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七十古来稀。
细水流年一晃而过,从满头青丝走到如今白发苍苍。不知不觉间,少年时的轻狂与中年时的奔波,都随风成尘。到了七十岁才发现,人生才刚刚开始真正属于自己。
很多人这一生,为子女操心,为家计奔命,历经沧桑苦辣,换来的,却是心底无尽的感慨。那些曾经在意的名与利、烦与忧,到了老来已都云淡风轻。那么,步入七十岁的门槛之后,如何才能活出清欢与自在?有人说,“三衣不穿,三寿不过,三地不去”,其实句句箴言,早明了,早受益。
年岁渐长,不再追求锦衣玉食,也无需在世界面前苦苦逞强。七十岁以后,衣要简单,饭要清淡,心要安静。身上的衣服,不必追新赶潮,不必名牌包包,只要合身合适,适暖适凉,就已足矣。衣再多,也抵不过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从容的底气。
多少人老来还舍不得扔旧衣,却忘了最好的模样,是干净整洁,是端庄舒适。老友一句“你看着真精神”,比穿多少钱的衣裳都让人喜上眉梢。
正所谓“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七十岁以后,生活不应再被外物所系,也无需和别人攀比斤斤计较。有的人总想延年益寿,百岁千秋,但“三寿不过”提醒我们:长寿不在于数字,而在于质量。在乎的是每天能不能自己走路,能不能开怀大笑,能不能和朋友谈天说地。活得顺遂愉快,比什么长寿药方都珍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健康的每一天,都是上天给的福报。
有些地方,老了就不能去了,该远离的要远离。三地不去,不必再逞强拼搏,不必再流连热闹。年轻时喜欢热闹,老来便愿独处。少去争吵之地,免得气伤肝火;不去劳心之场,省去无谓消耗。有人热衷牌桌、 有人喜欢热闹的喧嚣,殊不知一年一年,稳妥平淡才是唯一的答案。
人老了,最怕的不是孤单,而是没有自己。其实,哪有那么多的恩怨和纠结,许多困扰只是因为放不下。看开一点,放下过去的纷扰和抱怨,每天晨起推窗,阳光照进屋,泡一壶好茶,把一日三餐当成福气。用心感受身边小确幸,养花种草,看天听雨,自在自得,好过年轻时的万贯家财。
世人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一辈子的付出,到头来也只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必为了孩子们的家庭大事焦头烂额,不必处处替他们操心主张。可以嘱咐,但别执着;可以关爱,但不要包办。退一步,让生活归还给自己,也给子女留些成长的空间与自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生七十,是新的开始,也是最好的一段时光。
老来最大的幸福,绝不是身边堆满金银财宝,而是阳光照肩头、微风入鬓角,是老伴相伴,儿孙绕膝,是还能吃一碗热腾腾的饭,睡一个安稳踏实的觉。朋友三五,喝喝小酒,聊一聊往事,彼此惦念——这样的人生,才叫圆满充实。
不要怕变老,怕的是不会享受自己的每一天。
人生最浪漫的事,或许就是在老去的路上,把所有的纷争困扰都看淡,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挥别沉重,轻装上阵,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修行。
若觉人生苦短,不妨记住这八个字:随缘自在,安然无恙。七十岁以后,不问名利,不论输赢,不计得失,心怀坦荡,自在如风。穿合适的衣,过自在的日子,住温暖的家,心宽体胖,永葆童心。不为名缰所缚,不为情网所忧,自在洒脱地善待余生。
人生易老,情意却难老。真正的幸福不是外面的江河湖海,而是家中的片瓦寸土,是屋檐下的一缕炊烟,是茶几上的一杯清茶,是子女偶尔的一句问候,是与老伴一同度过的清晨和黄昏。
回首往昔,不必遗憾。向前看,日子依然明媚。愿我们都能在七十岁以后,收获一份简单的快乐与从容的底气,做回自己的主人翁。“莫问前程有几多风雨,但求今朝自在安然。”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