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力电池大洗牌:中国企业“霸榜”,日韩巨头集体“掉队”

最近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传来大消息:2025年前五个月,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插混、混动)的电池装车量达到401.3GWh,同比增长38.5%。这数字背后,是全球电动车市场还在“疯涨”——车卖得多,电池自然不够用。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格局的变化:中国企业已经彻底“统治”了这块蛋糕,而曾经的日韩“老玩家”则集体“掉队”,连抵抗的力气都没了。

先看全球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榜单:宁德时代、比亚迪、LG、中创新航、SK on、国轩高科、三星SDI、松下、亿纬锂能、蜂巢能源。中国占了6家,日韩只有LG、SK on、三星SDI、松下4家。但对比去年,这4家日韩企业的份额全在往下掉——LG从12.1%跌到10%,下滑17%;SK on从4.9%到4.2%,跌14%;三星SDI从4.9%到3.3%,跌33%;松下更惨,从4.6%直接掉到2.9%,跌幅达37%。四家加起来,份额缩水了近三分之一。

反观中国企业,几乎都在“往上爬”。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两大巨头,本身份额已经很高了,还在继续增长,其他像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也都在扩市场。这架势,明显是“中国队”在集体“开挂”。

为啥中国企业这么猛?原因其实很简单:全球70%以上的新能源车是中国生产、中国卖的,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部件,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国内车企造车,肯定优先用本土电池——成本低、供应链近、配合度高,何必舍近求远找日韩?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锂电池领域早就“练成了内功”。从上游的锂矿、正负极材料,到中游的电芯制造、电池包组装,再到下游的整车应用,中国有全世界最全的产业链。技术上,宁德时代的CTP技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都是全球领先的“硬货”。供应链齐全+技术先进,国产电池不崛起才怪。

现在的情况是,国产新能源车越卖越多,从欧洲到东南亚,到处都能看到中国品牌的身影。电池作为核心部件,自然跟着“出海”占市场。而日韩企业呢?技术上被中国反超,成本又比不过,市场份额只能被一点点“挤出去”。

未来这趋势只会更明显:中国企业的“护城河”越挖越深,日韩想翻盘?难。动力电池这场仗,中国已经打出了“统治级”表现,接下来,怕是要从“中国主导”变成“中国说了算”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财经   中国企业   巨头   集体   全球   动力电池   三星   中国   宁德   电池   份额   蜂巢   松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