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山科技爆火!AI订单落地+政策撑腰,该不该冲?

最近A股市场里,岩山科技算是赚足了眼球。一会儿传出自家AI技术拿下国际合作订单,一会儿赶上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东风,股价虽说没出现大幅飙升,但关注度直接拉满。打开炒股软件,满屏都是“赶紧入手”“错过可惜”的声音,就连平时不怎么关注科技股的大爷大妈,都在打听这公司到底行不行。

但越是热闹的地方,越得冷静。这公司到底靠什么突然冒头?3亿多的国际合作订单是实际合作还是宣传造势?政策红利能不能真正转化为业绩增长?现在入手是合理布局还是盲目跟风?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不玩专业术语,纯大白话分析,帮你搞懂岩山科技到底值不值得关注。

一、订单“水分”还是真突破?3亿大单藏着三个关键信息

岩山科技这波热度,起点是旗下纽劢科技签下的一份五年协议——2026到2030年预计合作收入3.39亿。单看数字不算惊天动地,但懂行的都知道,这订单的含金量不在金额,而在背后的门道。

首先得明确,这不是“一锤子买卖”。合作模式是“联合开发+长期供货+年服务费”,每辆车每年还要收取500元服务费,相当于把一次性收入变成了长期现金流,这在科技行业里可是个加分项,抗风险能力比只卖方案的公司强多了。而且合作方大概率是博世、大陆集团这种国际知名汽配商(业内俗称Tier1),能被这种级别的企业认可,说明技术确实过了硬。

其次,技术路线选对了赛道。岩山搞的是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不用装昂贵的激光雷达,单靠摄像头就能实现L4级相关功能,成本比同行低了40%还多。现在车企都在优化成本结构,这种高性价比的方案自然受欢迎,不仅拿下了比亚迪、上汽、奇瑞的量产合作,首批5万台设备都已经投产了。更关键的是它的“真无图”技术,不用高精地图也能正常运行,刚好解决了国外很多地区地图数据不全的痛点,这也是能敲开国际市场的关键。

最后,订单对业绩的拉动是实打实的。目前纽劢科技的智能驾驶相关业务市场占比还不足1%,这笔订单每年能贡献约6780万元收入,能让相关业务增长近六成。而且合作方年装车量至少500万辆,要是后续适配更多车型,增长空间还能往上走。不过要注意,这只是框架性协议,实际收入得看后续具体合作推进,开发验收、市场变化都可能有变数,不能把预计收入当成确定的盈利。

但有个细节不能忽略:岩山的AI业务目前还没到盈利阶段,毛利率还是负数。这3亿订单能不能帮它摊薄研发成本、实现盈利,还得看后续交付和规模化效应,短期想靠这一单就实现业绩反转,不太现实。

二、业绩大增20倍?别急着欢呼,看清利润来源很重要

除了订单,岩山科技的三季报更是让市场关注度飙升: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47%,扣非净利润增幅高达3056%,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增长了331%。这数据乍一看,确实亮眼,但仔细扒财报就会发现,这里面藏着个关键问题——利润来源不是主营业务。

根据三季报披露,前三季度公司投资收益高达4.55亿元,同比增长828%,而这部分收益主要来自处置持有的金融资产。简单说,就是公司靠投资金融产品赚了大钱,而不是靠AI业务或者互联网主业盈利。真正能反映主营业务实力的扣非净利润,虽然也在增长,但增速远低于净利润,而且上半年AI业务收入还同比下滑了72%。

这就好比一个开餐馆的,主业炒菜没赚多少钱,却靠投资理财赚了一大笔,你能说这家餐馆的经营能力有多强吗?显然不能。而且这种投资收益稳定性较差,今年能赚4亿多,明年可能就有波动,没法作为长期投资的支撑。

再看财务基本面,岩山科技倒是有个亮点:资产负债率超低,只有3.3%左右,还没有有息负债,货币资金有12亿多,财务状况很稳健,不用担心资金链问题。但营收层面的压力也很明显,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6亿元,还同比减少了3.42%,说明传统互联网业务在下滑,而AI业务还没成长到能撑起营收的地步,处于“青黄不接”的转型期。

所以看待这波业绩增长,得理性区分“偶然收益”和“核心能力”。投资收益能让财报好看,但不能决定公司的长期价值,只有当AI业务真正实现规模化盈利,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同步增长,才算真正的良性发展。

三、政策东风有多强?“人工智能+”不是万能保护伞

岩山科技能被市场热捧,离不开一个大背景——国家正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9月份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要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30年智能经济要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这政策力度确实够大,覆盖了工业、服务业、民生等多个领域,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这些方向,正好是岩山科技的主攻领域。而且政策还支持人工智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鼓励技术输出和国际合作,岩山拿下的国际汽配商订单,刚好踩中了这个风口,相当于有了政策层面的支持。

更关键的是,政策还在推动国产供应链自主可控。最近有消息说,国家要求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数据中心,优先采用国产AI芯片,这就给华为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企业打开了市场空间。而岩山科技早就跟AMD、联发科等芯片厂商搭好了合作,从算法到硬件的适配都理顺了,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更容易拿到产业链资源,减少外部依赖风险。

但政策红利不是“万能保护伞”,也不是所有相关企业都能受益。政策的核心是支持有核心技术、能落地应用的企业,而不是单纯炒概念。现在AI赛道里企业众多,华为、特斯拉在智能驾驶领域实力雄厚,国际上还有Mobileye、英伟达等企业竞争市场,岩山科技的市场占比还很低,能不能在政策红利期内扩大份额、实现盈利,还要看技术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政策落地需要时间,不会立竿见影。“人工智能+”行动的目标是到2027年、2030年才实现阶段性成果,岩山科技作为转型期企业,短期内很难完全享受政策红利,投资者要是抱着“政策一出台就大涨”的心态,大概率会失望。

四、核心竞争力在哪?差异化路线是破局关键

在AI和智能驾驶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里,岩山科技能脱颖而出,靠的不是规模,而是差异化竞争。它的核心优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也是判断它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

第一是技术组合优势。岩山自家的岩芯数智有个Yan架构大模型,参数量30亿就达到同类80亿的水平,训练效率还高7倍,能直接嵌到自动驾驶系统里优化决策效率。简单说,就是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更好的效果,这在讲究成本控制的车企眼里,吸引力很大。而且它的纯视觉方案+“真无图”技术,避开了激光雷达的高成本陷阱,也解决了高精地图依赖的痛点,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

第二是产业链协同能力。岩山不是只做算法,而是打通了“算法+芯片+硬件+应用”的产业链。一方面跟芯片厂商深度合作,保证硬件适配性;另一方面直接对接车企和国际汽配商,把技术快速落地成产品。这种跨领域协同能力,比只做单一环节的公司更有优势,也更容易拿到长期订单。比如它派了20人的技术团队进驻德国研发中心,专门优化欧洲路况的算法,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能提高客户粘性。

第三是多赛道布局分散风险。除了智能驾驶,岩山科技还在布局脑机接口这个高增长赛道。它的难治性癫痫诊断系统准确率达到92.7%,成本仅300美元,预计2026年底就能上市,还和华山医院合作了失语症恢复系统,已经进入临床研发。脑机接口是未来的热门领域,一旦量产落地,可能成为新的增长亮点,也让公司的发展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但这些优势能不能转化为实际竞争力,还面临两个挑战:一是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58亿,同比增长55.39%,投入力度不小,要是后续订单不及预期,可能会面临研发资金压力;二是市场拓展的难度,智能驾驶和脑机接口都是技术密集型领域,客户验证周期长,想要扩大市场占比,还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持续投入。

五、该不该入手?三类投资者的不同选择

分析了这么多,回到核心问题:现在该不该关注岩山科技?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看你的投资风格、风险承受能力和持有周期。这里给三类不同的投资者,提供一些具体建议,供你参考。

短期关注者(持有1-6个月):谨慎参与,不盲目跟风

如果你想做短线、追求短期收益,那岩山科技可能不是最佳选择。虽然它有订单和政策利好,但业绩增长主要靠投资收益,主营业务还没形成稳定支撑,股价容易受市场情绪和大盘走势影响,波动会很大。

而且现在市场关注度已经很高,股价已经反映了部分利好,再盲目入手,很可能面临回调风险。如果实在想参与,建议设置严格的止盈止损计划,比如盈利10%就考虑兑现,亏损5%就及时调整,不要把短线做成长期持有,更不能集中大量资金投入。

中期关注者(持有1-3年):逢低布局,聚焦核心指标

如果你能持有1-3年,愿意陪伴公司转型,那可以考虑逢低布局,但要重点关注两个核心指标:一是AI业务的营收占比和毛利率,只要这两个数据持续改善,说明主营业务在成长;二是订单兑现情况,包括国际订单的实际交付金额、国内车企订单的扩容速度,以及脑机接口产品的上市进度。

中期来看,岩山科技处于转型关键期,要是能在2026年实现脑机接口量产,同时智能驾驶订单持续落地,AI业务实现盈利,那公司价值会有明显提升。但也要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如果技术转化不及预期,或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订单流失,可能会面临业绩波动的风险,所以建议分批布局,不要一次性投入过多资金。

长期关注者(持有3年以上):关注赛道趋势,忽略短期波动

如果你是长期价值投资者,更看重行业趋势和公司核心竞争力,那岩山科技有一定的关注价值,但同样不能盲目乐观。长期来看,智能驾驶和脑机接口都是高增长赛道,符合“人工智能+”的政策方向,市场空间很大。

但长期投资的关键是看公司能否成为细分赛道龙头。岩山科技现在的优势是差异化技术和产业链协同,但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突围,还需要在研发上持续投入,不断提升市场占比和盈利能力。建议长期投资者重点关注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技术专利数量、客户留存率等指标,只要这些核心竞争力没有变化,就可以忽略短期的业绩波动和股价涨跌,长期持有分享行业增长的红利。

另外,不管是哪类投资者,都要注意几个风险点:一是AI业务盈利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投入过高可能导致现金流压力;二是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头部企业入局可能挤压生存空间;三是订单无法兑现的风险,框架协议不等于实际收入;四是投资收益波动的风险,可能影响财报稳定性。

最后聊两句: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

岩山科技的爆火,反映了市场对AI赛道和政策红利的关注,但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热闹,而忽略了公司的核心价值和潜在风险。投资不是投机,也不是跟风,而是基于对行业趋势、公司基本面的理性判断,赚自己能看懂的钱。

对于岩山科技,你可以看好它的技术路线和赛道前景,但不能忽视它处于转型期的现实;可以关注它的订单和政策利好,但不能把偶然的投资收益当成长期盈利的保障。真正的价值投资,是在公司被低估时布局,在公司价值兑现时合理调整,而不是在市场热捧时盲目跟风。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岩山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能持续多久?智能驾驶和脑机接口这两个赛道,你更看好哪个的发展前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科技   订单   政策   赛道   公司   市场   风险   智能   技术   人工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