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9月27日,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能源博览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500余家国内外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商协会、高校及科研院所参加。浏览展会,观众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一系列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变革,正在山西这片能源热土上紧锣密鼓地进行。
本届能源博览会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展览面积为5万平方米,设置主题形象展区、国际展区、绿电展区、综合能源企业展区、能源科技创新展区、新能源展区、智慧能源展区、绿色装备展区八大展区,全方位展示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2025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现场
观众眼中的变革首先来自“地下”。在山西的矿井深处,埋藏着一批过去难以触及的宝藏——“遗留难采资源”。它们并非新发现的矿藏,而是以往开采过程中为确保安全留下的“边角料”,如隔离煤柱和地质复杂区域的煤体。由于开采风险高、易引发顶板塌陷,这些资源长期被视为“采煤禁区”。
面对这一行业难题,太原理工大学研发的“遗留难采煤炭资源开采方法及安全保障技术”提供了破解之道。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先支撑,后开采”,工程人员通过精准探测掌握地质结构,随后以高强度人工材料预先构筑“人造支柱”,稳固支撑上层岩体。在全新支撑体系的保护下,原本用于支撑的煤炭得以安全采出,顶板塌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实现存量资源的“变废为宝”,更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向更安全、更环保、更高端的方向转型,成为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的生动例证。
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变革同样发生在“空中”与“极地”。山西的转型之路,正借助科技创新实现从地下到空中、从本土到全球的跨越。中北大学研发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以卓越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化身为能源基础设施的“空中守护神”,可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物资运输等领域,标志着山西工业能力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跃升。
而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为南极秦岭站研发的清洁能源系统,则在极寒、暴风等极端环境下保障科考站的稳定运行。这既展现了山西在复杂环境能源解决方案上的技术实力,更向世界提供了应对极端环境供能难题的“中国方案”。
秦岭站清洁能源系统
从解放地下的“遗留资源”,到实现“上天入地”的技术输出,这条由科技创新开辟的新赛道,重塑着山西的产业格局的同时,也从根本上转换着区域发展的动能——从贡献能源产品,到贡献能源智慧与解决方案。这条道路或许更具挑战,却无疑通向更广阔的未来。
(采写:曲甜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