短短一个月,仓库亏损了100多大洋。


韶华得知后,气得咬牙切齿,最终,自掏腰包,补上了这个窟窿。


大哥为此很自责,他知道,这么多年来,韶华没少帮他们一家子,可到头来,韶华连嫂子的一句“谢谢”都没得到,如今还被嫂子背后挖坑。


卡耐基说:


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记和不会感谢是人的天性。

大嫂不但不懂感恩,还贪得无厌,心术不正。


韶华明知道嫂子是这样不靠谱,不值得信任的人,还安排她在药铺工作,就是念及情分。


所以,仓库亏损这个结果,也是韶华为她的“心软”,必买的单。


这种“让不靠谱的人,做正经事,却被卖”的亏,韶华吃了可不止一次。


当初在祁州老家,无论是婆家还是娘家,都想在华顺药铺分一杯羹。


韶华一直死守防线,一个也不用。


可最后,架不住婆婆把大顺搬出来打感情牌,韶华妥协了,将婆婆娘家的侄子“宋表兄”安排在了药铺做伙计。


宋表兄不但没有感谢韶华,反而和二顺沆瀣一气,联手陷害韶华。


最后,韶华被奸害、萱萱被杀,若要深究,宋表兄难辞其咎。


巴菲特说:


永远不要和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共事。


因为,他们通常在大是大非面前,只遵从好恶和利益,没有良知和是非,就如同,白天和黑夜,对于瞎子而言是一样的,一个道理。


03

和无情的人,断不了交情


大哥得知大嫂在仓库的账目上做手脚后,没脸继续在闻氏大药房工作。


他向韶华辞行,准备带着妻儿回祁州老家。


在韶华眼里,是大嫂一直连累着大哥,她替大哥感到不值,她觉得大哥应该和现在的生活做一个断舍离。


可大哥却说:怎么断?断不了,她是我的妻子,这么多年,我没让她过上好日子,是我的错,是我没本事。


大哥这种心态,也是大嫂之所以越发贪得无厌的原因之一。


大嫂每次坑韶华,大哥从来都只会不痛不痒的责怪几句,然后再跑去跟韶华道个歉,就这样长此以往地和稀泥,吃亏的永远是韶华。


但丁说:


在不公正的情况下,选择保持中立,其实已经站在了邪恶的一方。


大嫂最终之所以敢置韶华于死地,也是大哥助纣为虐的结果。


虽然大哥觉得,大嫂变成这样,都怪他没本事,挣不到钱。


但韶华不这么认为,她不认为大哥的无能,是大嫂堂而皇之作恶的理由,她更不认为大哥的无能,就是一种错。


所以,她打心里同情大哥,她越是同情大哥,想帮大哥,就意味着,她的生活必然会和大嫂牵连着。


牵连的越多,大嫂就越了解韶华的生活,而韶华就会越危险。


大嫂从一开始算计韶华,想将她嫁给六十岁老头,再到给她的茶水里下药偷钱,最终,一心想要害死她,换点钱财。


她每一次的算计都差点得逞,皆源于对韶华的了解。


敌人变成朋友,就比朋友更可靠;朋友变成敌人,就比敌人更危险。有时候熟人比陌生人还可怕。


韶华和大嫂这种无情的人,纠缠不休,很大程度上源于她的“心软”,始终念及着一家人的情分。


可到头来,她的善良和心软,差点毁了自己。


还是毛姆说得有道理:


心软和不好意思,只会杀死自己。理性的薄情和无情才是生存利器。


面对像大嫂这类无情的亲人,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想,自己这一路走来的不易,多想想,自己拥有的一切,付出的心血。而不是处处替对方考虑。


除非,对方也能像你为自己考虑一样,替你考虑。



写在最后


前不久,看了一期《豫见她们》,张春在节目里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离开烂人,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美好,赚钱也很容易。”


其实想想,很有道理。


烂人只会拉低你的生活,影响你的能量。


就拿韶华来说,如果没有糊涂且愚蠢的婆婆、没有贪婪且恶毒的嫂子、没有懦弱且和稀泥的哥哥,韶华的生活不会有那么多的劫难。


人活着,不是说非得吃苦才能成长。


人生中,有些苦,可以不吃,比如,身边那些烂人带给你的苦。


感恩阅读,感谢相遇!


——END——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美文   错误   人生   韶华   大嫂   大哥   婆婆   心软   愚蠢   嫂子   表兄   药铺   贪得无厌   无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