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9项标准将实施,进一步助力大湾区“软联通”
羊城晚报记者 吴珊 通讯员 粤市监
5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广州召开推动“湾区标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了“湾区标准”的工作情况和建设成效。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湾区标准”发布总数达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托育、气象、餐饮、文化等领域。新一批9项“湾区标准”即将实施,鱼丸(汤)、姜醋蛋均被纳入。
迄今发布235项“湾区标准”
“湾区标准”全称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作为粤港澳三地先进经验共需、共享、共用的载体,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湾区人的共识,研制主体不断增加。据介绍,目前已发布的235项“湾区标准”,共有3563家(次)单位参与,涵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三地实施“湾区标准”的意愿持续提升,声明使用“湾区标准”的单位达6827家(次)。“湾区标准”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被社会各界作为技术规范、服务指南、培训指引等广泛使用,有效推动三地在基础设施、民生、人文等领域互联互通。
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业贸易署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项“湾区标准”均由粤港澳三地共同研制。香港方面,在已公布的235项“湾区标准”中,约有500家香港单位参与起草。其中,在重点推动的银发经济方面,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正合作推动制定照护食“湾区标准”。“如这个标准成功制定及推广,将有助于业界推出更多适合长者的食品,一方面提升长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亦推动食品制造业及跨境养老的发展。”该负责人谈道。
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亦积极推动研制和应用“湾区标准”。例如,香港特区发展局与粤澳相关单位合作,就建造技术工人及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湾区标准”及推行“一试多证”安排。今年3月已公布首批两个工人工种的标准(油漆工、砌砖工)。
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截至目前,参与起草“湾区标准”的澳门单位已达312家(次),澳门牵头起草的“湾区标准”共3项,声明使用“湾区标准”的澳门单位有435家(次)。同时,澳门特区政府推荐了交通、物流、ESG、食品、中医药、建筑、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气象等领域的235名专家加入“湾区标准”评审专家库。
即将实施9项新标准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陈新烈表示,新一批即将实施的9项“湾区标准”,涉及产业、营商、文化等方面,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聚焦大湾区的科创成果和前沿技术,包括《印刷流程控制的色调值(CTV)计算及应用要求》《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防雷技术规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规范》三项标准。
第二类聚焦三地政务商务合作,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技术规范》《珠宝零售企业经营规范》《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三项标准。例如,《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技术规范》将有助于推进跨境电子签名互认,为企业等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提供技术指导,提高跨境供应链合作效率;《珠宝零售企业经营规范》发挥粤港澳三地珠宝产业比较优势,将内地在加工制造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港澳在珠宝零售方面的先进经验有机结合,形成珠宝零售业营商标准。
第三类聚焦大湾区特色文化民俗,包括《潮菜 鱼丸(汤)》《潮菜 姜醋蛋》《进口鱼胶追溯通则》三项标准。鱼丸、姜醋蛋是潮菜中的著名菜肴,鱼胶则是深受大湾区居民欢迎的滋补品。相关“湾区标准”的研制有助于传统饮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推动相关食品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型。
编辑:聂粤
来源:金羊网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