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年纪大了之后,对睡觉这件事都不太重视。要么是熬夜打麻将刷手机、要么就是睡觉不规律,今天三点睡明天七点醒。
但其实不少人不知道,睡眠这事儿和肝脏健康关系特别紧密。
特别是上了岁数的人,肝功能已经不像年轻时候那么强,如果还不注意睡眠,很多慢性肝问题可能会更早暴露,甚至让本来还稳定的脂肪肝、肝炎等情况突然加重。
首先得搞明白,肝脏是干啥的,它可不是光负责排毒。
它其实在人体代谢、消化、免疫、储存、解毒等等环节里都有重要角色。
尤其是在晚上,肝脏的工作进入“清洗模式”。
如果这个时候人还不睡,或者半夜三点才睡,就等于打乱了整个生物钟。
这种情况下,肝脏的排毒和修复会受影响,长期下去可能引发肝酶升高、转氨酶不正常,甚至肝功能受损。
那么为啥说和年龄有关?因为人一过55岁以后,身体各项器官的修复能力本身就在下降。
如果还不规律睡觉,肝脏无法得到足够时间修复,那些沉积的毒素、代谢废物就会越积越多。
再加上部分老人可能还在吃药、喝酒或者饮食油腻,肝脏负担更重。
殊不知,每天多坚持规律睡觉一点点,肝脏恢复速度就会快一点,这对控制肝炎、脂肪肝、甚至肝硬化都有正面帮助。
有医生说得特别直接:肝病患者,晚上11点前还不睡,那就是在“熬”肝脏。
这个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背后的逻辑是真实的。
有研究指出,长期晚于12点入睡的人群中,ALT和AST这些肝酶的升高比例比正常作息的人高了30%以上。
尤其是那些已经确诊肝病的人,如果还不调整睡眠,很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甚至诱发其他并发症。
再说一个现实问题。
很多老年人睡不着,不是故意熬夜,而是年纪大了自然睡眠变浅,一到夜里就翻来覆去。
可是越这样越要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不要在床上“硬耗”。
意思就是如果晚上超过30分钟还睡不着,干脆起来走一走,喝口热水,放点舒缓的音乐,再重新回床上。
千万别在床上一直看时间、一直翻身,这样只会让身体更紧张,睡眠质量更差。
与此同时,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早上起得太早也不一定好。
有些老人五点钟天还没亮就醒了,醒了又没事干,就干坐着等吃饭。
这种“被动清醒”其实也是一种睡眠障碍。
肝脏修复在凌晨1点到3点这段时间最活跃,如果这段时间总是被打断,肝功能修复的过程就会不完整。
久而久之,体检报告里的各项肝功能数据肯定会出问题。
除了时间点的问题,还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就是睡眠环境。
有些老年人舍不得开空调、舍不得换床垫、舍不得装窗帘,结果一到夏天热得翻来覆去,一到冬天又冷得盖几层被子。
这种环境下根本不可能有好的睡眠质量。
殊不知,哪怕只是一晚没睡好,肝脏解毒就可能减弱。
因为睡眠时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只有这个状态下,肝脏的血流量才会增加,修复才更有效率。
说到底,其实很多肝病患者不是治不好,而是平常生活里各种“小细节”没管住。
而睡眠这件事,看起来是个生活习惯,实则对肝脏的影响一点都不小。
尤其是有慢性肝病病史的人群,比如脂肪肝、乙肝、肝囊肿、肝硬化,睡眠节律不稳定,很容易引发病情波动。
甚至还有临床案例显示,一些肝癌患者在确诊前的半年里都有明显的睡眠紊乱历史,虽然这不能说就是直接原因,但至少是一个高风险信号。
另外得强调一点,不只是睡得晚有问题,睡太多也不等于养肝。
有些老人认为反正退休了,就该“多补觉”,白天也睡、下午也睡,晚上又睡得沉。
这其实也不太合适。
因为过度睡眠会扰乱褪黑素分泌,影响内分泌节律,结果肝脏依旧得不到正确的“休息时间”。
真正养肝的睡眠,是每天固定时间点睡觉,固定时间点醒来,而且白天尽量不超过30分钟的打盹时间。
总而言之,年纪大了之后,肝脏不像年轻时候那么“皮实”了,稍微一点不注意可能就出状况。
特别是在睡眠这件事上,不要再想着“将就一下”,而是要尽量保持规律、安静、适当。
如果实在是失眠严重,应该及时看医生,不要靠吃安眠药自己处理。
医生会根据肝功能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用药,自己乱吃只会更麻烦。
在笔者看来,真正健康的晚年生活不是靠“吃补品”堆出来的,也不是靠天天体检就能保平安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好习惯慢慢积累的。
而睡觉这件事,是最不起眼、却也最重要的一个好习惯。
如果一个人年纪大了还能每晚睡得踏实,那基本可以说他的整体身体状况不会太差。
所以你说,肝病和睡觉有没有关系?
当然有,关系可大了。
别再觉得那只是年轻人才需要熬夜不熬夜的事,老年人照样要管好自己的睡觉时间,尤其是已经有肝病基础的,更是别大意。
养肝,没啥神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踏踏实实地睡个好觉,从今晚开始早点睡,比吃啥都强。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