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彩蛋”亮相、两对青铜器出土50年后聚首,“看·见殷商”展在京开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哪吒2》里的结界兽“出差”来到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从5月19日起,“‘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1、2号展厅展出。

据了解,该展览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大展,将全景呈现殷商文化面貌、揭秘殷商文明密码。

5月18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上,嘉宾观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年初,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火爆出圈,展览特别设置了惊喜“彩蛋”,以《哪吒2》所涉及的道具为线索,展出其文物原型。

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高红清介绍,《哪吒2》中的角色结界兽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面铜人头像、青铜鹰形铃等文物相似,此次展览特地展出了电影中结界兽角色的原型,此外大家熟悉的形象敖光的武器、结界兽的武器也可以在展览中看到。

“我们希望通过设置这样的小专题,引起大家对文物活化利用的关注,看到文物是如何创造性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的。”高红清说。

该展览的另一大亮点是,殷墟出土的一对青铜鸮尊和山东苏埠屯出土的一对青铜亚丑钺,将实现出土后时隔50年的首次聚首。

5月18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上的青铜鸮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高红清解释,青铜鸮尊中的鸮实际上是猫头鹰,商人与鸟的关系非常密切,也有许多传说与鸟相关。该文物自1976年出土后,出于展示的需要,一件放在北京,一件放在河南。此次借着展览的契机,策展团队将两件青铜鸮尊放到一起,重新“会面”,观众可以通过这对青铜鸮尊,了解殷商时期人与动物相处的文化背景。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使得人们逐渐看到,殷商时期不仅是中国青铜时代文明的顶峰,更是上承一千余年四方文明融汇之趋势,下启三千余年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对以后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基本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

此次展览内容分为“有册有典”“青铜高峰”“居中衍大”“式范后世”四个部分,从商王世系入手,进而展示殷商时期的生产、生活、社会组织与精神生活,最后展示殷商时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展览聚集来自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藏品338件(套),涉及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中一级加重点文物超50件(套)。

展览开幕的同时,“北京博物馆季”主题活动也将拉开帷幕。以“文脉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在5月18日至10月8日期间,通过展览月、科技月、文创月、研学月、教育月、收官月的全面展示,构建“博物馆+科技/文创/教育”多维文化平台,打造城市文化消费新场景。

5月18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上,嘉宾佩戴MR设备,犹如现实中一样可以“拿起”文物仔细赏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在开幕式上指出,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博物馆资源,发布了全国首个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备案博物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稳居全国前列。未来,北京将更好发挥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为新的起点,加强沟通联系,依托博物馆这座文明殿堂,携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缔造“快速变化社会中”博物馆的光明未来。

5月18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上,嘉宾观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标签:历史   哪吒   殷商   彩蛋   青铜器   年后   博物馆   青铜   文物   北京   起源   中华文明   记者   中国青年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