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晶澳科技”)2005年成立,200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8年从美股私有化退市,2019年通过借壳重组天业通联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是全球领先的光伏发电解决方案供应商。
晶澳科技在全球建有多个生产基地,海外拥有16个销售公司,打造了硅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的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员工5万多人。晶澳科技的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组件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名列前茅。
从回归A股上市之后,晶澳科技进入了连续几年的快速增长通道,2023年的营收增速下降,但仍然还维持了一成以上的增长。2024年正好把2023年的增长,甚至更多的营收都跌去了,2025年一季度的情况更加严峻,同比下跌幅度达到了1/3,这和其几大同行的下跌水平差不多。
占比95%的核心业务是光伏组件,2024年的营收下跌当然主要是由其导致的,光伏电站运营还有不错的增长,保是其规模和占比现在都太小了。
和营收下跌不太协调的是,晶澳科技主要产品的产量增长22%,销量增长达37%,这种情况下的营收还在下跌,可见产品价格的下跌有多么严重。库存量的下跌可能并不是产品太畅销,更大的可能是明知产能无法充分得到利用,索性降低库存,以减少资金占用。
只有美洲等少数几个市场在增长,包括境内市场在内的主要市场都在下跌,下跌幅度平均在两成左右,看起来比规模更大的两大同行要好一些。由于受贸易政策的影响,境外市场处在交替波动之中,境内市场经过两年的变化后,占比略有增长,变化没有同行们大。
在2023年及以前高歌猛进的净利润,2024年直接跳水,大额亏损了46.6亿元,2025年一季度维持了亏损状态,单季亏损达16.4亿元,经营形势越来越严峻。
营收下跌是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的,不过当时下跌的幅度不到一成,很多人还认为只是临时的波动。2024年一季度的下跌加速,二季度又出现了反弹,三季度再次出现小幅下跌,似乎还处在正常波动的范围内。2024年四季度的下跌超过1/4,2025年一季度的下跌接近1/3,这时就不能说在正常波动了,这已经是大幅下跌了。
净利润通过2023年四季度的调整后,就出现了五个季度中,四个季度都亏损的普遍性亏损现象。亏损严重的只有最近两个季度,如果考虑到2024年四季度因为减值损失计提等影响之外,实际上主营业务亏损严重的就是2025年一季度。
如果看主营业务,2023年前三季度的盈利空间超过了10个百分点,从2024年以来,只有2024年三季度有过主营业务盈利,其他的季度都在亏损。确实是2025年一季度15个百分点的亏损最为严重,其他三个主营业务亏损的季度相对要好很多,就算2024年四季度也才亏损了不到7个百分点。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大幅下跌,特别是最近两个季度,仅为1.3%和-6.7%,这是怎么也没法盈利的水平。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营收下跌严重导致的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上升也是重要原因,这当然就是双重挤压了。
按年度来看,晶澳科技还在2023年毛利率反弹,各项核心指标创下新高的喜悦中回味时,马上就迎来了毛利率的暴跌,结合着营收的下跌,由盈转亏,显得相当狼狈。还没来得及缓一缓劲儿,2025年一季度就以负数的毛利率和更难看的业绩数据,让其觉得2024年的业绩,看起来又没有以前感觉的那么糟糕了。
分产品的毛利率意义不大,晶澳科技也只公布了光伏组件的毛利率。各市场的毛利率差异是相当大的,甚至主要的毛利额是由美洲市场贡献的,境内市场和欧洲市场的毛利率2024年已经是负数了。如果现在的贸易战对晶澳科技的美洲市场盈利能力再造成重大影响,就会有点麻烦了。
2022年和2023年的主营业务盈利空间都在提升,主要原因分别是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下降和毛利率反弹,2023年高达12.1个百分点的盈利空间,还是很幸福的。幸福来得快,走得也快,2024年的主营业务亏损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前面我们已经看过了,只经过了一个季度的过度就有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产生这种变化的主因是毛利率暴跌,次因是营收下跌后,期间费用占营收比在上升。
2025年一季度以15个百分点的主营业务亏损,告诉还有点没反应过来的晶澳科技,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先别回味以前的情况了,要向前看。前面会反弹吗?当然会,没有任何行业会在毛利率为负的情况下长期维持。但是起码也要在供需基本平衡后,才能找到接近社会平均盈利水平的收益,老大、老二都还有新产能释放,晶澳科技自己也有,这个平衡好久才能达到,就不好说了。
在其他收益方面,每年都是净损失的状态,2024年损失最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都创下了新高,虽然有一些政府补助等收入,但只是杯水车薪。信用减值损失的主要构成是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也有不低的坏账损失。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是2024年最大的“资产减值损失”构成项目,其实2023年就已经是这种情况了,只是当时的存货跌价损失也比较高。这些年大上的项目,还没有发挥出太多的效益,就已经开始大额减值了。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表现还不错,至少比有些同行已经在净流出要好,晶澳科技主要是净流入的金额下降幅度较大。2024年的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仍然超过了百亿元,项目建设不是想停就能停下来的。估计2025年还将大幅下降,再加大投入就不是胆量问题,已经要变成智商问题了。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高于净利润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的折旧规模较大,存货下降也在适当回收资金,但应收项目并没能回收资金,而应付项目却要耗用现金了。
就算加大折旧和计提大额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在2024年末仍然是增长状态,2025年一季度末总算开始下降了。在建工程的规模已经从2023年末的近百亿元,下降至2024年末的30多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继续下降至20多亿元。一顿雷厉风行的操作之后,总算把这个大包袱给消化了一些,但并不表示问题就解决了,还得和规模更大的晶科能源等继续拼消耗,尽量逼竞争对手们多“割肉”。
晶澳科技的资产负债率较高,长期偿债能力还真不是太好,短期偿债能力倒还不错。相对于昨天看过的规模更大的两家同行,这方面的实力还是要差一些。
应收类的业务款项2022年末以来变化不大,但“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在2023年末创下新纪录后,2024年末和2025年一季度都在下降,这当然需要耗用现金来偿还。供应链融资就是这样的情况,当营收下跌时,就会从贡献资金变成资金压力。合同负债(全是预收货款)在连续两个年末下降后,2025年一季度稳中有增,这可能是营收止跌,甚至反弹的信号,但这个信号并不准确,仍然需要结合着其他因素一并发挥作用。
晶澳科技当然要借着现在还有条件,在2024年和2025年加大融资力度来储备一定的资金,以应对可能更加残酷的存量市场竞争。这和其他两家同行的做法基本一致,只是那两家几乎全是增加的长期有息负债,而晶澳科技并不“挑食”,以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增长为主,短期借款等也不嫌弃,也在增加。
晶澳科技在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也和同行们一样,遭遇了毛利率暴跌,主要产品亏损,“资产减值损失”严重等问题。但其在处置资产时相对果断,已经消化了一些包袱;再加上资产负债结构上也做了相对充分的准备,并不会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明显掉队,还是有望成为最能坚持的那一批光伏组件企业。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光伏#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