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毛泽东率高规格中国代表团参加纪念活动

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节”。1957年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决定派出高级党政代表团赴苏联参加盛大庆祝活动并进行友好访问。当时中苏两党尚未出现公开的严重分歧,两党、两国关系仍处于“蜜月”期。

中国派出的高级代表团,可以说是新中国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中国代表团由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亲任团长,副团长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刘少奇,副委员长有13位,有林伯渠、李济深、张澜、郭沫若、黄炎培等元老和名流。宋庆龄以其特殊的身份排在第一位。安排宋庆龄去苏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孙中山先生当年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与苏联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苏联名望很高。宋庆龄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是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会长。

中国代表团成员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彭德怀

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李先念

国务院副总理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乌兰夫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

文化部部长沈雁冰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陈伯达

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

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

驻苏联大使刘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赛福鼎

杨尚昆兼任代表团秘书长

对于代表团团员的排列顺序,外交部曾提出,按惯例刘晓大使应排在最后。杨尚昆说,我们的代表团是党政代表团,刘晓曾任上海市委书记,按党内职务应排在赛福鼎的前面。

11月2日,中国代表团离京,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到机场送行。苏联方面对中国代表团的来访给予高度重视,安排了最高规格的礼遇。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林鲁晓夫、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等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悉数到机场迎接中国代表团。当毛泽东走下飞机时,赫鲁晓夫伸开双手迎上前去,毛泽东则伸出一只手。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巨人握手,为后人留下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留一手”的谈资。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陪同下检阅仪仗队

在派出中国党政代表团的同时,应苏联国防部、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的邀请,中国还组成几个专业友好访苏代表团,即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为团长的中国军事代表团,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以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为团长的中国文化代表团等,分别于十月革命节前夕到达苏联。

其中,中国军事代表团正式名称为“中国军事友好访苏代表团”,其组成人员为——

团长: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元帅;

副团长:训练总监部部长兼总监察部部长叶剑英元帅;

成员:

总参谋长粟裕大将;

国防部副部长兼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

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

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上将;

炮兵司令员陈锡联上将;

空军副司令员刘震上将;

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中将;

军委办公厅主任肖向荣中将。

另外,已在苏联的中国驻苏武官韩振纪中将为代表团团员,同时又兼任代表团顾问。

这个“超豪华阵容”的军事代表团包括两位元帅、四位大将、四位上将,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1957年11月6日上午8时,中国军事代表团由副团长叶剑英元帅率领乘专机赴莫斯科(团长彭德怀元帅已在苏联)。

11月7日上午,苏联在莫斯科红场隆重举行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和游行,林鲁晓夫、伏罗希洛夫、布尔加宁等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阅兵式。中国代表团和中国军事代表团应邀在观礼台上观看了阅兵式和游行。苏方给予中国客人最高礼遇,毛泽东作为第一嘉宾站在赫鲁晓夫、布尔加宁身边,位置显赫。中国军事代表团的将帅们穿着灰色毛料大衣,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十分引人注目。

毛泽东主席在红场参加检阅

中国军事代表团在观礼台上观看阅兵式

阅兵式上午9时开始,展示了苏军建设成就及新式武器,特别是各式导弹,令中国军事代表团大开眼界。游行群众通过列宁墓时,不断高呼“毛主席!毛主席!”游行结束时,当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从列宁墓上走下来,群众围上前来,热烈欢呼。

这次阅兵式上,展示了苏联新式秘密武器R-5中程弹道导弹。

当天晚上,苏联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大招待会。毛泽东主席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和彭德怀元帅率领的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的全体成员均参加了此次盛大国宴。

中国代表团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11月14日至16日,毛泽东主席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16日至19日,参加68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并在两个代表会议分别通过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宣言》和《和平宣言》上签了字。

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时会见中国留学生和实习生并发表讲话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礼堂主席台上向中国留学生致意,向同学们问好!

11月21日,毛泽东主席率中国党政代表团代表团回到北京。代表团团员彭德怀、郭沫若和沈雁冰,分别率领中国军事友好访苏代表团、中国访苏科学技术代表团、中国文化代表团留在苏联继续进行访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历史   苏联   纪念活动   代表团   中国   规格   毛泽东   国防部   部长   赫鲁晓夫   阅兵式   郭沫若   元帅   司令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