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币圈爆大雷了。一个在贵州创办、打着 “DGCX 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 旗号的 “DGCX鑫慷嘉” 资金盘崩盘,涉及金额近 130 亿元,波及约 200 万投资者。
7 月 7 日,湖南桃江县公安局发布提示,“DGCX鑫慷嘉” 以涉嫌集资诈骗罪被立案侦查。令人咋舌的是,在投资者们陷入困境时,骗局创始人黄鑫进竟在群里公然嘲讽道:“我已经在国外了。因为你们的财富与智商不相匹配,我拿走了不符合你们智商的财富。”
这番言论,无疑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也将这场金融骗局的恶劣性暴露无遗。
“鑫慷嘉” 宣称自己是 DGCX 中国分站,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中东进行黄金、石油及外汇的期货交易,最高回报达到0.2%日息。
然而,DGCX 从未承认过该平台,且多次发布警示,声明未在中国设立任何合作伙伴关系或关联机构,任何自称与 DGCX 有关联的实体或个人均未获官方授权。
从模式上看,“鑫慷嘉” 采用的是传统的 “拉人头” 模式,设立兵团式九级架构制度,从上到下设置不同层级,不同级别晋升需达到不同直推数量,并给予相应奖励。
这种金字塔式结构,本质上就是靠不断吸纳新投资者的资金来维持运作,是典型的骗局特征。
与一般资金盘不同,“鑫慷嘉” 通过 USDT 参与项目和进行资金结算,这一设计堪称整个骗局的 “精妙” 之处。
USDT 作为全球最大稳定币,与美元挂钩,给资金盘披上了国际化的 “外衣”。对投资者而言,似乎参与的是国际高端投资项目。
更关键的是,USDT 可以绕过监管。投资者需先将人民币兑换成 USDT,再转入平台指定加密钱包地址,平台发放利息和返还本金也都以 USDT 结算。
在 “鑫慷嘉” 崩盘前 48 小时,操盘方借助 “混币器” 将 USDT 迅速转移至海外。混币器作为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应用,能将各种币混合,切断对加密货币历史流水的追踪,让操盘手轻松绕过国内金融系统对跨境大额资金转移的监控,带着别人的巨额财富逃之夭夭。
近 200 万投资者,真的全是傻傻被骗吗?实则不然。据北京商报报道,“鑫慷嘉” 停摆后,围绕这类事件的讨论中,夹杂着大量关于如何玩转资金盘的内容。
不少用户炫耀自己明知 “鑫慷嘉” 是资金盘,却因较早入场且及时撤离,获得了高额收益。甚至在相关事件评论区,还有人发布新的资金盘信息,拉人参与。
事实上,自 2024 年 10 月以来,四川、广东、江西、湖南等多地监管部门就对 “鑫慷嘉” 进行风险提示,均指出其有风险。
铺天盖地的警示,200 万投资者不可能全都没看到。只能说,很多人明知是击鼓传花的危险游戏,却自认为不会接到最后一棒,妄图从中捞一笔就走,最终陷入贪婪的陷阱。
从金融属性来看,稳定币本是加密货币的特殊分支,设计初衷是作为区块链生态中的支付工具,用于对冲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本身缺乏升值空间,并非投资获利工具。
但不法分子却将其包装成 “低风险、高回报” 的理财产品,利用公众对区块链、数字货币的认知盲区,制造信息壁垒误导投资者。
根据我国现行监管规则,任何未经批准的代币发行融资、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均属非法金融活动。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此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常借助境外服务器搭建平台、用虚拟货币转移资金等手段逃避监管,投资者一旦入局,往往维权艰难,血本无归。
在面对各种看似诱人的投资项目时,公众务必强化认知,明确稳定币的支付工具属性,警惕被偷换概念。
坚守常识,牢记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对 “保本保息”“稳赚不赔” 等话术保持高度怀疑;认准资质,选择合法持牌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理财,坚决远离虚拟货币炒作、非法代币发行及未经批准的 “数字资产” 投资项目。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资金盘骗局的受害者,守住自己的财富。
#财经#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