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树好乘凉,随着航空港区的新蓝图绘就,特别是代管尉氏三乡镇后,让尉氏县距离航空港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近在咫尺。
由此也改变了尉氏的发展命运,根据《尉氏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尉氏县已形成“两核两轴,8镇5乡”的镇村空间结构。其中,“两核”指中心城区核与尉氏临港副城核;“两轴”分别是东西向城镇发展主轴和南北向城镇发展次轴。
尉氏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7.06平方公里,占据县城两大地块,分别位于中心城区西部和南部。西部开发区内布局有汽车零部件、生物科技和节能环保产业,南部开发区布局有纺织服装、物流产业。
尉氏临港副城发展区位于郑州航空港区东部、尉氏县城西部,以便全面对接郑州航空港和郑州都市圈。为融入港区“4+3+3”产业体系,发展以千亿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主导,同时抢滩布局有生物科技、电子配件、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互补产业。
如果说,尉氏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是向西融港的第一张王牌,那么第二张王牌就是郑州港尉氏港区的谋划。
尉氏临港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港口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港口本身重点发展大宗商品、集装箱、冷链物流、临港物流、仓储物流等,发挥临港优势布局临港装备制造业,联动区域产业协同,布局高端制造新兴产业。
根据规划,尉氏港区临港融合发展示范区范围东至S223—东环路—兰南高速,南至G343,西至安罗高速,北至S317,规划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规划明确港区功能定位,构建临港产业体系,优化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片区在空间效能、经济活力、环境韧性和社会协同上的整体跃升。
总结
不仅仅要重金推进尉氏港区临港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规划,据了解还启动了尉氏港区临港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范围东至贾鲁河,南至朝杞铁路,西至安罗高速,北至北康沟河,规划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聚焦港口作业区、保税物流园等集约布局,推动绿色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区域、交通、景观等方面的发展策略,重点构建“港-产-城”协同的空间格局。
两规划协同推进,从顶层设计、产业培育、支撑系统、人居环境四大方向,高标准打造尉氏临港融合发展示范区。
由此来看,尉氏的水运优势已经远超郑州港中心港区和中牟港区了,将作为先行区启动建设,不得不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尉氏迎来新发展阶段。
转自郑州发声!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