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带娃去楼下超市买东西,碰见对门张姐正给她家娃拿饮料。
那孩子攥着瓶冰红茶不撒手,张姐一边付钱一边念叨:“少喝点啊,别跟上次似的闹肚子。”
可转头又跟我说:“孩子不爱喝白开水,不买这个他就闹,总比渴着强吧?”
我瞅了眼那瓶冰红茶,配料表上“咖啡因”三个字明晃晃的。
其实不少家长都跟张姐似的,觉得孩子渴了喝点饮料没啥,只要别喝太多就行。
可有些饮料对孩子来说,真不是“少喝点”的事,尤其是这几种,早进“黑名单”了,可惜好多家长还没当回事。
4种饮料已被划进“黑名单”,
劝你少给娃喝
①含咖啡因的饮料
前阵子邻居家小宇妈跟我吐槽,说孩子连着几天睡不着觉。
后来才发现,是小宇每天放学都偷偷买罐装咖啡喝,说是“同学都喝,喝了写作业不困”。
结果呢?作业没见写多快,晚上瞪着眼到半夜,白天上课反倒打盹,成绩都掉了好几名。
不光是罐装咖啡,像冰红茶、绿茶这些瓶装饮料,好多都含咖啡因。
大人喝着提神,可孩子的神经还没长结实,对咖啡因比大人敏感得多。
我姐家孩子有次喝了半瓶柠檬茶,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说“脑子嗡嗡响,停不下来”,折腾到后半夜才睡着,第二天眼圈黑得跟熊猫似的。
所以带娃买饮料时,先瞅配料表,但凡写着“咖啡因”“茶碱”的,别给娃拿。
真渴了,倒杯凉白开,或者切块西瓜,比啥都强,别听孩子说“同学都喝”就心软,他现在不懂事,咱当家长的得把着关。
②功能性饮料
前几天在小区广场,看见有个爸爸给上小学的儿子递“某牛”,说是“刚打完球,补补能量”。我赶紧拦了句,那爸爸还挺纳闷:“这不是补充体力的吗?咋不能喝?”
这功能性饮料可不是给孩子喝的,你看瓶身上的字,不是写着“抗疲劳”就是“补充能量”,里面加了牛磺酸、咖啡因这些东西,大人熬夜、运动量大了喝还行,孩子喝了根本扛不住。
之前就听说有个孩子,考试前喝了两瓶功能性饮料,没多久就心慌、手抖,被老师赶紧送了医院。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运动累了,喝这个快”,其实完全没必要。
孩子打完球、跑完步,喝口凉白开,或者吃根香蕉,比喝这玩意儿靠谱多了。
那饮料瓶上大多写着“不适宜儿童”,咱当家长的别视而不见,别拿孩子的身子骨开玩笑。
③奶茶类饮料
我同事家女儿就爱喝珍珠奶茶,有次连着喝了两天,之后拉了好几天肚子,医生说是喝了太甜太腻的东西,肠胃不消化。
这些奶茶里不光糖多,好多还加了植脂末、香精,孩子喝多了不光容易蛀牙、长胖,还可能影响肠胃。
别觉得“孩子偶尔喝一次奶茶没事”,这东西甜滋滋的,孩子喝惯了嘴就刁了,以后更不爱喝白开水。
真想吃甜的,在家给孩子煮点银耳汤、绿豆汤,又解渴又健康,比外面的奶茶靠谱多了。
④碳酸饮料
我家娃有次跟同学去玩,回来跟我说“可乐真好喝”,原来是同学家长给买了罐装可乐。
我没敢多让喝,就给尝了两口,结果那几天他总吵着“白开水没味”。
这碳酸饮料是真“坑娃”,楼下老王家的小孙子,就是天天把雪碧当水喝,才上二年级,一口牙蛀得黑乎乎的,去看牙医时哭得嗷嗷叫。
医生说就是碳酸饮料喝多了,酸劲儿把牙釉质都腐蚀了。
不光坏牙,这饮料里糖也多,一罐可乐下去,相当于喝了好几勺糖,孩子喝多了容易长胖,还影响吃饭,喝甜饮料喝饱了,正饭就吃不下了,这不是给长个子拖后腿了么。
夏天别总想着给娃买冰镇碳酸饮料解渴,那玩意儿越喝越渴。
在家凉点白开水,或者泡点柠檬水,装在小杯子里带着,孩子渴了随时喝,干净又放心。
娃不爱喝白开水?
这几个“笨办法”很管用
好多家长头疼孩子不爱喝白开水,其实不用硬灌,试试这几个法子:
一是换个好看的杯子。我给娃买了个带卡通图案的吸管杯,他觉得新鲜,自己就捧着喝,一天能多喝小半杯。
二是水里加点 “料”。别加啥糖精,就放两片柠檬、几颗杨梅,或者煮点梨水、苹果水(别煮太甜,少放水果),有淡淡的甜味,孩子不抗拒,还健康。
三是家长带头喝。你自己抱着饮料瓶,却让孩子喝白开水,他肯定不乐意,一家人吃饭时都喝白开水,孩子看着看着就跟着喝了。
结语:
其实孩子渴了,最该喝的还是白开水。那些花花绿绿的饮料,看着好看、喝着好喝,可对孩子来说,大多是“甜蜜的负担”。
咱当家长的别图省事,也别被孩子哭闹缠得松了手,该拒的就得拒。
孩子现在不懂,等他身体结实、牙口好好的,将来准会感谢咱现在的“狠心”。
▍来源:饭饭妈妈育儿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