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事儿说起来真让人摇头叹气,科技圈里总有那么些人,手握好牌却偏要走歪路。张琨这个人,履历听着就牛,北京大学本科毕业,中科院硕士,还在美国拿了两个硕士学位,早年在高通干了五年射频工程师,积累了不少无线通信的实战经验。2011年他跳槽到华为海思,一步步爬到21级技术专家的位置,年薪600万不说,加上股票分红,一年收入轻松破千万。在华为这种大厂,这待遇已经够很多人眼红了,可他偏偏没知足。
话说2019年那会儿,美国对华为下手重,出口管制直接卡住芯片供应,台积电代工停了,设计工具和零部件也买不到。华为海思成了救火队,几千人没日没夜加班,硬着头皮搞自主研发。张琨正好负责Wi-Fi 6芯片项目,这东西是华为砸了9亿多资金,折腾三年才整出来的。在高密度网络里,传输速度比老一代快几倍,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到处都能用,市场潜力至少几十亿。他作为带头人,啥核心玩意儿都接触到,电路设计、信号算法、测试数据,全在他手里过。

可这家伙2021年2月从华为离职时,竞业协议还没到期呢,就急着在南京注册了尊湃通讯科技公司,专攻无线芯片。芯片这行从零起步,得烧多少钱,得熬多少年,他显然等不起。离职没多久,他就联系老同事刘某,开出薪水翻倍加股权的条件,刘某一口答应。俩人接着拉周某甲、周某乙、顾某、高某、王某等13个海思骨干,总共14人。这些人里头,有的管硬件布局,有的搞软件优化,全是项目里的关键角色。原本在华为稳稳的职位,就这么被高薪挖走。
尊湃刚起步,2021年5月就拿到近1亿天使轮融资,高榕资本领投,恩然创投和江北佳康科技跟投。这笔钱来得及时,用来租办公室、买设备、扩招人手。张琨拿这事儿当招牌,四处吹公司前景,吸引更多海思旧部跳槽。团队凑齐后,他们没老老实实从头研发,而是直接用从华为带出来的资料加速。那些人离职前,通过手机拍照设计图、截屏代码、手抄参数、智能手表传文件等方式,把华为的机密弄到手。半年工夫,尊湃就推出一款Wi-Fi 6芯片,张琨到处宣传性能比市场货高30%,这下小米集团、湖杉资本、天际资本、嘉御资本等又砸了数亿Pre-A轮,公司估值直奔15亿。

华为海思那边听到风声,觉得不对劲。新公司咋这么神速就出高端产品?他们买来尊湃的芯片拆开研究,发现40多个技术点跟自家重合度超90%,连文件夹名字都差不多。这哪儿是巧合,分明是抄袭。加上那些员工跳槽记录,华为立马报案。警方2021年底介入,查到境外服务器上的文件,跟华为研发文档几乎一模一样。张琨还想辩解,说这是他个人经验,高通那几年攒的,但证据铁板钉钉。调查中还挖出他有美国公民身份,入职华为时瞒着没报,这事儿让案子更复杂。案值算下来3.17亿,牵扯重大经济损失。
警方动作快,2023年12月在公安部协调下,联合江苏警方收网,抓了张琨等14人,扣了7台存侵权技术的服务器。司法鉴定确认,尊湃芯片跟华为秘密高度相似,侵权成立。2024年4月10日,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起诉这14人。案件拖了几年,2025年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张琨判6年徒刑,罚300万,5年内禁入芯片行业。其余13人判2到5年不等,有的缓刑,总罚金1350万。公司9965万资金冻结,所有窃取资料销毁,尊湃彻底关门大吉。

这案子不光是华为的损失,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得警醒。高科技企业花大价钱搞研发,结果被内鬼一锅端,换谁都咽不下这口气。张琨他们这帮人,拿着高薪却干出这种事儿,说白了就是底线没了。企业得从招聘开始把关,查清背景,签好保密协议,用数据加密、访问日志这些手段堵漏洞。行业里类似事儿不少,以前就有员工离职带机密,搞得公司血本无归。现在法院判得重,也是在给信号,侵犯商业秘密不是闹着玩,能毁掉一家企业。
想想看,华为在制裁下咬牙坚持自主,张琨本该是骨干,却反过来挖墙脚。这不只钱的事儿,更是信任崩盘。资本也得长眼,那些风投看中团队背景,砸钱快,结果踩雷。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这案子创下判刑人数和罚款纪录,估计会让更多人三思。科技发展靠真本事,偷鸡摸狗终究纸包不住火。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