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席卷全球的存储涨价风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消费电子行业格局。2025年下半年开启的这场供应链地震,已从晶圆厂蔓延至终端卖场,手机、PC、家庭存储等产品价格全线攀升。业内数据显示,国内AI家庭存储产品相比双11期间普遍涨价20%-30%,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涨幅达30%-40%,计算机内存价格更是实现翻倍。这场风暴不仅考验着厂商的定价智慧,更将深度改写行业竞争规则。
库存告急与价格博弈:下游厂商的生死考验
供应链紧张局势在库存数据中显露无遗。头部手机厂商的存储芯片库存普遍低于两个月,部分厂商的DRAM库存甚至不足三周。这种库存水平已触及安全红线,但厂商却陷入两难境地:停止采购意味着市占率快速下滑,继续采购则要承受成本急剧上升的压力。OPPO最新系列起售价定格在2999元,比前代高出200元;荣耀500系列同样进行价格上调。这些调整直接反映了成本压力正在向消费端转移。

小米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坦承,尽管手机产品价格有所上调,仍难以完全覆盖存储元件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这种定价困境凸显了整个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如何消化突如其来的成本激增。厂商们不得不在毛利率与市场份额之间做出艰难取舍,这场博弈将直接影响未来市场格局。
AI需求爆发与产能挤压:存储涨价的深层动因
集邦咨询分析师王豫琪指出,本轮存储涨价主要源于AI需求爆发推动服务器建设达到新高点,导致存储供应出现明显缺口。AI训练需要海量数据存储和高带宽内存,这种需求正以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AI快速发展抢占了机械硬盘产能,导致个人NAS用硬盘供应减少,价格攀升。

极空间业务负责人透露,今年双11期间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5%,两款融合AI技术的NAS新品上市即售罄。这种热销景象背后是消费者对智能存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随着家庭数据量激增和智能化应用普及,家庭存储正从可选配件变为核心需求。IDC的2026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趋势洞察预计,家庭网络存储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5%。
家庭存储市场:低渗透率下的爆发前夜
当前国内家用网络存储市场渗透率处于很低水平,这意味着巨大增长潜力。极空间业务负责人预测:“未来NAS产品会有小范围促销,但整体趋势是涨价。”这种判断基于两个核心因素:内存需求持续增大推动价格持续增长,NAS配置需求和要求提高导致更高性能的芯片成本增加。

国内品牌崛起、上下游合力以及线上渠道的全链路推广,共同推动着家庭存储市场快速发展。伴随原材料成本上升,目前国内家用NAS产品价格比双11已经上涨约20%-30%。这种价格上涨并未抑制需求增长,反而印证了市场对高质量存储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产业链重构:存储风暴下的战略调整
面对持续的成本压力,厂商正在通过多种策略应对。公司在投资者关系记录中坦言,正在通过调价和产品结构调整来应对存储芯片涨价的影响。这种调整不仅涉及价格策略,更包括产品组合优化、供应链管理升级和技术创新加速。

王豫琪预测存储价格的涨势将延续至2026年,后续需密切关注终端需求是否会因整机成本上涨而受到抑制。这一判断提醒行业,短期价格波动可能演变为长期结构性调整。厂商需要在产品创新与成本控制之间找到新平衡点,单纯依靠价格竞争的时代正在终结。
未来展望:存储产业的新常态与机遇
存储涨价风暴表面是供应链问题,实质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阵痛。AI技术普及、数据爆炸性增长和智能化转型共同推动存储需求质变。这种变化不是周期性波动,而是结构性变革的开端。家庭存储市场在低渗透率背景下迎来发展契机,智能家居生态完善将加速NAS产品普及。

厂商面临的定价困境也将催生商业模式创新。从单纯硬件销售转向服务赋能,从标准产品转向定制化解决方案,这些转变将帮助厂商在成本压力下维持盈利能力。同时,供应链协同和价值链重构将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
存储涨价风暴正在重塑消费电子行业生态。短期阵痛难以避免,但长期来看,这场调整将推动产业向更高价值环节攀升,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AI与数字化浪潮下,存储已从辅助组件升级为核心基础设施,这种认知转变将引领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