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刷牙”是错的?医生提醒;过了50岁,最好改掉4个刷牙习惯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早晚刷牙”这四个字听起来是不是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到大,大家都被告诫早晚要刷牙,好像不这么做就对不起自己的牙齿一样。但是,真相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特别是过了50岁以后,牙齿的状况和年轻时大不一样,再坚持以前的刷牙习惯,不但无法保护牙齿,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口腔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早晚刷牙这个习惯,也许早就不适合你了?有些人年纪大了,牙齿开始松动,牙龈萎缩,甚至觉得刷牙时牙龈总是出血,可他们却从没怀疑过,是不是刷牙方式出了问题。

牙刷太硬

很多人觉得牙刷越硬,刷得越干净,仿佛硬毛刷牙齿,牙菌斑就能统统消失。

其实这是个大误区,尤其是过了50岁之后,牙齿和牙龈的承受能力大不如前,牙釉质变薄、牙龈萎缩,硬毛牙刷只会让这些问题雪上加霜。

长期使用硬毛牙刷,不但刷不掉牙菌斑,反而会对牙釉质造成不可逆的磨损,让牙齿越来越敏感。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每次用硬毛牙刷刷牙时,牙龈都会受到微小的刺激,这种刺激日积月累,最终让牙龈萎缩的速度更快。

一位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平时饮食清淡,但非常注重牙齿清洁,一直觉得硬毛牙刷刷得更干净,结果50岁刚过,牙齿敏感得连喝热水都觉得刺痛。

去看牙医时才发现,牙釉质已经被磨薄,牙龈也有明显萎缩,医生建议她换成软毛牙刷,但牙齿的损伤已经无法逆转。

这个案例很典型,不少人觉得硬毛牙刷清洁力强,其实只是在无形中加快了牙齿的老化过程。

软毛牙刷才是50岁以后牙齿的“好伙伴”。软毛牙刷不仅能有效清除牙菌斑,还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牙釉质和牙龈。

很多人觉得软毛牙刷刷不干净,其实只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配合正确的巴氏刷牙法,软毛牙刷一样可以做到深层清洁,既能保护牙齿,又不会让牙龈“受伤”。

过度用力

刷牙时用点力,很多人觉得这样才刷得干净,尤其是年纪大了,担心牙齿发黄、牙垢增多,恨不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牙齿刷白。

但实际上,刷牙太用力,反而是在伤害牙齿。

过了50岁以后,牙龈开始萎缩,牙根逐渐暴露,这个时候刷牙太用力,很容易造成牙根表面的牙本质磨损,甚至引起牙根楔状缺损。

这些损伤刚开始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牙齿敏感、疼痛、牙龈出血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一位退休后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工作习惯,经常在车里吃东西,总担心食物残渣留在牙齿里,每次刷牙都用很大力气,还觉得牙刷要刷到“吱吱响”才算刷干净。

结果几年下来,牙根部位竟然出现了明显的楔状缺损,牙医告诉他,这些损伤是用力过猛导致的,而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

牙根暴露后变得非常敏感,喝热的、吃冷的都疼得钻心,即便后来换了软毛牙刷,还是无法弥补之前的损伤。

刷牙的关键不在于用力,而是刷牙的角度和时间。

刷牙时,牙刷与牙龈呈45°角,用轻柔的力度打圈清洁,每次刷牙的时间保持在3分钟左右,既能有效清洁牙菌斑,又不会对牙齿和牙龈造成额外伤害。

很多人以为刷得用力才能把牙菌斑刷掉,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用大力,照样能刷得干净。

刷牙时间不当

很多人习惯吃完饭立刻刷牙,觉得这样可以迅速清洁口腔,不给牙菌斑留机会。

但你知道吗?饭后立即刷牙,反而会让牙齿变得更脆弱。

尤其是吃了酸性食物或水果后,牙釉质表面会处于一个临时“软化”的状态,这个时候刷牙,相当于在“磨损”软化的牙釉质,时间长了,牙齿的保护屏障就会变薄,敏感和牙齿损伤的问题接踵而至。

一位做餐饮管理的中年人,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品尝各种口味的食物,他特别在意口腔卫生,吃完饭立刻刷牙成了他的习惯。

结果几年下来,牙齿越来越敏感,甚至连普通的牙膏都无法忍受。去医院检查时才发现,他的牙釉质已经被严重磨损,牙医告诉他,这就是饭后立刻刷牙导致的结果。

正确的做法是,吃完饭后,先用清水漱口,将口腔里的食物残渣冲掉,然后等30分钟左右再刷牙。

这个等待时间,刚好让牙釉质重新“硬化”,减少刷牙对牙齿的损伤。

如果是吃了酸性食物或水果,比如柠檬、橙子等,等待时间最好延长到1小时左右,这样才能真正保护牙齿不被刷坏。

漱口水依赖

很多人觉得漱口水是口腔护理的“神器”,早晚刷完牙再用漱口水漱一下,感觉口腔清爽又干净。

但事实上,长期依赖漱口水,尤其是含有酒精成分的漱口水,会破坏口腔的菌群平衡,导致有益菌减少,反而让有害菌有机可乘。

口腔里的细菌是个“生态系统”,过度杀菌,反而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最终让牙齿和牙龈陷入更多问题之中。

一位从事销售工作的中年人,平时说话多,非常注重口气清新,长期依赖漱口水,每天早晚刷牙后一定要用漱口水漱口,甚至午餐后也要再漱一次。

结果几年下来,牙龈却越来越敏感,反复出现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的情况,后来检查才发现,他的口腔菌群已经严重失衡,有害菌趁机繁殖,导致一系列口腔问题的发生。

漱口水可以作为辅助的口腔护理工具,但绝不能天天使用,更不能完全依赖。

过了50岁以后,口腔环境更敏感,盲目使用漱口水反而会让口腔问题变得复杂。

如果一定要使用漱口水,最好选择温和型、无酒精的类型,而且一周使用不超过2次。

更重要的是,依靠正确的刷牙和牙线清洁,才能真正保持口腔健康,而不是单靠漱口水解决问题。

忘记清洁舌苔

很多人刷牙时,只注意刷牙齿,完全忽略了舌苔的清洁。

其实舌苔上的细菌同样是引发口腔问题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过了50岁以后,口腔自洁能力下降,舌苔上的细菌更容易滋生,导致口臭、牙周病甚至更严重的口腔疾病。

有些人以为只要刷牙刷得干净,就能解决口气问题,但忽略舌苔清洁,再怎么刷牙也无法彻底去除口腔异味。

一位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的程序员,因为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饮水量也少,口腔环境干燥,加上没有清洁舌苔的习惯,导致口臭问题越来越严重。

即便换了各种牙膏,甚至增加了刷牙次数,口气依然没有明显改善。

后来牙医告诉他,不清洁舌苔,就是造成口臭的“元凶”。

清洁舌苔可以用专业的舌苔清洁器,也可以用牙刷轻轻刮除,但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舌头表面的黏膜。

每天早晚刷牙时,顺便清洁一下舌苔,这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大大减少细菌滋生,让口腔真正保持清新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刷牙习惯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董星娜.老年人口腔衰弱与营养不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实用老年医学,2024-09-2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釉质   舌苔   牙根   牙龈   牙刷   损伤   早晚   牙齿   口腔   清洁   习惯   医生   漱口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