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被“8小时睡眠论”欺骗了?年龄65岁后,最佳睡眠时间是多久

8小时可不是啥高大上的生理定律,而是工业革命那会儿的产物。

19世纪,西方工厂主们让工人从早干到晚,十来个小时没个准儿,工人累趴下就罢工闹事。

结果,有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娱乐、8小时休息”的口号,好让大家喘口气。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也提过那时候的超长工时,工人睡眠被挤得七零八落。这理论一传开,就成了标杆,可它本意是社会公平,不是铁板钉钉的健康指南。

搁现在,很多人信了邪似的,死盯着钟表,睡不够就自责,睡多了又怕胖。问题是,人体可没那么机械,每个人需求不一样,年龄一变,需求还得调。

拿老年人来说,65岁一过,睡眠就跟年轻时天差地别。

年轻人睡得沉,容易补觉,老年人呢?褪黑激素分泌少了,生物钟乱套,夜里翻来覆去,早上四五点就醒了。

专家直言,老年人睡眠模式变浅,入睡时间拉长,每段睡得短,还爱半夜醒几次,这是生理变化。数据显示,61岁以上老人里,46%因为健康问题睡不好,失眠率高达21%,42%的人入睡得花半小时以上。

那到底睡多久合适?权威机构给的答案挺一致:65岁以上,7到8小时是推荐范围,5到9小时也能接受,但别偏太远。

美国睡眠基金会明确说,7-8小时对老人最优,能帮着维持认知和身体机能。

复旦大学的一项大样本研究,分析了50万人的基因数据,发现7小时是中老年人的甜蜜点,这时候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都顶尖。

超过8小时呢?风险蹭蹭上。英国一项队列研究显示,老年人睡9小时以上,全因死亡率U型曲线拉高,过长过短都添寿数。

另一项中国研究,45岁以上中老年人平均睡6.4小时,睡太少或太多,跌倒风险直线上升,近两年跌倒率17%。

简单说,7小时左右,能让大脑排毒顺溜,心血管稳当,不像睡过头那样大脑认知衰退快3年内就明显。

这年纪,身体修复窗口窄。研究发现,50-70岁间,睡≤5小时或≥9小时,多病风险最高,增54%。 睡太少,免疫力先扛不住。睡眠不足的老年人,情绪低落,食欲差,感冒反反复复,一周两夜少于5小时,心脏病风险就翻倍。

中华医学会科普过,失眠直接拉低免疫,老人容易中招慢性病。

再比如,心脑血管那块儿,睡不够6小时,心梗风险增20%,超过9小时还增34%。 哈佛的研究更狠,睡少于5小时,全因死亡风险升138%。

老人家身体本就脆弱,睡眠一乱,高血压、心绞痛、脑卒中就上门,影响可大可小。

说到这儿,得聊聊质量和时长的较量。

很多人以为睡满时长就万事大吉,可对老人,质量才是硬道理。穷睡比少睡还糟,影响全器官,心脏、肥胖、抑郁、痴呆全线告急。 老年人睡眠浅,深度睡眠少,即使躺8小时,也可能醒来疲惫。 BBC的报道指出,老人平均睡7.5小时,比年轻人少1.5小时,不是需求变,是质量掉链子。

世界经济论坛总结,质量好的适中睡眠,老人认知稳,痴呆风险低。 简单点,90分钟一个周期,老人容易碎,完整几轮才修复好。睡前压力大、环境乱,质量就打折。

那怎么抓牢这7-8小时的好质量?专家建议从作息入手。

晚上10点前上床,抓23点到凌晨3点的深睡窗,这段修复最猛。 白天别大睡,20分钟小憩够。 房间凉快点,关光源,褪黑素才能分泌。

北京日报提过,老人生物钟弱,规律作息是王道。 运动也帮手,散步晒太阳,调钟准。药物少碰,除非医生开,长期吃反倒扰睡眠。

当然,每个人体质不同,7小时是平均值,得听身体话。

复旦团队的基因研究证明,个体差异大,别生搬硬套。

睡眠不是负担,是保养,调对了,晚年多出好几年乐呵时光。

​参考资料

“最佳睡眠习惯”你知道吗?关键是把握这个时间点 光明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养生   睡眠   多久   年龄   小时   老人   风险   老年人   质量   认知   身体   中老年人   生物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