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石油形势:前7个月回顾与后5个月展望

文件编号:A552/0588

刊发时间:2025年8月11日

2025年国际石油形势:前7个月回顾与后5个月展望

前7个月,国际油价高低价差超过25%,比上年同期下跌约15%,国际石油市场大幅度动荡,预计2025年后5个月国际油市仍然高度不确定。

王能全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25年前7个月的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动荡,与上年同期相比总体上下了一个台阶。虽然世界经济预期好转,但由于石油需求增长转弱,加之俄乌战争和伊核等热点问题前景不明,2025年后5个月的国际石油形势仍然高度不确定。

大幅动荡的2025年前7个月国际石油市场

2025年1月2日至7月31日,国际石油价格虽然总体上下跌的幅度有限,但波动的幅度非常大,而且与上年同期相比下了一个大的台阶。简要地总结,2025年前7个月的国际石油市场有以下四大显著的特征:

一是,从开收盘价格看,2025年前7个月的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幅度有限。2025年1月2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和WTI期货价格分别以74.93美元/桶、71.85美元/桶开盘,7月31日分别以72.53美元/桶和69.26美元/桶收盘,两种原油7月31日的收盘价与1月2日的开盘价相比,仅分别下跌了2.4美元/桶和2.59/桶,跌幅仅为3.2%和3.6%。

二是,从高低价差看,2025年前7个月的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动荡。2025年1月15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和WTI期货价格的收盘价为截至目前为止最高,分别为82.03美元/桶和80.04美元/桶;5月5日最低,两种原油的收盘价分别为60.23美元/桶和57.13美元/桶,与1月15日的最高价相比分别下跌了21.8美元/桶和22.91美元/桶,跌幅高达26.57%、28.62%。

三是,从同期均价看,2025年前7个月的国际石油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了一个大的台阶。2025年前7个月,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70.61美元/桶,WTI期货均价为67.47美元/桶,比2024年同期的83.47美元/桶、78.87美元/桶,分别下跌了12.86美元/桶、11.4美元/桶,跌幅分别为15.4%和14.45%。2025年前7个月,布伦特原油和WTI期货价格均已进入每桶70美元上下的水平。

四是,2025年前7个月,国际石油价格出现了三个明显的波动阶段,分别为从1月2日至4月2日、从4月2日至6月19日、从6月19日至7月底,从期货价格曲线看三个波段非常明显。

影响2025年前7个月国际石油形势的主要因素

在总体上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影响2025年前7个月国际石油形势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欧佩克+的持续增产、美国特朗普发动并持续的关税战,以色列-哈马斯的战争、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船只和12天的以色列美国对伊朗轰炸等中东地区的动荡,以及持续的俄乌战争和美国欧盟等对俄罗斯的制裁等。

(一)供大于求是2025年国际石油市场的总基调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供给大于需求一直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总基调,2025年前7个月也是如此。

从需求的角度看,对于2025年的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世界三大机构的预测不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还都在不断地调低。

在2024年12月份的《石油市场报告》中,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110万桶/天,但在2025年7月份的报告中,该机构却将需求增长下调到了仅为每天70万桶,调减了40万桶/天。

在2024年12月份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欧佩克预计,2025年世界石油消费每天增加140万桶,但在2025年7月的报告中,该组织将需求增长下调到了每天130万桶,调减了10万桶/天。

在2024年12月份的《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25年世界石油消费将增长130万桶/天,但在2025年7月份的报告中,该机构将需求增长下调到了仅为每天80万桶,大幅调减了50万桶/天,是三大机构中调减幅度最大的。

从供给的角度看,在2025年7月份的《石油市场报告》中,国际能源署认为,2025年世界石油供应每天增加210万桶,总量达1.051亿桶/天。其中,2025年6月,世界石油供应按年每天增加了290万桶,190万桶来源于欧佩克+的国家。

在2025年7月份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欧佩克指出,在美国、巴西、加拿大等带领下,2025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将每天增加80万桶。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5年5月,美国的原油产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平均每天生产原油1348.8万桶,不仅超过了上个月的1346.4万桶,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

(二)不断增产的欧佩克+持续施压2025年的国际石油市场

2025年3月3日,就在国际油价持续承压,市场预期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可能继续维持减产的情况下,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却突破宣布,自4月1日起每天增产13.8万桶,这是自2023年11月自愿每天减产220桶以来首次,震惊了国际石油市场。此后,2025年4月3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8个欧佩克+国家再次宣布同等幅度的增产。

2025年5月3日,沙特和俄罗斯等欧佩克+8国第三次宣布增产,从6月1日起产量每天增加到41.1万桶,相当于三个月的产量增量,大大高于4月和5月份的增产幅度。2025年5月31日,沙特和俄罗斯等欧佩克+8个国家又宣布了同样幅度的增产。

2025年7月5日,沙特和俄罗斯等欧佩克+8个国家宣布,自2025年8月起每天增产54.8万桶,与6月和7月份相比增产幅度又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025年8月3日,沙特和俄罗斯等欧佩克+8个国家宣布,自2025年9月每天增产54.7万桶,相当于4个月的产量增量。

从2025年3月3日至8月3日的6次会议中,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欧佩克+8个国家的累计增产为219.3万桶/天,也就是说,到2025年9月1日,上述欧佩克+8国2023年11月宣布的每天自愿减产220万桶基本上被增产所取代。

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自2025年3月3日宣布的持续增产,对2025年前7个月的国际石油价格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以第一次宣布的增产为例,2025年3月3日至3月5日三个交易日,国际石油价格大跌,其中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合计下跌3.88美元/桶,跌幅为5.3%,并于3月5日跌破了每桶70美元的大关,跌至2021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WTI期货价格合计下跌了3.45美元/桶,跌幅为4.94%。

2025年8月3日欧佩克+8国第6次宣布增产之后,国际石油价格就持续处于下跌之中。2025年8月8日,与7月30日相比,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和WTI期货价格,分别下跌了6.65美元/桶和6.12美元/桶,跌幅分别为9.07%和8.74%。

持续增产导致的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下跌,虽然从客观上有助于欧佩克+国家打击美国的页岩油生产,有争夺部分市场份额的效果,但无论是对于沙特阿拉伯还是处于战争中的俄罗斯而言,都不是好消息,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打压国际油价并从而降低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是特朗普的头号政策目标;二是,通过在沙特举办俄乌和谈,提升萨勒曼在中东和世界的影响,以及为俄罗斯解套,这两个国家以增产给特朗普以回报。市场有传闻,2025年2月18日,美俄在沙特阿拉伯的会谈中,有所谓的“利雅得协议”。

(三)关税战一直在不断扰动着2025年的国际石油市场

从2025年2月1日以来,特朗普政府的有关关税政策,一直是影响2025年前7个月国际石油形势的重大因素。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关税令,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对来自加拿大的能源资源征收10%关税,关税暂定4日生效。同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以合成阿片类药物持续涌入美国,每天造成大约200名美国人死亡为由,宣布对所有原产于中国的商品,在现有关税的基础上,加征10%的从价税,自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2月4日中午12时零1分生效。

2025年4月2日下午4点,在白宫玫瑰园,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等关税”政策。特朗普表示,关税措施旨在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并为国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随后在社交媒体上,特朗普发文称:“今天,是美国的‘解放日’!”

根据美国的对等关税,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一些商品将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包括已经受第232条关税约束的钢铝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可能受未来第232条关税约束的商品,以及美国没有的能源和其他某些矿物,金条、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也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加拿大和墨西哥,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商品将继续获得豁免。具体到有关地区和国家,其中欧盟国家关税将升至20%,日本关税为24%,韩国关税为25%,印度关税为26%,印度尼西亚关税为32%,泰国关税为36%,越南的关税为46%。

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除中国以外的所有贸易伙伴暂停征收90天的对等关税;7月底和8月初,美国陆续宣布了对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税政策。

不断加大的美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征税,给世界经济发展蒙上的阴影,对国际石油市场造成了直接的冲击。2025年4月3日至16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创下了阶段性的新低,并且反复涨跌振荡,其中2025年4月3-8日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了腥风血雨的3个交易日,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证。

2025年4月3日,受4月2日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措施的冲击,国际石油市场一开盘,油价即出现大跌。当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70.14美元/桶,比4月2日下跌了4.81美元/桶,跌幅为6.42%;WTI期货价格收于66.95美元/桶,比4月2日下跌了4.76美元/桶,跌幅为6.64%。

2025年4月4日,受中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的对美关税反制措施等的影响,4月3日晚盘,国际石油价格跌幅加大。4月4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5.58美元/桶,与4月3日相比,每桶下跌了4.56美元/桶,跌幅为6.50%;WTI期货价格收于61.99美元/桶,与4月3日相比,每桶下跌了4.96美元/桶,跌幅为7.41%。

2025年4月7日,国际石油价格延续了跌势,但跌幅收窄。4月8日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下跌。4月9日,随着特朗普宣布对除中国以外的所有贸易伙伴暂停征收90天的对等关税,国际石油价格由跌转涨,此后至4月16日国际石油价格涨至互现。

简要地总结,从2025年4月3日至16日的10个交易日里,4月8日的国际油价收盘为阶段性最低,与4月2日相比,当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了12.13美元,跌幅为16.18%;WTI期货价格每桶也下跌了12.13美元,跌幅为16.91%;4月16日收盘价格与本次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的前一个交易日4月2日相比,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了9.1美元,跌幅为12.14%;WTI期货价格每桶下跌了9.24美元,跌幅为12.88%。

(四)持续动荡的中东和12天的战争反复冲击国际石油市场

作为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产量和出口量最集中的区域,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事件曾引发多次石油和能源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和政治,其中最著名的是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1978-1980年的伊朗动荡和两伊战争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波斯湾沿岸共有7个产油国,分别为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沙特阿拉伯,上述7国的石油产量合计约为3000万桶/天,占世界石油产量的约32%;而作为世界排名第三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卡塔尔每年生产并出口约7000多万吨的液化天然气。

中东地区有两大著名的海峡,分别为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2025年第一季度,每天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数量超过2000万桶,占全球海运石油交易总量的26.55%;每天通过海峡的液化天然气数量为115亿立方英尺,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的约五分之一。曼德海峡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印度洋,是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印度洋和亚太地区的海上必经之路。2023年上半年,通过曼德海峡的石油运输总量约占全球海运石油贸易总量的12%,液化天然气运输量约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总量的8%。因此,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是世界公认的8大油气运输通道,其中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位居第一。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突然全面袭击以色列,由此引发了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新一轮激烈的军事冲突。新一轮哈马斯-以色列军事冲击爆发后,位于也门的胡塞武装宣布支持哈马斯,除发射多枚导弹和无人机对以色列军事目标进行打击之外,还从2023年11月19日开始,多次袭击红海及其附近水域的目标,引发了持续至今的波及国际海运的红海危机。2025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空袭伊朗,6月21日凌晨美国加入轰炸了伊朗的三处核设施,6月24日以色列和伊朗宣布停火,爆发了以核问题为导火索的12天战争。以上在中东地区于不同时期爆发的军事冲突,都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以2025年6月的12天战争为例,6月13日以色列突袭伊朗之后,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 6月18日和19日的油价最高。其中,6月18日,WTI期货价格收于75.14美元/桶,比6月10日每桶上涨了10.16美元,涨幅为15.63%;6月19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78.85美元/桶,比6月10日每桶上涨了11.98美元,涨幅为17.91%。不过,从总体上看,12天战争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总体甚微。战争结束时的6月24日,与战争爆发前的6月10日相比,国际油价基本重回常态,其中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仅上涨0.27美元,涨幅仅为区区的0.4%;而WTI期货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每桶下跌了0.61美元,跌幅为0.93%。此外,停火也迅告12天战争对国际石油市场冲击的结束,对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石油市场冲击没有出现如同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1978-1980年伊朗动荡和两伊战争那样的拖尾现象。

(五)俄乌战争仍是2025年前7个月国际石油市场动荡的原因之一

自2022年2月以来,已持续3年零6个月的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仍不时在搅动着国际石油市场。

俄乌战争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最大冲击,发生在2022年2月和3月,国际石油价格自2008年2月28日和2011年1月31日之后,于2022年2月28日、3月1日历史性地第三次站上了每桶100美元的水平,并于3月7日创下了当年最高价,布伦特原油为139.13美元/桶,WTI为130.5美元/桶;3月8日创下当年最高收盘价,布伦特原油为127.98美元/桶,WTI为123.70美元/桶。

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曾放言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2025年1月20日二任后改口为6个月、2025年4月20日之前。自2025年1月20日二任以来,特朗普希望尽快结束俄乌战争,共与普京进行了六次通话,派遣中东特使威特科夫五次访问莫斯科,对俄罗斯的态度不断摇摆,但失望之余趋于强硬,过程之中不时影响着国际石油价格的涨跌。

2025年7月28日,特朗普在苏格兰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要求俄罗斯10天内停火,否则将启动二级制裁。2025年8月6日,就在美国特使威特科夫第五次访问俄罗斯,并与普京进行近3个小时会谈结束后仅一个小时左右,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理由是印度直接或间接地进口了俄罗斯的石油,宣扬以久的美国二级制裁终于以拿印度开刀开始使用。

2025年后5个月的国际石油形势展望

世界主要机构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好转,但石油需求增长转弱,由于俄乌战争和伊核等热点问题前景不明,2025年剩余5个月的国际石油形势仍然高度不确定。

(一)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好转

2025年7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WEO),将全球经济情况描述为“在持续的不确定性中,保持脆弱的韧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0%,2026年为3.1%,分别比2025年4月WEO的预测调高0.2个和0.1个百分点;全球整体通胀率将在2025年降至4.2%,在2026年降至3.6%,与4月预测相似。

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较4月WEO预期上调了0.8个百分点,达到4.8%;美国经济2025年将以1.9%的速度增长,比4月预期略调高0.1个百分点。

(二)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转弱

对于2025年的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虽然时间已经到了2025年下半年,但机构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在2025年7月份的《石油市场报告》中,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每天仅增长70万桶,是除2020年新冠疫情之外2009年以来最低的一年,年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110万桶/天降至第二季度的55万桶/天,新兴市场的石油消费尤其低迷。

在2025年7月份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欧佩克认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每天增长130万桶,其中经合组织国家仅增长14万桶/天,非经合组织国家增长116万桶/天;分品种看,大头是航煤(40.7万桶/天)和汽油(37.8万桶/天)。

在2025年7月份的《短期能源展望》中,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每天增长80万桶,主要由非经合组织国家推动。

(三)俄乌战争和伊核问题等热点前景不明

当地时间2025年8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当地时间8月9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会谈。至此,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尤其是特朗普二任以来,美国与俄罗斯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会谈终于确定。

即将举行的2025年8月15日美俄峰会,主题是俄乌战争问题。从多方信息看,由于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这次峰会取得预期成果不甚乐观。会前有传闻称,特朗普有意以乌克兰领土为条件,向俄罗斯做出让步,以谋求战争停火。2025年8月9日,周六,泽连斯基在Telegram和X平台发文,强调"乌克兰人不会割让领土",这是他对特朗普-普京会晤消息的首次公开回应。当地时间8月9日,泽连斯基在其晚间视频讲话中表示,必须以一个有尊严的和平来结束俄乌冲突,这个和平必须建立在清晰、可靠的安全架构基础上。当地时间2025年8月9日,英法德等6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结束乌克兰危机举行会晤的计划表示欢迎,同时强调有必要继续支持乌克兰,并向俄罗斯施压。声明指出,“我们都坚信,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护乌克兰和欧洲的重大安全利益”,“没有乌克兰的参与,就无法决定乌克兰的和平之路”。

目前,国际社会都在紧张地等待着2021年6月以来俄美领导人首次面对面的会晤。如果这次会晤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即便是部分的阶段性成果,国际形势的缓和可能会带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2022年2月以来的俄乌战争溢价有可能随之消失;如果这次会晤不欢而散,特朗普可能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对部分进口俄罗斯石油国家的二级制裁有可能扩大范围和规模,国际石油价格有可能上涨或是大涨,2025年后5个月的国际石油市场有可能会出现惊涛骇浪。

除俄乌战争之外,从2003年6月开始就一直困扰国际石油市场的伊朗核问题,在12天战争后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仍会不时冲击国际石油市场。12天战争结束后,美国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力度,2025年7月3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发布声明,宣布对多个协助伊朗石油贸易的商业网络实施制裁;7月30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宣布了自201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次对伊制裁行动。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美国不断收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2025年后5个月的国际石油价格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上涨或大涨。

正是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对于2025年剩余5个月的国际石油价格趋势,机构有不同的分析。在2025年7月的《短期能源展望》中,美国能源信息署上调了2025年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3美元/桶,理由是地缘政治风险和库存的压力。2025年8月3日,高盛预计布伦特原油2025年第四季度的平均价格为每桶64美元,理由是由于美国关税税率上调、额外二级关税的威胁以及美国经济活动数据疲弱,其2025-2026年日均需求增长预估存在下行风险,但俄罗斯和伊朗受制裁的石油供应压力不断加大,该行称“俄罗斯和伊朗受到制裁的石油供应压力加大,对我们的价格预测构成上行风险,特别是考虑到闲置产能的正常化速度快于预期”。

2024年12月2-4日,第十一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在横琴举行,12月4日在论坛的“2025年全球能源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会”上,就2025年的国际石油形势,我发表了演讲。2025年1月2日,“全说能源”各平台刊发了演讲的文字稿,“供需失衡将更加严重的2025年国际石油市场”。在这次演讲和这篇文章中,我指出,继2024年的压力山大之后,悲观将成为2025年国际石油市场的关键词。从石油价格看,2025年的国际石油价格将低于2024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均价预计为73美元/桶。截至目前,2025年前7个月的国际石油形势基本上符合我们的预期,对于2025年国际石油形势的总体判断和价格趋势,我们仍保持2024年底和2025年初的预测。

说明:2025年8月8日,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在北京举办了“推动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8日上午,我在会上发表了“2025年国际石油形势的回顾与展望”的演讲,本文是这次演讲中的部分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财经   国际石油   形势   美元   关税   俄罗斯   美国   欧佩克   石油   石油价格   市场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