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监管信任度数据出炉!科技霸权遇滑铁卢,新加坡领先美国垫底

最近翻看益普索(Ipsos)的全球调查数据,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新加坡有超过80%的公民信任政府能够负责任地监管AI。

而美国只有约30%的公民持这样的看法,这差距可真够大的。

说实话,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两个国家治理理念的差异,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在面对AI这个新事物时,各自的底气和担忧。

想想也挺有意思,美国明明是AI技术的领头羊,许多巨头公司都在那儿,但老百姓却对政府监管AI的能力信心不足。

调查显示,近70%的美国公民对AI驱动的产品和服务感到焦虑。这种"技术很强、信任很弱"的矛盾组合,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造得出好东西,不等于就能管得好。

美国人担心的事儿其实挺具体,工作会不会被AI抢走?个人隐私谁来保护?算法会不会带偏见?而政府在这些问题上的表现,显然没让老百姓满意。

我觉得美国的问题根子还是在制度上。两党整天为了AI该怎么管吵来吵去,今天民主党说要严格监管,明天共和党可能就说要放宽限制。

这种政策上的摇摆不定,老百姓看着能不心慌吗?再加上Facebook数据泄露、谷歌AI伦理争议这些事儿一出接一出,科技公司的信誉也跟着受损。

政府监管跟不上,公众自然就对整个体系失去信心了。

新加坡凭什么赢得信任?

新加坡在AI监管信任度上全球领先,这事儿细想起来也不奇怪。

这个国家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效率高、执行力强。

他们在2019年就发布了《人工智能治理模型框架》,算是全球最早一批建立完整AI治理体系的国家。

关键是,新加坡不光说得漂亮,执行起来也相当到位,从电子政务到智慧城市,每一步都落在

说到这儿,得提一下亚洲国家的集体表现。

像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大多数人都认为AI产品和服务利大于弊。

这种乐观态度背后,其实反映了亚洲社会对技术进步的普遍期待,以及对政府主导能力的认可。

在很多亚洲文化里,政府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公众更愿意相信政府能在复杂的技术问题上做出正确决定。

不过话说回来,高信任度也不全是好事。

如果公众过于依赖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AI治理中的作用可能会被忽视。

日本的情况就挺特别,他们对AI的焦虑程度在发达国家中最低,但对政府监管的信任度也不算高。

这种"低紧张、低信任"的状态,恰恰说明日本社会更倾向于企业自律和行业规范,而不是完全指望政府。

从企业角度看,这种信任格局的差异意味着什么?很简单,你得因地制宜。

在新加坡或其他高信任度的亚洲市场,跟着政府政策走准没错; 但在美国这样的低信任度市场,企业不仅要做好技术,还得花大力气建立公众信任,主动透明,主动沟通,才能赢得市场。

全球范围内,公众对AI公司保护个人数据的信心从2023年的50%降至2024年的47%,这个趋势提醒所有企业:信任这东西,还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底,AI监管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治理问题、文化问题。

各国走的路不一样,节奏也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无论技术多先进,没有公众信任这个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新加坡的经验告诉我们,透明治理加有效执行才是正道;美国的困境也在提醒,光有技术优势还不够,制度建设和社会共识同样重要。

未来AI怎么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科技   新加坡   度数   霸权   美国   政府   公众   技术   亚洲   全球   企业   社会   老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