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台积电和三星是全球科技界高高在上的无冕之王。它们用硅片和光刻胶构筑的帝国,是所有中国科技公司都必须仰望的工艺“圣杯”。
然而,当它们在美国的一声令下,毫不犹豫地手起刀落,斩断了对华为的芯片供应时,或许从未想过,这一刀,也同时斩向了它们自己的未来。
如今,仅仅几年过去,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三星的财报哀鸿遍野,芯片业务利润断崖式暴跌,并在电话会议上公开抱怨美国的出口管制正在损害其业务;台积电在大陆的运营,也被它的“主子”美国亲手戴上了“紧箍咒”,连进口一颗螺丝钉都需要逐笔审批。
更让它们感到脊背发凉的是,当它们猛然回首,才发现身后那个曾经对它们嗷嗷待哺、任其予取予求的中国市场,已经彻底变了天。一场由它们亲手参与的绞杀,最终却点燃了对手自立自强的燎原之火。大梦初醒,却惊觉为时已晚。
故事的转折点,必须从那个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说起——2020年9月15日。
从这一天起,美国针对华为的芯片禁令全面生效。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以及韩国巨头三星,正式停止为华为代工生产麒麟系列芯片。这意味着,华为最引以为傲的、能够与苹果高通分庭抗礼的自研高端芯片,一夜之间成了“绝唱”。
那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阳谋”。美国负责发布命令,而台积电和三星,则扮演了那个最关键的角色——“刽子手”。
尽管我们可以用“身不由己”、“遵守法规”等词汇来为它们辩解,但在商言商,它们的行为在客观上,就是对曾经最大的客户之一,进行了一次最彻底、最无情的背叛。
华为的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后来在财报发布会上透露,仅仅因为无法使用谷歌GMS服务这一项,华为消费者业务在2019年的海外销售额损失,就超过了100亿美元。而麒麟芯片的断供,更是对其高端手机业务釜底抽薪式的打击,其损失难以估量。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次座谈中悲壮地说道:“美国就一个大棒打下来,把我们打昏了……我们才明白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们死。求生的欲望使我们振奋起来,寻找自救的道路。”
在这条艰难的自救之路上,华为曾经的合作伙伴们,选择了站在它的对立面。台积电在其业绩说明会上冷酷地表示,未计划在9月14日之后继续供货。三星和SK海力士也紧随其后。
这些巨头们,曾经在中国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享受着“座上宾”的待遇。但在关键时刻,它们的选择,将自己牢牢钉在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耻辱柱上。这个选择虽然有其“无奈”,却也为它们今天的困局,埋下了无法解开的死结。
美国人或许以为,掐断了芯片供应,就能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终结华为和它背后的中国科技雄心。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华民族在绝境中所能爆发出的能量。
这场史无前例的封锁,如同一次痛苦的“休克疗法”,非但没有打垮中国,反而彻底打醒了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核心技术,国之重器,绝不能受制于人。
于是,一场被“逼上梁山”的中国式产业突围,以一种悲壮而决绝的姿态,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逻辑很简单:既然你们不卖给我,那我就自己造。你们不卖给我生产设备,那我就自己研发设备。外部的封锁,恰好为内部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无菌真空”。
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禁令之下,中国制造商抓住机会填补了美国企业留下的空白。2022年,中国主要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营收和利润高涨。向芯片厂销售晶圆的沪硅产业集团,当年收入暴增46%。而设备龙头北方华创,2022年收入更是飙升51.7%,达到了147亿元。
一个曾经被忽视的共识,迅速成为国家意志:业内人士透露,中国有个心照不宣的目标,希望能从国内供应商处采购价值达70%的产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仅在广东一省,就新开发了40多个半导体项目,总价值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本土晶圆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充产能。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YoleGroup的预测,基于每年新增4-5座晶圆厂的扩张速度,中国大陆有望在2030年超越中国台湾,以30%的全球产能份额,跃居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中心。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国产替代”了。这是一场旨在重塑全球半导体版图的“范式革命”。美国人本想通过断粮来饿死我们,结果却生生逼得我们自己开荒种地,而且一不小心,就要种成全世界最大的粮仓。
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完成攻守之势的转换。
当初对中国企业“下狠手”的台积电和三星,如今终于尝到了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
首先是商业上的直接报应。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三星电子的半导体部门营业利润环比暴跌62.1%。三星在财报中明确指出,美国对华先进芯片的出口管制,正在损害其在中国的业务。那些曾经被它们抛弃的中国客户订单,正在快速流向中芯国际等本土厂商。
其次是战略上的两头受气。它们当初为了不得罪美国,不惜牺牲中国市场。可如今,美国却反手给了它们一记耳光。2025年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撤销三星、SK海力士、英特尔以及台积电在华工厂的“经验证最终用户”(VEU)授权。
这意味着它们在中国的工厂,从此失去了进口美国设备和材料的“绿色通道”,每一次采购,都需要美国政府逐案审批,运营的可预期性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它们成了被夹在风箱里的老鼠,两头不是人。
而这,正是文章标题所要揭示的那个冷酷的结局——中国不会再原谅。
这种“不原谅”,并非出自于情感上的记恨,而是源于最现实、最无情的产业逻辑。当一个国家,在经历了被“卡脖子”的切肤之痛后,耗费了天文数字的资源和时间,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且自主可控的“红色供应链”之后,那个曾经被你占据的、无可替代的生态位,就已经被永久性地抹去了。
市场已经形成了新的肌肉记忆。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已经习惯了与本土的代工厂合作;中国的代工厂,也已经习惯了使用国产的设备和材料。这个“内循环”一旦畅通,就不会再为你而停下。
台积电南京厂的VEU授权,将于2025年12月31日起被撤销。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时代的落幕,和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参考资料:
港媒:美限制对华芯片贸易,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从中获益.环球网.2023-05-02
三星芯片业务利润暴跌:美对华管制正损害业务.观察者网.2025-04-30
国产晶圆代工,市场巨变!.新浪财经.2025-07-04
美国收紧关键设备供货,波及台积电、英特尔、三星、SK海力士等中国工厂.北美商业电讯.2025-09-03
台积电南京厂惊爆遭美断许可经部声明冲击3%不影响竞争力.电子产品世界.2025-09-05
继台积电之后,传三星也已对华断供7nm及以下制程.芯智讯.2025-11-11
禁令生效,芯片断供,华为积极自救.钛媒体官方网站.2020-09-15
华为徐直军:受美国实体清单影响,2019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损失超100亿美元!.芯智讯.2020-03-31
图解华为2019年报:实体清单影响显现研发投入创新高.新京报客端.2020-04-01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