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日常生活里,喝酒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有的人饭桌上没酒就觉得没滋味,还有人把喝酒当作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甚至不少人到了中年后每天都要小酌几杯。
然而医学研究反复指出,长期保持这种习惯,到七十岁以后,身体会逐渐表现出一系列问题。这些变化不只是体检单上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生活质量的困扰。
有些人早早就出现肝功能下降,有些人则在心血管方面埋下了隐患,更有些人因为酒精而出现了认知障碍。这些情况并不是少数个案,而是大量研究已经证明的现实。
首先,最直接受到影响的器官就是肝脏。肝脏是身体里主要代谢酒精的器官,每天都要承受酒精带来的负担。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损伤,进而引发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超过4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与长期饮酒密切相关。
有研究指出,饮酒超过20年的人,到了老年阶段出现肝脏病变的风险比不饮酒者高出3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即使只是每天少量饮酒,累计到几十年,也会让肝脏处于长期应激状态,导致代谢功能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明明没觉得自己喝得多,却查出了肝脏问题。肝脏损伤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黄疸、腹水这些情况出现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不可逆的阶段。
然后,心血管系统也是长期饮酒的受害者。酒精会影响血压,增加心律失常的几率,还会导致血管硬化。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每天饮酒超过30克酒精的人群,患高血压的概率比不饮酒者高出约60%。
在一项对近十万名中老年人的追踪调查中发现,每天饮酒的人在进入七十岁以后,发生中风的风险比少饮或不饮者高出接近两倍。
这些数据说明,酒精对血管的损害不是短时间就能显现出来的,而是随着年龄逐渐积累。很多人到了晚年突然出现心梗或脑梗,其实背后和长期饮酒分不开。
虽然有时候大家会听到“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但这个观点在医学界已经被反复质疑。对某些人来说,哪怕只是每天一小杯,也可能成为血管硬化的助推剂。
再者,神经系统也会受到酒精的严重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本身就会逐渐萎缩,如果再叠加长期的酒精损害,就更容易出现认知障碍甚至痴呆。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长期每天饮酒的人,七十岁以后发生痴呆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1.7倍。
有研究者发现,酒精会破坏大脑的白质结构,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这也是为什么不少老人虽然看上去身体还算硬朗,但思维和记忆能力下降得很快。
很多家庭成员往往只关注老人身体的疾病,却忽视了认知功能的退化,而一旦进入痴呆阶段,对整个家庭的冲击会比身体疾病更大。在笔者看来,这正是酒精危害最被低估的一面。
与此同时,长期饮酒还会对骨骼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酒精会干扰钙的吸收,降低骨密度,增加骨折风险。一些调查显示,长期饮酒的老年人骨折风险比不饮酒者高出30%到40%。
七十岁以后,本身就是骨质疏松的高发年龄段,如果再加上饮酒带来的影响,就更容易摔倒骨折。很多人以为喝酒只是伤肝,却没想到连骨头都可能被悄悄削弱。
对于老人来说,一次骨折就可能导致卧床,甚至增加死亡风险,所以饮酒和骨骼健康的关系绝不能轻视。
此外,酒精对免疫力的削弱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隐患。长期饮酒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削弱身体抵抗感染的能力。尤其是到了七十岁以后,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就逐渐减弱,如果再受到酒精影响,就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一项对老年人群的研究表明,长期饮酒者的感染率比不饮酒者高出近一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一旦生病恢复得特别慢。免疫系统就像一张防护网,而酒精会不断在这张网上撕开小口子,让细菌和病毒更容易钻进来。
当然,也有人会说,身边不少人喝了一辈子酒,照样活到七八十岁,甚至看起来还挺健康。其实,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酒精无害,而是个体差异在起作用。
人的基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都会影响酒精对身体的作用。有的人代谢能力强,短期内看不出明显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大多数人都能幸运地避开酒精的危害。
换句话说,酒精带来的健康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每个人的耐受程度不同。
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恰恰说明了饮酒与多种疾病风险之间的强烈关联,而这些结论并不是个别案例能否定的。
在笔者看来,真正的问题在于很多人低估了酒精的累积效应。年轻时喝酒,身体还能靠代偿机制撑住,但等到年纪大了,器官功能下降,所有的损害就会集中爆发。
七十岁正是这种累积效应最容易显现的阶段。肝脏损伤、血管硬化、大脑退化、骨质疏松、免疫下降,这些变化往往同时出现,让人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甚至有不少老人明明身体条件不错,但因为每天喝酒,到晚年被各种并发症困扰,失去了原本可以享受的安稳生活。
因此,如果真要说饮酒和健康的关系,那就是越早减少越好。对于已经养成每天饮酒习惯的人来说,最好逐步减少,直到完全戒掉。
虽然听起来很难,但医学研究已经表明,停止饮酒后,肝脏功能可以在几个月内有所改善,血压和血脂也能逐渐下降。
即便是到了老年阶段,戒酒依然能带来好处,这一点已经在多个长期随访研究中得到证实。换句话说,任何时候开始减少酒精摄入都不算晚。
毕竟,身体恢复的能力超乎想象,只要愿意改变,就能看到效果。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健康情况都不一样,如果长期有饮酒习惯,最好还是去正规的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尤其是肝功能、心血管和骨密度检查。医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给出更具体的建议,而不是依赖所谓的“喝点小酒没关系”的说法。
你说,到了七十岁,如果能少一点疾病困扰,多一点安稳生活,这不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吗?酒桌上的热闹是短暂的,但身体的健康是余生的保障。总而言之,少喝、甚至不喝,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喝酒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陈玉新,赵讯月,朱雪珍.吸烟喝酒对心身健康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