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性格了决定孩子的一生,这三种妈妈影响最大

《妈妈的性格,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往往能从童年的家庭氛围中窥见一二。尤其是母亲的角色,就像春雨润土般悄无声息地渗透进孩子的骨血里。

记得邻居王阿姨总是轻声细语地和孩子说话,有次她儿子打翻了整碗热汤,吓得小脸煞白。王阿姨却一边检查孩子是否烫伤,一边笑着说:"碗碎了能再买,汤洒了能再煮,你没事才是顶要紧的。"如今她儿子在急诊科当医生,面对突发状况总比别人多三分镇定。这让我想起心理学家荣格说过的话:"父母的行为会变成孩子的命运。"那些被温柔包裹长大的孩子,骨子里就刻着应对世界的从容。

不过也有像张婶这样的母亲。她家墙上永远贴着儿子的奖状,书包里总塞着额外的习题册。小时候我们去找她儿子玩,常听见"全班第一就满足了?全区第一呢?"的质问。当时觉得这妈妈真可怕,直到去年同学会上,她儿子举着创业成功的香槟说:"要不是我妈当年拿着戒尺逼我背单词,现在连投资人邮件都看不懂。"原来有些爱像老山参,入口苦涩,回甘却绵长。

但最让人揪心的是李姐这样的母亲。她总把"别碰那个脏!""考不上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完了!"挂在嘴边。去年她女儿高考前突然离家出走,留了张字条:"妈,我呼吸不过来了。"这就像手里攥着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法国作家卢梭早有警示:"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用恐吓和暴力来管教孩子。"

三种母亲,三种人生剧本。温柔似水的母亲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严厉如铁的母亲炼就抗压的脊梁,而焦虑过度的母亲,可能在不经意间折断了孩子的翅膀。这让我想起个有趣的现象:幼儿园门口,越是追着喂饭擦汗的妈妈,孩子的鞋带往往系得越慢。

其实哪有什么完美母亲?我见过最智慧的妈妈,会在孩子跌倒时先问"疼不疼"再教"看路况";在孩子考砸时既给拥抱也分析错题;在孩子选专业时,把自己的担忧换成"需要妈妈帮你打听就业前景吗?"。就像老园丁既不会任幼苗自生自灭,也不会把盆栽修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或许我们该问问自己:当孩子三十年后回忆起童年,浮现在眼前的是紧绷的眉头,还是带着笑意的眼睛?那些曾经让我们委屈的管教方式,是否正在自己身上重演?毕竟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雕刻,而是唤醒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育儿   性格   母亲   妈妈   孩子   儿子   卢梭   园丁   阿姨   春雨   戒尺   童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