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GDP出炉的时候,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中国超过美国了吗”?
作为对全球经济贡献都有着巨大成就的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各个方面对面,一直是大家讨论的话题。
2025年,中国第一季度GDP为31.8万亿元左右,总体增长5.4%,虽然说年初全球经济形势不算很稳定,但好在中国经济还是非常有韧性的。
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经济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从制造到创造有着全体系的生产线,有些甚至都是美国都无法比拟的。
不过美国如今作为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那么2025年第一季度,他们的GDP是多少呢?
其实在经济结构上,中美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也因此决定了增长质量的深层分化,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其实是非常高度依赖于服务业的,特朗普上台无论是关税政策还是各种经济政策,都是为了能够让美国的制造业回流。
而中国则是多方面全方位发展,保证经济增速的前提,也保证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在“一带一路”等各种经济政策下,我国和东盟、欧盟等地区的贸易加强合作,外贸额甚至超越了中美之间。
尤其是在中国制造上,早就享誉全球,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压力,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加强外部合作之外,还通过发放消费券、推动“以旧换新”等内需刺激措施。
“国补”早已成为了今年年初消费的最大推动者,2025年第一季度GDP总量中,其中家电和通讯产品增长迅速,新能源汽车更是如此,已经占据全球多个国家市场份额。
内需经济的需要,对GDP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国有14亿多的人口,消费的提升和民众负担的减少,是促进GDP增长的重要支撑。
即使是面临外部的压力,也依旧有着坚强的韧性,这也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能够增长5.4%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美国,此次第一季度的GDP又是多少呢?
根据报道,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总量为7.3万亿美元左右,换算人民币为52万亿多,对比中国来说,中国是其60%左右,相较于去年第一季度有所下降。
不过美国经济高度依赖服务业,其中包含大量医疗、教育、金融等“痛苦类”刚性消费,这些领域价格高昂,虽推高GDP数据,却加重居民负担。
尤其是在关税政策加持下,美国的制造业不仅没有回流,还造成家庭开支的增加和企业成本激增。
例如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关键行业关税税率高达129%-145%,苹果、特斯拉等企业的零部件成本上涨30%-50%,反而加速了供应链外迁。
而且美国的52万亿多的GDP额,也并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反而“缩水”下降了0.3%,这是从2022年美联储暴力加息以来最低。
从表面看,中国5.4%的增速与美国-0.3%的环比折年率形成鲜明反差,但总量差距却扩大了约2.88万亿美元。这种“悖论”的关键在于两国的统计口径与经济基数差异。
美国采用“环比折年率”统计,将季度数据年化处理,而中国采用同比增速,若按同比计算,美国一季度GDP仍增长2%,虽低于中国,但其庞大的经济基数(2024年一季度已达7万亿美元)使得增量绝对值远超中国。
最主要的就是美联储为抑制通胀维持高利率,导致房贷利率突破7%,企业融资成本飙升,再加上关税政策虽短期内刺激企业囤货,却加剧贸易逆差,最终拖累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当然了,汇率的波动使中国以美元计价的GDP“蒸发”约500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无需汇率换算,天然占据优势,这种因货币强弱导致的统计差异,在全球化背景下放大了中美经济实力的直观对比。
不过从数据上看,中美GDP虽然有着很大的差距,可经济的质量却天翻地覆,美国的制造业一直是短板,这是他们无法超越中国的,而且经济过度依赖于金融扩展和服务业,这也是和中国无法比较的。
中美之间的经济对比,远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而是发展模式和综合实力的对比,全球化时代,唯有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中国若能持续激活内需、突破技术壁垒,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而美国若沉迷于数据游戏,忽视实体根基,终将付出更大代价。
如今美国的“虚胖”暴露了金融化与政策短视的隐患,这场较量没有赢家通吃的终局,唯有顺应全球化规律、夯实内生动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第一季度GDP陷入萎缩,特朗普:都是拜登的错——界面新闻发布
美国第一季度GDP负增长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5-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