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lippy到Mico:微软Copilot秋季更新与AI助手的“灵魂重构”
微软刚开完Copilot秋季发布会,一个叫Mico的圆滚滚AI形象刷了屏。
这东西被称作AI时代的Clippy,瞬间勾起了不少人的回忆。

20多年前那个Word里的“大眼夹”,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Mico发音和“pico”押韵,是MicrosoftCopilot的缩写。
打开Copilot点语音按钮,它就会默认跳出来,看着像个会说话的头像,又有点像拟人化的emoji。
本来想吐槽微软又搞花架子,但实际用了下发现有点东西。

你跟它聊伤心事,它的表情几乎立刻就变了,颜色也会跟着情绪调。
微软的人说这反应延迟控制得很低,看来技术是真的进步了。
这小家伙还能改颜色、做不同表情,中文也能流畅应对。
最有意思的是个彩蛋,快速点它几下,它会变成Clippy的样子。

当年Clippy可是被骂惨了,比尔・盖茨叫它“小丑”,梅琳达后来都承认创造它是遗憾。
MIT和微软的研究还发现,当年它不受欢迎其实是技术跟不上。
现在Mico搞这手情怀,倒是挺懂用户心理。
微软说Mico是Copilot的“化身”,想让技术淡入后台,把助手变成伙伴。
这想法不新鲜,之前的Cortana就没成气候。

但这次Mico的设计确实不一样,没有了Clippy那种不分时机的弹出干扰。
不过话说回来,拟人化也得有边界,万一有人就喜欢纯粹的工具型AI,不知道微软有没有留关闭的选项。
Mico的可爱形象背后,Copilot的核心能力也悄悄变了样。

最实用的要数新增的记忆功能,它能记住你提过的偏好和正在做的项目,下次聊天直接调用。
之前用其他AI总要重复说自己的需求,这下省了不少事。
ChatGPT早就有记忆功能,最近还解决了“空间已满”的问题。
Copilot的记忆更狠,能和OneDrive联动,项目资料会自动关联。
我同事用它跟进跨周项目,不用再翻聊天记录找信息,效率确实高了些。

但记忆功能越强大,隐私问题越让人担心,希望微软能把数据安全做到位。
RealTalk模式是个惊喜。
一般AI都顺着用户说,这个模式会模仿你的语气,还敢反驳你的想法。
微软说这是为了避免过度顺从,我试了下讨论方案,它真的会提出不同角度。

这挺好,毕竟工作里需要的是伙伴,不是只会附和的“应声虫”,但会不会得罪人就不好说了。
LearnLive模式更适合学习场景,它不直接给答案,会用白板引导你想问题。
有点像以前的老师,带着你一步步拆解概念。
群组功能也实用,能拉32个人一起头脑风暴,还能连接Outlook、Gmail这些软件。

有团队用它规划迭代,会议时间都缩短了不少。
Copilot更新的同时,Edge浏览器也换了新面孔。
7月份微软就说要把它打造成AI浏览器,这次直接升级成“动态伴侣”。

最牛的是跨标签页推理功能,同时开几个食谱网页,它能直接整合步骤,还帮你做烹饪时间表。
Actions功能更有意思,用自然语言就能指挥它做事。
简单的打开网页不用说,复杂点的“退订所有购物邮件”“订一家川菜馆”它都能搞定。
这背后应该是网页识别和自动化技术在支撑,据说主流网页的操作大多能应对。

Journeys功能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之前查资料被打断,回头就找不到之前的网页。
现在它会按主题分组浏览记录,直接带你回到上次停下的地方,还推荐后续步骤。
集成浏览历史后,问它“上周看的蓝色卫衣”,它能直接找到链接,这点比老版本贴心多了。

有意思的是,发布会前两天,OpenAI刚出了AI浏览器Atlas。
TechCrunch说两者功能、界面几乎一样,就布局和颜色有差别。
Atlas胜在和ChatGPT深度联动,Edge则赢在和Windows系统的整合。
我用下来感觉,Atlas更适合写东西,Edge办公更顺手,算是各有侧重。

微软这次更新看得出来下了功夫,Mico补了情感短板,Copilot强了实用能力,Edge拓了场景边界。
比起当年Clippy的盲目拟人,这次明显更懂用户。
AICEO说不想追求用户时长,要让AI把人带回生活,这个理念挺实在。

但能不能成还不好说,毕竟市场上的AI助手和浏览器太多了。
不过从Clippy到Mico,微软在AI互动上的探索一直没停。
要是Mico能保持现在的体验,不变成下一个“烦人家伙”,说不定真能改变大家对AI助手的看法。
感兴趣的可以去试试,毕竟好不好用,自己上手才知道。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