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中秋,总要挤在八月十五的夜里等月亮。摆好月饼与茶,眼睛便忍不住往窗外瞟。若见云层厚些,心里便是一声叹,觉得这中秋算是白过了——仿佛十五的月亮才是圆满的唯一标准,少一分、晚一刻,都成了遗憾。
今年却没了这份急切。十五夜里陪家人吃饭闲话,窗外云絮慢移,月只露半面,也不觉可惜,心里反倒从容:反正还有十六呢。
十六的夜,果然比十五静了许多。没有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连楼下孩童的嬉闹也渐渐散了。我搬了小凳坐在阳台,并不刻意去等,只随手翻着书。晚风裹着桂花香漫进来时,一抬头,便与那轮月静静相遇。
它不像十五夜里那样,带着几分急匆匆的亮,仿佛急着要把圆满昭示给所有人看。这夜的月,是沉下心来的,清辉铺得匀净,洒在窗台的绿萝上,连叶脉的纹路都染得温柔;照在摊开的书页上,字里行间都添了暖意。
忽然就明白了这夜的月为何更觉妥帖。十五的圆,恰似我们年少时追逐的圆满——考试必要夺魁,工作必要立见成效,心意必要即刻回应,总怕慢一步,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可生活偏偏难得如人所愿:想要的成绩,常需多熬几个深夜;想成的事,总要经历几次试错;就连心底的牵挂,也未必能在期盼的时刻得到回音,恰如十五夜里隐入云后的月,再急也是无用。
而十六的圆,是多等了一日的从容。它懂得不必急着照亮所有人,只需缓缓地升、徐徐地亮,待人们褪去十五的喧闹,等夜色沉淀得足够温柔,再把最饱满的光静静铺展。
就像那些迟来的圆满:积蓄已久的努力,终在某个平凡的日子得到回响;缠绕多时的心结,忽而在某个瞬间豁然开朗;甚至以为错过的人,兜兜转转后,还能含笑重逢。这份圆满,褪去了急切的期盼,多了“幸好没放弃”的笃定,故而更觉妥帖,更让人安心。
夜风轻拂,手中的茶尚温,月亮在天心静静悬着。原来生活从不只有“十五圆满”这一种答案。那些多等的时光,那些看似迟到的回应,未必是遗憾,倒像是为了让我们在更从容的时刻,接住一份更妥帖的圆。
就像此刻,不必追,不必盼,只安然坐着,便拥有了这满室清辉,和一份刚刚好的圆满。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